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挑戰大陸,是想加速「被統一」嗎?

2020-12-13 環球時報

蔡英文在贏得連任後發表勝選講話,妄稱要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重啟兩岸互動,重談要求大陸「放棄對臺灣武力威脅」和「臺灣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的陳詞濫調。

如此挑戰大陸,真可謂是「票」令智昏。

1

蔡英文連任必會繼續戕害臺灣。

民進黨治下的臺灣已經傷痕累累,再給蔡英文4年不僅會深刻影響未來臺海地區穩定,影響臺灣與外部的關係,更會嚴重損害臺灣民眾福祉。

蔡英文在選舉中強打「主權牌」,肆意挑動兩岸民意對立。而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

政黨惡鬥、輪流坐莊、自外於大陸與世界的臺灣,在經濟起飛後經歷了從富裕到逐漸邊緣化的過程,與大陸綜合實力的差距不斷擴大。

現在的連任使蔡英文塑造「臺獨」政治話語、阻礙甚至切斷兩岸民間交流的能量進一步增加。從所謂「國安五法」的修訂到「反滲透法」出臺,從王立強「共諜案」到臺大教授被警調部門查辦,再到「主張統一就是叛國論」,綠色恐怖已在島內蔓延。

民進黨雖機關算盡,但「反中抗中」只能是玩火自焚,最終被自己播撒的仇恨火種反噬。

「被統一」正在加速,臺灣社會準備好了嗎?

民進黨繼續執政無疑會加速兩岸統一進程。蔡英文聲稱「拒絕任何被統一的過渡性安排」,但拒絕「被統一」絕非「臺獨」政權能力和實力所能及。

臺灣實現「法理臺獨」究竟有多大現實性?早已問過自己答案的何止民進黨執政者,島內社會大眾對此也無不心知肚明:臺灣根本無法脫離中國。

這是「臺獨」分裂勢力永遠的痛,是民進黨當局的悲哀,更是再真切不過的現實。

因此,臺灣現在的選擇以及民進黨當局未來能做什麼,與他們對臺灣前途的單向思維或一廂情願關聯不大。相反,民進黨的持續執政正導致兩岸統一方式發生裂變,從過去的共議統一、協商統一,走向臺灣「被統一」。

美國熟諳中國事務的專家黎安友表示,理想狀態下,臺灣的未來應由臺灣人決定,但現實上卻不可能。臺灣社會當下雖未意識到這一點,更未做好應有的準備,但臺灣民眾對此心理預期越大、適應越早,由此獲得的自由空間也就相對要大得多。

2

臺灣會否出現新的政治轉型值得觀察。

臺灣二元政治會否遭遇挑戰?長期以來,鼓吹島內多黨政治、第三勢力崛起的聲音不斷,但目前「兩大多小」的政治格局依然如故。

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雖在不分區中得票11.22%,取得「立法院」5個席位成為第三大黨,但在國、民兩大黨夾殺下,民眾黨能走多遠仍是疑問。如果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政治力量共治臺灣的狀況,島內政局發展將更加混亂不堪。

另外,選後國民黨如何轉型更是引人關注。韓國瑜選前表示,如當選「保證會徹底改革國民黨,讓國民黨更貼近民意、苦民所苦、與時俱進」。

國民黨改革的啟動,勢必會與黨內高層權力重組、兩岸路線、世代交替等密切相關。誰會主導此次改革,改革過程中會動誰的「奶酪」,百年老店如何浴火重生,由此帶來的島內政治格局連環變化,將會引起各利益攸關方之間的角逐。

兩岸關係仍將處於緊繃與對立對抗局面。蔡英文連任後在兩岸關係上面臨多種選擇:

一是接受「九二共識」,停止兩岸對抗,以實際行動逐步放棄「臺獨」分裂活動,以期恢復兩岸接觸與對話協商。這將降低臺海風險、避免兩岸直接對撞,也是唯一一條光明大道。

二是兩岸政策更僵化、更強硬。蔡英文會否走上「激進臺獨」道路,不再使用諸如「中華民國臺灣」這樣羞羞答答的定位?她與民進黨準備在分裂道路上走多遠?這些都是關係未來臺海局勢的重要變量。

