高加索內陸國亞美尼亞,為何與亞塞拜然勢如水火?

2020-10-18 地圖帝

本賽季歐聯杯決定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打響,阿森納1:4輸給切爾西,無緣捧杯。原因有很多,有人認為阿森納球星姆希塔良無法前往亞塞拜然比賽,是輸掉比賽的重要原因之一。何之?姆希塔良是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是世仇死敵。

姆希塔良是亞美尼亞最有知名度的球星,如果沒有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亞美尼亞在哪兒。

西亞有兩大火藥桶,一個是巴勒斯坦地區(包括以色列),一個就是高加索地區(車臣就在這裡),亞美尼亞就位於高加索地區中南部。蘇聯共有15個加盟國,很多都是「組團出現」的,比如中亞五國、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三國。外高加索三國,從西往東分別是: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的地緣,可以說非常「惡劣」。首先,亞美尼亞是個面積很小的內陸國家,只有2.98萬平方公裡。你會說亞美尼亞的死敵亞塞拜然也是內陸國,誠然如此,但亞塞拜然至少還有個裡海。裏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38萬平方公裡,而且擁有巨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亞塞拜然瀕臨裏海,也算有了「海岸線」,在國際上的出入相對自由一些。

其次,8.66萬平方公裡的亞塞拜然,中南部是面積廣大的平原地區,這還沒包括裏海沿岸的低地。而亞美尼亞卻是一個高山內陸國,全國面積九成以上的海拔在1千米以上。只有首都葉里溫所在的地區海拔較低,海拔最低也有850米。

亞美尼亞的水資源也不豐富,不像亞塞拜然境內河流縱橫。好在亞美尼亞完全控制著面積1360平方公裡的塞凡湖,亞美尼亞的飲水問題不至於那麼緊張。

說亞美尼亞地緣環境「惡劣」,主要是因為亞美尼亞有兩個堪稱水火不容的鄰居,先說東邊的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關係之所以緊張,是因為著名的納格爾諾——卡拉巴赫問題(簡稱納卡)。納卡位於亞塞拜然西部,亞塞拜然認為納卡是亞塞拜然的地盤,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但是,納卡主要人口卻是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從八十年代開始,就打算同化納卡的亞美尼亞人,遭到了納卡亞美尼亞人,以及亞美尼亞的強烈反抗。蘇聯快要結束的八十年代末,亞美尼亞宣布納卡併入亞美尼亞,又遭到亞塞拜然的強烈反抗。

亞美尼亞的決心非常堅定,出兵控制了納卡,兩國爆發了著名的納卡衝突。1994年,兩國接受調解,但納卡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現在依然是兩國的死結。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退讓半步。

不過,形勢相對來說是亞塞拜然比較有利。有以下幾點:一、在亞美尼亞的西南部,有一塊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納希切萬最北端距離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不過50公裡左右。亞美尼亞疆域北寬南窄,而納希切萬正好頂在亞美尼亞南邊連接伊朗的狹長通道西側。二,亞塞拜然因為信仰問題,得到了大多數相同信仰的國家的全力支持。

圖-亞美尼亞街頭

「江湖朋友」較多。而亞美尼亞信仰的是主要是基督教,與周邊國家的信仰差異較大。亞美尼亞和俄羅斯的關係不錯,也把俄羅斯當成主要靠山,可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之間隔著喬治亞。眾所周知,2008年8月8日,奧運會開幕當天,喬治亞與俄羅斯爆發了著名的五日戰爭。直到現在,喬治亞與俄羅斯的關係依然緊張。

亞美尼亞的西部與土耳其接壤。亞美尼亞與土耳其,首先有領土上的糾纏,亞美尼亞認為曾經的西亞美尼亞地區被土耳其佔據。不過,兩國關係的死結,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場大規模殺戮事件。亞美尼亞現在人口只有297萬,而當時被土耳其殺害的亞美尼亞人高達150萬!不過,土耳其始終不承認這種大規模的殺戮。因為這一事件,導致亞美尼亞與土耳其的關係一直緊張。

