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浙江工商大學錢江灣生活區行雲食堂門口,一個紅色的捐款箱,一張簡單的海報。幾個留學生圍著過路學生,用不流暢的漢語解釋著什麼,捐款箱的旁邊聚集著不少人。
「我們宿管阿姨李素花丈夫重病,阿姨平時對我們就像媽媽一樣,作為浙商大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要陪她共渡難關」一個由學生自願發起的愛心招募行動得到師生們的響應。
宿管阿姨李素花激動地說:「雖然丈夫重病,但這些學生這麼關心我支持我,給予了我直面困境的力量。」
李素花和她的丈夫徐任榮都是4幢國際留學生公寓的管理員,在公寓工作已將近10年。徐任榮在2013年被查出患有鼻炎癌,通過之前的手術情況有所好轉,可是在今年,病情突然惡化,癌細胞轉移到了左肩的骨頭上。
目前,徐任榮還在治療當中。
浙江省腫瘤醫院徐任榮的主治醫生樸永鋒說,「徐任榮是鼻咽惡性腫瘤晚期,目前因多發骨轉移接受姑息性放射治療,所以情況比較麻煩。」
「學生們都說我很細心,他們一有什麼小病或者心事我都能看出來,可我卻照顧不好丈夫,真的很內疚。」說這些話的時候,李素花緊攥著拳頭:「從確診至今,前前後後的醫藥費已經有20多萬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接下來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才可以把病治好,所以壓力特別大。」
儘管如此,她還是堅持工作,並且從不把自己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她說,一方面是需要這筆工資生活,另一方面是實在放心不下學生。
這幾天,只要學生看到李阿姨,都會安慰她:「阿姨您別擔心,您還有我們。我們是您堅強的後盾。」
來自辛巴威的留學生Robina告訴記者,李阿姨平時對待留學生如母親般親切溫暖,她身陷困境的消息牽動了不少同學的心。雖然自己處於緊張期末複習階段,但仍積極聯合校後勤部和學校學生組織,希望幫助李阿姨做點事。「阿姨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的陪伴,現在阿姨一說起丈夫的事,眼淚總是不停地流,如果可以,我們願意做志願者,做他丈夫的陪護。」
現場,留學生們用不流暢的漢語向校內的人講述李阿姨的情況,希望每個人都能獻出一點愛來幫助阿姨。
在了解李素花的情況之後,不少學生表示願意幫助阿姨度過困難,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年級、學院和宿舍樓。
「我是大一的學生,李阿姨的事我們都聽說了,現在她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幫一幫。」一名正要去食堂吃中飯的女生對記者說。
一個學生一下子就捐出500多塊錢,捐款到中午兩點結束,款額共計6000多元善款。
浙江工商大學後勤服務中心下沙公寓管理部主任王老師告訴記者,李素花是他們公寓部門的標兵。這些天很多校內老師、學生、員工自發捐款過來,也是深受感動,後勤將盡力為她提供更多的幫助。
這位43歲的衢州阿姨是學校裡唯一一個會講英語的宿管員,而且口語相當好,她還能叫出宿舍樓所有230個留學生的名字。
「我們常常和阿姨聊天,生活上有任何困難也會請教阿姨,阿姨都非常熱情地幫助我們,阿姨還會做一些中國菜給我們吃,很貼心。」留學生Robina說,過年的時候,李素花還邀請部分留校留學生去家裡吃年夜飯,讓他們了解中國的文化與風俗,幫助他們儘快適應異國生活。
一幢留學生公寓樓,230個房間,每個房間的情況她都非常清楚,哪個房間的椅子搖了,哪個房間的抽屜螺絲釘鬆了,她都記在心裡。在工作之餘,她還喜歡養花,將綠色植物放在公寓樓內,希望給同學們的生活增添生氣。
在管理方面,李素花非常堅持自己的原則。對那些夜不歸宿、不遵守學校和宿舍紀律的學生,她會以媽媽的親切與之交流,對學生盡到提醒和監督。在她的管理下,一些夜不歸宿的「壞小子」每天都乖乖地按時回來;4號樓的寢室都是「免檢寢室」。因此,學生們都很愛戴李阿姨。部分國際學生畢業回國後,仍會寄明信片到中國慰問阿姨,尊稱她為「中國媽媽」。
李素花膝下並沒有子女,她把留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那樣悉心照顧。她說,這麼多學生的安慰,讓她很欣慰,也慢慢地鎮定下來,開始有勇氣去面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