三是在所謂維持現狀政策幌子下,以拖待變,繼續推行「漸進臺獨」。

概而言之,蔡當局現行的兩岸政策如不能改弦易轍,兩岸關係將會持續緊繃,也不能排除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3

制度博弈將是未來兩岸雙方較量的焦點。

在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後,大陸在兩岸制度博弈的謀篇布局中已取得先手。去年以來所凸顯的兩岸制度博弈過程充分表明,大陸對臺灣的影響力已悄悄越過經濟主軸,轉進到政治影響力逐漸彰顯的新階段。

從過去兩岸實現全面「三通」、開啟政治對話與談判以及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實踐看,大陸每每率先提出新的兩岸關係政治訴求,無不受到臺灣種種抵制與反對,但最終大陸又無不成功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始終成為主導力量。

其實,不少島內精英也意識到,兩岸關係已進入發展模式、制度與價值競爭的新階段。

兩岸雖然制度不同,存在意識形態與價值差異,但現實政治績效、法治落實、經濟現代化等各方面表現,定會對民族認同和政治整合產生結構性影響。

無論如何,大陸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不會停止。民進黨如果繼續抱著「臺獨」浮木不放,最終只能被歷史大潮吞沒。

作者是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來源:補刀客 補壹刀

執筆/周志懷

相關焦點

  • 蔡英文不斷挑釁底線想加速「被統一」?臺學者直戳「臺獨」脊梁
    由於從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就一直支持縱容「臺獨」分裂活動,蓄意栽贓抹黑大陸,煽動對大陸的敵意,挾洋自重,在兩岸同胞之間製造隔閡、對立和對抗,謀取政治私利,所以外界廣泛關注蔡英文連任後未來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
  • 不自知的蔡英文已悄然走在"加速統一"大路上
    不自知的蔡英文已悄然走在"加速統一"大路上 2019年10月25日 16: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很多人想必都知道,所謂「蔡英文是大陸臥底」的說法,這是在大陸的網際網路上已經流傳了一、兩年的一個段子、一個「哏」。結果卻被臺當局調查單位趕在2020選前,以應對大陸「黑客」、維護社會安定、臺灣安全的名頭「英勇破獲」。其實一聽便知,「蔡英文是大陸臥底」,這無非是網上的一種調侃、一種「高級黑」。
  • 蔡英文首次公開談統一,竟揚言「統一不是唯一選項」
    海外網5月26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最近明顯有些氣急敗壞,不斷放出驚人之語挑戰兩岸底線。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罕見明確表態稱「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蔡英文26日對此說法首次作出回應,竟公然聲稱「統一不能是臺灣年輕人對未來的唯一選項」。
  • 蔡英文惡夢開始,接連收到壞消息!中國統一進程因此加速
    今年全球疫情大爆發,蔡英文以為機會來了,再次投下血本動員所謂「友邦」抬轎,向世衛組織發起「挑戰」,然而和往年一樣,年年挑戰年年敗。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幾個芝麻粒大小的「邦交國」儀式性地聲援一下,像巴拉圭這樣稍有點實力的「邦交國」卻選擇默不作聲。蔡英文為何執意加入世衛組織?
  • 蔡英文這樣的表現是想加速「被統一」?臺學者直戳「臺獨」脊梁
    當天晚上,大陸網友知道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後,許多人在網上進行了留言,許多大陸網友認為解決祖國和平統一的問題必須要靠武統。雖然國臺辦發言人一再表示大陸的對臺政策沒用變化,依然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但是也提到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為什麼蔡英文上臺後大陸支持武統的網友會越來越多。