圖-亞美尼亞街頭

可以說,亞美尼亞四面皆敵,又不靠海。亞美尼亞的生存環境用「惡劣」來形容,雖顯誇張,但也符合實際情況。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是今年的一件國際大事。今年9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引發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今年11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告一段落。納卡地區在蘇聯時代被劃分給了亞塞拜然,但該地區主要住著亞美尼亞人。在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有著土耳其的支持,亞美尼亞則有傳統的俄羅斯盟友。
  • 後視鏡: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恩怨由來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長期碰撞,使該國文化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與突厥等周邊諸多元素,富有濃鬱歐亞風情。亞塞拜然族形成於11-13世紀,到18世紀初,亞塞拜然邊界都在波斯國控制中。1723年,俄國軍隊佔領了巴庫及其以南裏海沿岸地區。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總在打仗?|亞美尼亞_時政|亞塞拜然...
    這幾天,各大網絡平臺都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刷屏,這次衝突的爭議在納卡地區,已經導致包括平民在內的數百人死亡。當地時間10月12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但在停火協議生效幾分鐘後,亞美尼亞國防部稱亞塞拜然對納卡地區發動了空襲,兩國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裡,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領土爭端——納卡問題的來龍去脈
    1917年,俄羅斯帝國解體後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基督教)、亞塞拜然(伊斯蘭教)和喬治亞(東正教)——宣布獨立並組成外高加索聯邦的聯邦國。但其組成部分之間的不和與土耳其的戰爭於1918年4月導致聯邦共和國的分裂。1918年,爭端爆發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1918-1920)。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高加索的猶太人 為駁斥我的偏見想像,在格、亞邊境前,我那位生活在提比里西的亞美尼亞司機,決定停車抱上四個西瓜。路邊的攤販都是亞塞拜然人,「我們之間從來沒啥問題,至少在做買賣時如此。」生意,永遠是能跨越族群和宗教矛盾的橋梁。
  • 地圖上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前段時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由於俄羅斯人的介入,終於在一個月前籤署停火協議,雙方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然而,不管是在哪一方的心裡,戰火似乎都還在燃燒。
  • 高加索的弱小國家,落後的亞美尼亞,拿得起500億巨額賠款嗎?
    一、21世紀的「割地賠款」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在短時間內驚動了全球,之所以能夠這樣全是因為亞塞拜然在此次衝突中使用新式武器和新式戰術,徹底顛覆了長達近百年的軍事平衡局面,迫使亞美尼亞只能乖乖地選擇「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停戰條約。
  • 高加索三國,各有什麼特色?
    高加索地區,南北包括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北部,東西是從裏海到黑海。高加索地區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喬治亞西鄰黑海,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是高加索山脈一個民族,他們曾與周邊民族一起,建立過喬治亞王國。這個王國東起裏海,西至黑海,橫跨整個高加索山脈。喬治亞人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他們與山融為一體,王國領土基本也就在高加索山脈範圍。
  • 深度剖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何仇何恨,為何爆發戰爭
    鐵血君想到一個問題與大家分享,那就是這場兩個國家的全面戰爭為何而起,進而開始思考一個重大問題,領土重要還是人重要?一、國家構成三要素:國土、人民和政府。其中,領土包括一國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領空)。現代社會,領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國家主權也要求領土完整,也關係到政權合法性問題。
  • 喪權辱國,亞美尼亞割讓最大金礦給亞塞拜然,俄:我同意了嗎?
