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帶護理講究很多,也是最為常見的護理之一,卻是對新手媽媽的小考驗,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臍帶會在24-48小時內自然乾癟,3-4天就掉落了,而且會在十天到半個月之間癒合,但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的不同,恢復的時間也不一樣,相對於其他護理,臍帶護理需要更謹慎。
胎兒出生後,臍帶被扎結、切斷,留下呈藍白色的殘端。幾小時後,殘端就變成棕白色。以後逐漸乾枯、變細,並且成為黑色。一般在出生後3~7天內臍殘端脫落。
臍帶初掉時創面發紅,稍溼潤,幾天後就完全癒合了。以後由於身體內部臍血管的收縮,皮膚被牽扯、凹陷而成臍窩,也就是俗稱的「肚臍眼」
一般在孩子出生後24小時,就應將包紮的紗布打開,不再包紮,以促進臍帶殘端的乾燥與脫落。
1. 第一:先去購買臍帶護理包,在普通藥店就可以購買到,其中包括有棉花棒以及75%濃度酒精
2.第二:在護理前,用肥皂將雙手徹底清洗乾淨,至少要搓洗20秒,才能達到殺菌的效果;(這一步是很重要的哦,因為你平常接觸東西,手上會帶有很多細菌)
3.第三:取一根棉花棒,用75%濃度的酒精沾溼,需要完全浸溼
4. 第四:用手青青撐開新生兒的臍部,將臍帶根部露出來,用沾了酒精的棉棒依次從臍帶根部、臍帶、周圍皮膚的順序擦拭
5.第五:完成以上步驟之後,如果寶寶的尿布壓到肚臍,就往下折,避免尿布弄溼肚臍。
每日1~2次,以保持臍根部清潔。同時,還必須勤換尿布,避免尿便汙染臍部。如果發現臍根部有膿性分泌物,而且臍局部發紅,說明有臍炎發生,應去醫院治療。
1.在臍帶脫落前給寶寶洗澡,切記不要讓臍帶沾水,避免感染髮炎(如在新生兒階段給寶寶遊泳,一定要貼上防水貼)
2.忌要用紫藥水塗抹,有的寶寶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後壞膿的,有些老人為了乾燥臍帶就要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這個方法以前的時候經常使用,但現在醫學上不提倡這個方法,因為紫藥水的乾燥效果僅限於表面,建議可以使用碘伏。
3.臍帶進行結紮後24小時之內,家長要密切觀察有沒有出血。部分新生兒寶寶由於臍帶結紮的帶子變松,會有少量的滲液或者滲血。如果發現蓋在臍帶上的紗布被血汙染或者溼透的時候,應該立即請醫生重新 消毒 結紮。
4.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於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進行新生兒肚臍護理時,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建議立即就醫,不可耽擱。
1.臍部的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是膿性分泌物出現,還伴有惡臭味。
2.臍部潮溼,而且肚臍周圍腹壁皮膚有持續性的紅腫現象。
3.臍孔裡面有血絲,或者是臍孔深處出現了淺紅色的小圓點,碰它容易出血。
4.肚臍一直不痊癒,超過了半個月還絲毫沒有癒合的跡象,裡面還有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