  • 蔡英文精分:讓各國聯手制約大陸 又想與大陸談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5日叫囂,世界各國應該與臺灣當局聯手制約大陸,防止大陸的「擴張霸權勢力」。海外網6月26日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5日接受外媒專訪時叫囂,世界各國應該與臺灣當局聯手制約大陸,防止大陸的「擴張霸權勢力」。然而,她在「黑」完大陸之後,轉頭又說「願與對岸對話」,這種自相矛盾的表態遭到臺媒嘲諷,臺灣有這樣「精分」的領導人,肯定輸得一敗塗地。
  • 新媒:臺學者稱蔡英文想「維持現狀」面臨三大挑戰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新媒稱,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蔡英文當局的「維持現狀」面臨三個挑戰,分別來自於美國的不確定性、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將「統一」和「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的結合,以及民進黨內部。
  • 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挑戰,但主導權在大陸一方
    兩岸和平統一面臨四方面風險和挑戰      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最大挑戰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民進黨在臺灣執政使得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遭到破壞。實質是分裂和反分裂的鬥爭,儘管大陸方面先後推出31條、26條惠臺措施,一再表達誠意和善意,但無法改變臺灣當局「抗中保臺」、仇視大陸的兩岸政策,也不能阻擋兩岸政治上分離的趨勢。「抗中保臺」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是很荒謬的。臺灣和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抗中國不等於抗臺灣自己嗎?所以蔡英文的所謂「抗中」,說穿了實際上是拒統的代名詞,是搞「臺獨」的遮羞布。
  • 蔡英文「沒腦子」想開戰?馬英九回應:別不識好歹挑戰大陸底線
    面對蔡英文如此無腦的舉動,不少的人都對她進行了批評。蔡英文欲用武力,馬英九做出回應蔡英文的這番言論馬上引起了島內不少人的回應,其中臺灣地區的前領導人馬英九也給予了回應。馬英九表示蔡英文或許還沒有想到自己領導臺灣地區的時候,臺灣地區的經濟是有多麼的差。
  • 蔡英文又「沒睡醒」想開戰?馬英九批評:別挑戰大陸底線!
    筆者認為,蔡英文的言論是以卵擊石的言論,因為臺灣地區並沒有能力用所謂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這也是蔡英文自從成功實現連任之後的膨脹表現。,那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對目前的國際形勢以及各國的綜合實力並沒有一個準確的估計,這也使得大肆鼓吹已經獲得美國支持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妄圖通過美國的所謂幫助來爭取所謂的臺灣地區」主權」,甚至在美國政客的操縱之下,蔡英文發出戰爭言論,這也說明蔡英文的執政能力嚴重不足,這也是蔡英文遭到臺灣民眾一致抵制的重要原因之所在,另外有消息稱,蔡英文的所作所為已經遭到臺灣地區前任領導人馬英九的公開批駁。
  • 大陸高懸統一之劍,收復臺灣不遠了!
    美國要介入臺海,不是什麼秘密,想都不用想,美國肯定有關於臺海的作戰預案,2010年美國蘭德公司推出的《空海一體戰》構想,就是介入臺海戰爭的詳細指導方案!在王將軍沒說這個話之前,大陸任何關於臺灣的戰爭都是冒險,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現在王將軍說,只要美國再在臺灣部署進攻性武器,就是統一之日。
  • 前綠營縣長:蔡英文當局動搖臺灣基石 是在讓兩岸加速統一
    據香港中評社20日報導,出身民進黨的前高雄縣長、後入國民黨並擔任馬英九「政務委員」的楊秋興日前表示,蔡英文當局「年金改革」鬥爭軍(人)公(務員)教(師)讓軍心渙散、公務機關消極,已到動搖臺灣基石的地步。如果國民黨無法在2020年「重返執政」,恐將加速兩岸統一。 楊秋興說,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循序漸進位訂短中長期交流,臺灣才能爭取最大籌碼。
  • 蔡英文是真正的統派?邱毅爆料:她曾在大陸說「兩岸終歸統一」
