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灣念大學: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圖)

2020-12-11 陽光高考

臺灣東吳大學的畢業典禮。

本文選自11月號《臺海》雜誌

作者:JUDO

在臺灣念大學,你必須以下學會十個關鍵詞,它們將貫穿你四年的大學生活,在你人生最重要的階段,烙下這個美麗島嶼的種種痕跡。

夜衝

臺灣居住面積侷促、人口擁擠,以致街道巷弄狹窄曲折,沒有美國那樣得天獨厚的腹地,讓人盡皆可駕汽車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然而,臺灣多丘陵山地,騎自行車又往往更像是在鍛鍊體能心志。於是,摩託車便成為臺灣馬路上最普及的交通工具。

對於經濟能力還負擔不起汽車的學生而言,摩託車也理所當然成為最合適的出遊代步工具。一旦年滿十八歲,考駕照便成為孩子間最常被討論的話題;一個臺灣小孩的成年禮,往往有一紙駕照和一輛嶄新的摩託車做見證。

進了大學後,摩託車便成了學生社交活動的必備工具:出校進市區靠它、和女生聯誼靠它,出遠門郊遊玩樂也靠它;沒有摩託車的男孩註定要做「宅男」。其中,和摩託車最有關係、卻又是最具臺灣特色的活動叫「夜衝」。夜衝可以單純從字面上理解為"夜間的飈車",但實際上又沒那麼危險,因為幾乎所有大學新鮮人都嘗試過。活動很簡單,晚上幾個學生相互連絡,約定集合時間地點後,一齊駕摩託車出發往某個地方去。夜衝不一定有特別的目的,但通常會往山上去,因為那裡回仄驚險的彎道可以帶來更多樂趣,交通流量也少。不難想像,陽明山必定是臺北的大學生夜衝時的首選目的地。他們沿著仰德大道一路由市區攀升到海拔一千公尺的山區,在深山裡的擎天崗休息停留,躺在草原上看著雲海和星空;最後,才在夜深人靜的半夜裡下山返回市區。

所以總有人說,臺灣學生的青春記憶,大概有大半是要在摩託車上馳騁徜徉的。

參加社團

臺灣的教育體制,自初中開始,便有社團制度。而其中各個階段的社團組織和活動,又以大學階段最為活躍豐富。學生們常謔稱,大學的三個必修學分是「翹課、社團、談戀愛」,一個沒有社團參與經驗的大學畢業生,或多或少都有些缺憾。

臺灣的大學社團之所以值得一提,首先是其豐富性。以臺大為例,所有登記通過、被校方承認的社團,就有兩百五十多個,其中分為學術性、康樂性、服務性、學藝性、聯誼性、綜合性(關於臺大的詳細社團清單,可參見club.ntu.edu.tw/),種類五花八門。

光是這樣還不夠精採,所有的社團都有各自的成果發表會;社團必須獨立企劃整場發表會,包括了獨自找尋公司行號的贊助、執行對外的廣告宣傳、挑選租用和布置表演場地,熱門社團的發表會甚至還可以售票營利。此外,所有的社團的運作就像一個個上市上櫃的公司股票,必須為財務表現、社員募集人數對學校負責任;運作執行情況不佳的社團,就必須面臨「撤櫃下市」的命運。

於是,社團除了是課業之餘追求興趣和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地方,更是學習組織、領導、活動企劃的課堂所在。

學生會選舉

臺灣歷經了數十年的民主化過程,其成敗是非至今仍有不少爭論。然而,很少人知道,臺大的學生會直選曾為臺灣民主歷程立下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八零年代解嚴後,臺大學生不斷透過陳情抗爭,向校方要求成立學生自治組織,並落實學生會長直選制度。終於在一九八八年,第一位直選出來的學生會會長在萬眾矚目之下誕生。

二十多年以後的今天,學生會選舉當然不再像當年那樣彌足珍貴又轟轟烈烈,投票率低迷、競爭也不再激烈,選舉也已經不再是學生間不可或缺的話題。然而,若要細細追尋臺灣民主化的腳步,校園裡的選舉不啻為一個極具參考價值、又饒富趣味的觀察面向。

觀察之餘,千萬別忘體驗;交換學生的手中,一樣握有一張等值的選票。放棄選票不但等於放棄參與,也等於放棄權利-----當然,除了投票選別人,你也可以找副手搭擋提名參選!