    文/貓頭鷹茄子面對在納卡衝突中敗下陣來的亞美尼亞,佔據了上風的亞塞拜然可以說是相當囂張,甚至向亞美尼亞開出了高達500億美元的巨額戰爭賠款,財力有限的亞美尼亞自然是難以承受。無奈之下,亞美尼亞只能將本國最大的金礦拱手讓人,此舉令俄羅斯十分不滿。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8日報導,為了儘快向亞塞拜然繳納足夠的「戰爭賠款」,亞美尼亞政府不得不將位于格加爾庫尼克省的索特克大型金礦移交給亞塞拜然軍方,用於抵消一部分的戰爭賠款。
  • 兵員武器都比亞美尼亞多,亞塞拜然為何在納卡衝突中不佔上風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再次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當地時間9月27日白天,亞美尼亞軍方表示,已擊落了亞塞拜然的兩架武裝直升機和三架無人機,亞方還放出視頻,顯示數輛亞塞拜然的坦克被擊毀。
  • 亞美尼亞人又遭襲擊!亞塞拜然對森林投下白磷彈,公然藐視國際法
    而亞塞拜然違反國際法使用白磷彈,針對阿爾薩克燒森林,主要是因為亞塞拜然5萬大軍圍攻卡拉巴赫北部地區,但亞塞拜然5萬大軍在阿爾薩克森林陷入到戰爭泥潭,損失巨大。為了將隱藏在阿爾薩克森林和高山隧道中的亞美尼亞軍隊趕出來,寧可冒著國際法,全面使用了白磷彈,企圖將躲藏在森林和高山之中亞美尼亞軍人燒出來。
  • 伊朗做出重要決定,把納卡交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或留在恥辱柱上
    亞塞拜然則憑藉土耳其製造無人機優勢取得非常好的戰果,亞美尼亞這一個多月來節節敗退,始終是沒有得到各大國實質性的相助。亞塞拜然軍隊仍舊在進攻,不斷增強進攻力度,現在亞塞拜然軍方已經很明確指出,非常擔心俄羅斯這個軍事強國介入到兩國之間的戰局,從而引發形勢變化,這就導致亞塞拜然無法實現原定的戰略目標,即完全控制納卡地區。
  • 伊朗革命衛隊: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爭是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策劃
    伊朗革命衛隊「阿修羅軍團」的副司令員,阿斯加爾·阿巴斯·庫裡·扎德少校在接受採訪時稱:「亞塞拜然共和國與亞美尼亞之間,因卡拉巴赫問題而發生的衝突升級是該地區新的美國猶太復國主義分裂行徑。」「敵人從伊斯蘭教誕生之日開始到今天的目標都是針對伊斯蘭。」
  • 部署200輛重型裝甲坦克幫助亞美尼亞對付亞塞拜然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歐亞時報》網站10月5日報導,隨著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緊張局勢加劇,伊朗已選擇站在亞美尼亞一方。據報導伊朗已向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部署了200輛重型裝甲坦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本次衝突是位於亞歐之間的南高加索地區25年來最致命的衝突。
  • 傳多人被殺,亞塞拜然警告亞美尼亞:再挑釁,必「鐵腕」鎮壓
    據南方陣線12月12日報導,在亞塞拜然的社交媒體上,有傳言說,早在12月9日,在哈德魯特的一次亞美尼亞人突襲中亞塞拜然軍人就已被殺死了。 據報導,亞塞拜然武裝部隊的三名軍人被殺,其中一名是拉希卜·阿齊佐夫,他的葬禮於12月10日舉行 。社交媒體上還流出了他的照片。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為什麼資本主義導致了前蘇聯地區的民族衝突
    (華中師範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黨研究中心 師偉 編譯) 【編者按】近期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了規模較大的軍事衝突,造成了不小的人員傷亡。 在美國的新聞媒體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蘇維埃共和國的悲劇性流血正在被用作另一場反共宣傳的素材。他們說,社會主義並沒有消除民族歧視和人民之間的仇恨。蘇聯看起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主義國家,但那無非是沙皇帝國的延續,由俄羅斯人統治並壓迫其他民族,它的崩潰是不可避免的。
  • 籤下「喪權辱國」協議,亞美尼亞被誰坑了?
    納卡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歐亞大陸的交接處,高加索山脈南部,是整個高加索地區的腹地,不僅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也是南北貿易走廊的關鍵隘口,是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亞塞拜然邊界一側的「納卡地區」居民卻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獨立性相當強▼
  • 亞美尼亞故意大潰敗,亞塞拜然不知是計:傷亡慘重
    然而衝突總是無法避免,繼中東地區的敘利亞和利比亞爆發戰火之後,近日來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也大打出手,雙方上演一場現代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令國際社會大為震驚。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上個月底因為納卡地區領土爭議爆發戰爭,很快就由邊境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火,令人意外的是,無人機成為這場衝突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