    臺灣2020「大選」競爭激烈,新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邱毅12月19日透露,1998年舉行第二次汪辜會談,時任臺「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隨當時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登陸」參訪,看了京劇《鎖麟囊》後發表感言,稱「兩岸最後終歸統一」。
  • 統一勢不可擋!鬱慕明來大陸重磅發聲,怒批蔡英文當局,一針見血
    果不其然,蔡英文當局就亢奮了起來。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公開叫囂稱,美國售臺兩款飛彈「可以打到大陸沿海」,他甚至吹噓,只要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45萬人將在第一時間成為防衛作戰主力。與此同時,「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24日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如果因為臺灣「宣布獨立」而引發衝突,6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臺而戰;而如果是大陸主動出兵攻臺,願意為臺而戰的比例則提高到77.6%。民調還顯示,如果中美發生衝突影響臺灣安全,58.7%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和美國並肩作戰。
  • 臺民眾想了解統一後"一國兩制"內容,蔡英文急了
    ,也不需要怪蔡當局這麼緊張,主要是他們感受到大陸統一的決心愈來愈強,且國際上的「一中」原則非常穩固,再加上害怕老百姓面對政治亂象和經濟不景氣,會開始想了解統一後的「一國兩制」內容,這種認同度往上升,對蔡當局當然形成很大壓力。
  • 港媒:「凍獨」再被束之高閣 蔡英文挑戰大陸底線耐心
    【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7日在全臺黨員代表大會上將以「維持現狀黨綱」取代「臺獨黨綱」之「凍獨案」等提案,全部送進中執會研議。香港中評社7月19日發表評論文章稱,民進黨全代會不處理「臺獨黨綱」,等於宣示繼續不接受、不承認「九二共識」。因為沒有「九二共識」,兩岸現狀5.20後已遭破壞。「凍獨案」再一次被束之高閣,其實是在挑戰大陸的底線和耐心,大陸的期待又一次落空。
  • 蔡英文又讓國際社會防禦大陸,又想坐下來對談:被島內批精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法新社6月25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日接受專訪。她一面呼籲國際社會聯合起來防禦大陸,一面又提議想與大陸領導人對談,自相矛盾的說法,隨即遭到島內炮轟「精神分裂」。與「國際社會」一道防禦大陸蔡英文對法新社表示,防禦大陸「擴張主義」,「這不只是對臺灣的挑戰,而是對整個地區和世界的挑戰」。
  • 「綠委」叫囂刪「統一」並修改「領土範圍」,蔡英文會怎麼處理?
    無論是刪除「統一」,還是修改「領土範圍」,抑或是以「臺灣」之名義進行涉外事務,每一項都牽涉到臺當局對兩岸關係的法律定位變更問題,每一項都屬赤裸裸的「臺獨」動作,試圖挑戰大陸的底線。如果任由這樣的提案進入臺「立法機構」表決,可以預見,這將對兩岸關係造成嚴重衝擊。那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會不會、能不能制止這樣「臺獨」挑釁?他們會怎麼處置這些「立委」的提案呢?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贏了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軟」的招數有:大把撒錢、大手筆買票、買網軍暗處攻擊對手……「硬」的招數有:不停「修法」在臺灣社會全方位營造「綠色恐怖」氛圍,在她的高壓下,只要是去大陸的臺灣民眾就可能被定罪,只要是批評臺當局的媒體就可能被關停,只要是支持統一的就是「叛國」……這場選舉在蔡英文團隊的操弄下,成了「臺灣史上最骯髒的一次選舉」。
  • 李振廣:勇敢迎接挑戰 堅定兩岸統一航向
    這意味著民進黨將繼續在未來四年時間裡在臺灣地區執政,同時也意味著在未來四年兩岸將繼續面臨來自島內分裂勢力帶來的各種挑戰,兩岸關係形勢將更複雜、更嚴峻。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在兩岸實力對比的天平大幅度向大陸一邊傾斜的情況下,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勇氣和實力迎接這一挑戰,堅持兩岸統一航向,把祖國統一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