參加制服日

基本上,制服日不用特別參與,就算你沒有興趣,走進校園就已經是置身活動之中。

你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把你的高中制服(如果它們還在的話)帶進行囊上飛機,到了臺灣入學以後,在大家約定好的那天,穿著高中制服進校園即可。

臺灣的大學生,對自己曾經就讀的高中通常具有強烈的認同感,高中制服便成為他們塑造認同的一種標的對象(因為各個高中的制服都有自己的特色,辨識性極強)。穿上高中制服走在大學校園裡,是種對過往青澀記憶的緬懷和遙想,同時又隱隱是種對逝去時光的傷感和喟嘆。

制服日當天,你可以看到成群穿著各色制服的男女學生,有百褶裙、窄裙、長裙的,也有卡其褲、西裝褲和襯衫的。他們聚在一起討論彼此制服的樣式花色,然後擺起誇張的姿勢到處拍照合影。

所以,千萬別再覺得穿制服有什麼難為情的。如果你是個立志來臺灣讀大學的高三生,切記,畢業後高中制服別丟得太快啊。



相關焦點

  • 到寶島臺灣,必須體驗的10件事!
    今天就跟著小納一起去體驗下最地道的寶島生活吧01去西門町聽Kent唱歌,看一場24小時電影西門町是電影街、娛樂聖地。只不過最值得幹的事恐怕是,在一個下雨的夜晚,站在街頭聽Kent歌唱。這位黑人歌手,是寶島臺灣女婿,還是一位英語老師、素食主義者和傳教士。不知道他現在是否還在駐唱,如果去西門町的話可以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遇到他。
  • 作為交換生在臺灣遇到的10件事
    作者:進擊的Miss.Dan作為交換生在臺灣遇到的10件事丨沒想到都是這樣的臺灣人01丨牛奶盒第一天上課放學,看著電子地圖往宿舍走,路痴的我不知道七拐八拐到哪個旮旯角落。一個阿嫲叫住我,說那邊沒有路了,問我要去哪,然後讓我坐在她的自行車後座,還幫我載到了學校大門口。路上一直告訴我說,要在學校的餐廳吃飯呀,便宜!
  • 臺灣必去的10個景點,必做的10件事
    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景點中,根據景點的質量、名氣和旅客們的真實反饋,給大家挑選了一下有哪些必須要體驗的,沒有去過就不好意思說來過臺灣哦!適宜旅遊時間:全年,最佳旅遊時間6月至9月,這幾個月是臺灣的秋天,天氣晴朗涼爽,並且少有颱風,是適合旅遊的最佳季節。
  • 關於立冬,你必須要知道的10件事!
    關於立冬,你必須要知道的10件事1. 立冬,是我國傳統農曆中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一般是11月6日或7日。今年的立冬是11月7日。 10.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快約上家人朋友在溫暖的家裡飽餐一頓吧,借這個美好的節氣開啟新的季節,明天醒來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哦!
  • 想去臺灣念大學 看看這場銘傳大學的招生會
    想去臺灣念大學 看看這場銘傳大學的招生會 2012年06月15日 04:47:46   浙江在線06月15日訊臺灣招收大陸學生最多的銘傳大學,將於6月16日上午在杭州宏都賓館舉行招生諮詢會。
  • 走進「形婚」之前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如果真的是不能出櫃,選擇形婚,那就請你一定不要兒戲(形婚是2個人的事,你中途退出會害死人家),也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在形婚QQ群裡的這幾天,注意到許多95後,甚至大學還沒畢業的年輕同志就已經開始「放長線」了。幾年以來持之以恆,肯定黃天不負有心人。 2#、你的 「擇偶標準」?
  • 去臺灣念大學 到底啥感覺?
    N本報記者 李薇 自從2009年我省首次大規模組織大學生赴臺灣學習、開創大陸先河以來,迄今已有三批共800名福建「交換生」奔赴寶島,進行為期一年的研修。在臺灣念大學是什麼感覺?能學到什麼?兩岸高校在教學方法、師資力量和考核辦法上,又有何異同?
  • 臺灣自由行,你必須知道的事!
    除了新周刊那本《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可以一看之外(更多是對臺灣的綜合了解),《120天愛上臺灣》也是我讀過的覺得有點內容的旅行書。各大旅遊網站上的攻略書也都可以看一下,挑自己想去的景點去就好了。全程走下來也是非常推薦民宿,因為有很多增殖服務所以會感受到性價比非常高,墾丁民宿的老闆曾經這麼給我說:「你可以訂之前先跟民宿電話聯繫下,如果對方是對你愛理不理的,那麼你就可以考慮不住了。」之前在墾丁和另一家民宿的老闆有聊過民宿推廣問題,因為經濟不景氣那邊是很歡迎大陸遊客去住的,而且希望來得越多越好。
  • 臺灣攻略:必去的10個景點必做的10件事
    臺灣可以玩的地方太多了,自由行有各種各樣的玩法,一次去難免會有遺漏。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景點中,根據景點的質量、名氣和旅客們的真實反饋,給大家挑選了一些必須要體驗的地方。
  • 你必須體驗的101件臺灣事
    只不過最值得幹的事恐怕是,在一個下雨的夜晚,站在街頭聽Kent歌唱,Kent是黑人歌手,也是傳教士,還是英語老師和素食主義者,他不喝酒,不吸菸,不喝咖啡和茶,這個臺灣女婿現在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只管坐在一張椅子上唱歌,旁邊支著一張桌子,上面堆著些歌碟,「請自由打賞,如果您打賞超過99元新臺幣可取一張原創專輯CD,如果超過199元新臺幣可取一張英文翻唱CD」。
  • 去臺灣,必須做足這50件事,不然,對不起鈔票和自己...
    去過臺灣的人,會發現臺灣人的一種美德:對於到過臺灣的遊客來說,通過問路就完全可以體驗到這種熱情——詳細地告訴你如何走是基本動作,帶你到目的地的是熱心人。而我們甚至遇到過打電話問親戚朋友怎麼走,然後帶你去到目的地的超級好人。23、去五分埔淘「潮」衫
  • 5年換10份工作,最終發現這件事就是她的使命
    關於垃圾強制分類這件事,常常是大家都覺得重要,但大家都不去做/不好好做/做不好的一件事。然而,有一個女孩,大學畢業後5年換了10份工作,最終發現:保護環境就是她的使命。她透過社群號召有志一同的人一起淨灘;拍攝視頻,用詼諧有趣的方式,把正確的資源回收知識融入其中。看似清的是別人亂丟的垃圾,她卻說「淨的不只是海灘,其實是人心」。
  • 關於貝賽思,你必須知道的43件事!
    ▲  點擊上方貝賽思BASIS家長幫關注我們去年7月份,我們推送了《關於貝賽思,你必須知道的43件事!》(◀點擊文字,閱讀文章)一年過去,貝校越辦越好,建了新的校區,迎來了國內第二屆畢業生,並取得了不俗的升學成績。
  • 日本留學之打工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
    相信很多在日本留學的小夥伴們都會利用課餘時間去打工,這樣既可以賺得一部分的生活費,為家裡減輕負擔,同時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日語能力。但是留學生在日本打工也是有很多規則和講究的。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一下「留學生在日本打工必須知道的5件事」,以此送給即將要赴日留學以及剛剛來日本想要打工的同學們。一.
  • 吼,去臺灣念大學,沒在怕的!
    在臺灣方面最初公布的方案中,臺灣公立院校只得面向大陸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私立院校可以面向大陸招收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這一限制規定在2014年取消。可以看到,2011-2013年私立大學是本科招生的主力軍,這三年都只有2所位於離島的公立大學參與大陸本科招生,分別是位於金門縣的金門大學和位於澎湖縣的澎湖科技大學。從2014年開始,臺灣放開公立院校招收大陸本科生的限制。當年參與招生的公立大學數量一下子增加到48所,其中包括在島內極具聲望的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等知名院校。
  • 博大學歷提升 | 關於成人高考你必須知道的4件事
    博大學歷提升 | 關於成人高考你必須知道的4件事專科考:語數英,每科100分,總分450分本科考:政治、英語、專業科,每科100分,總分450分專業科分為:高等數學、大學語文、教育理論等等。本科的文理科區域在於專業科,如教育類、文史類都算是文科,教育類考教育理論,文史類考大學語文,錄取分數線是120分左右,如理工類、經管類是理科,考的是高等數學,錄取分數線是110分左右。
  • 在西大,你必須知道的N件事
    去年我們為新生推出了你可能不知道的60件事時隔一年,西大又迎來了許多新變化這裡給大家帶來的正是萬眾期待的加!強!版!10常用的報告廳有活動中心的星空報告廳,和圖書館下面的長安報告廳,不要弄混啦~11浴室的吹風機和宿舍樓下的吹風機都可以使用,但是要注意排隊喔~洗澡按水量收費,0.1元/L。
  • 大學轉專業必須知道的五件事,輔導員都不一定告訴你,趕緊收藏
    目前,國內高校大學生轉專業現象十分普遍,一些大學甚至會在大一第一學期末專門的本科生轉專業諮詢會。目前轉專業的大一學生基本就兩類:一是高考志願填報太倉促未選到自己心儀專業的,二是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發現自己不適合當前專業的。那麼高校學生到底能不能轉專業呢?大學生又該如何轉專業呢?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下大學轉專業必須要知道的五件事。
  • 大一新生:你必須知道的「軍訓三件事」
    大一新生,開學第一課的軍訓,下面三件事,是你必須知道的:一、增強紀律意識,努力為班級爭光。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軍訓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讓同學們增強紀律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努力訓練,展示風採。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守紀律,聽從教官指揮,刻苦訓練,展示新時代大學生形象,為班級爭光添彩。
  • 面對「扣肉」CPU 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面對「扣肉」CPU 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2006年07月13日 05:17作者:靳勝春編輯:靳勝春   這個月底,備受期待的Conroe處理器即將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