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亨德森新世界外國語培訓學校成立於2004年,是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註冊,由海外留學回歸人員創辦,專門從事初、中、高級成人、少兒英語及其他語種和數、理、化、語文等多學科的非學歷培訓教育機構。作為雲南省規模最大,教師人數最多,處於領先地位,並通過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006Q11228R0S)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證的學校,經過七年的發展,至今已成為擁有60所教學區, 1600餘名專職教職員工,在校學生超過40000人的培訓學校。
校長致詞
我於2000年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土。說實話,家鄉的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經深入觀察,我深深地感到,思想觀念的陳舊和教育的落後,仍是當今桎梏國人乃至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留在生我養我的家鄉做點自己能做又對社會有用的事。我是學教育的,就從辦教育建學校開始吧!
亨德森學校是2004年起家的。大量調研後,我發現一個幾十年不變的舊現象,國內學校在外語教育中,學生知識和能力存在著4個斷層:小學階段,由於「寓教於樂」的教育觀念,導致塑形不成功,進入初中後措手不及;初中畢業,中考分數也許過得去,但到了高中學習照樣吃力;高中畢業經學習12年,英語高考平均及格率仍不高;大學畢業,才發現所學內容並不一定適應社會要求等等。可見,中國的英語教育基本徘徊於誤區之中,我們沒法從傳統的學校教育中拷貝出成功的經驗,要幹就得另闢蹊徑。我和太太從租房子,購置課桌椅,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到招收學生以及授課,開初確實做得很辛苦,一年365天無論寒暑,都是自己帶學生。7年多時間,亨德森學校已經成為雲南省規模最大的外國語培訓機構,迄今在全省設立了60所教學區,由1600多位包括外教、海歸學者和從全國精心選拔的專職外語教師構成的「超豪華」團隊,擔負著大約40000餘名在讀學生的教學培訓任務。那麼,亨德森人有著怎麼的教育價值觀和教學方法論呢?
亨德森的教育方針和教育質量是嚴格以國家標準為依據來制定的。學校結合國外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論,致力於7種能力的建構:
1.制定和實施偉大、光榮、正確的組織總體戰略目標的能力;
2.基於優質教育產品、教學服務運行,實現學校穩健可持續性和可複製性地發展,並使二者保持平衡的能力;
3.在教育生態中審時度勢的進行系統性思考,準確而迅速進行本地化行動,以及高效實現教育資源配置和價值鏈重組的能力;
4.形成科學和充滿人文情懷的制度文化,建設具有執行力並善於教學業務創新和管理流程再造的教師隊伍及其管理團隊,以及建立可操作並可轉換為核心競爭力的激勵機制的能力;
5.使國家、社會、家長、學生自身事業和全體組織成員最大受益的能力;
6.使組織成員的教育使命、人生時運、堪輿狀況、學習力,基於共同願景朝向總目標進行及時轉換的能力;
7.在適宜的時間和適宜的地點,指派適宜的人以適宜的方式做適宜的事並產生適宜的效率和適宜的效度的判斷和抉擇的能力。
亨德森學校7年多來之所以能夠在本省教育行業中有良好的社會口碑,正是由於始終堅持上述能力要素的提升和發揮使然。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句話:「長期規劃+堅持不懈」。我們不過是在不斷地重複做簡單的事。
亨德森學校在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管理和擴大硬體規模的基礎上,一律實行統一的文化、標準和教學模式。基於打造最具競爭力的「高分高能高素質」國際人才的目標,實踐「只做第一,與第二保持距離」的校訓,隨著亨德森迅速發展,或許有的朋友會懷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能否得到保證?其實,對於這一關乎學校生存的大問題,我們比任何人都重視。
為了對社會、對學校和對學生負責,亨德森一是專門組建了人力資源公司,對國內外人才實行招聘培訓上崗,嚴把質量關。我以為:好的老師能培養出比自己優秀的學生,讓學生不必在摸索中前進,外語學習更是如此;二是加大在職教師的培訓力度,實現人才再造。當前必須清醒地看到,「天在變,道亦在變」,在全球一體化的坐標下,中國社會最稀缺的資源並非表現為物質形態的東西,而是社會轉型中,能夠鑄就人才及其學習力、創新和實踐力的新教育價值觀和模式;三是在教學中強調採取新的教學法和教會學生新的學習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我們試行的「小班還課制」、「單位時間速度效率制」、 「音樂暗示法」、「整體結構記憶法」、「前景—中景—背景記憶鍵教學法」、「發散—聚合思維教學法」、「統合訓練法」、「非智力形態優化教學法」和「規避遺忘教學法」等等。在教學實踐中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教書和育人相結合。
針對當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所呈現出的問題,以及學生、家長在學習、教育及相關方面所面臨的困惑,提供免費諮詢服務,長期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困惑和問題。旨在向學生灌輸怎樣學習知識、學習做人、學會合作和學會發展的現代人文教育理念。
亨德森建設團隊的思想基礎就是一要五湖四海;二要關心、愛護、幫助共同創業的每一個同路人。事實上,我們的團隊建設確實做到了來自五湖四海,國內外、省內外各種人才濟濟。是他們成就了亨德森的昨天和今天,也為明天的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理論上講,團隊是組織的主體,一群具有共同願景、一起朝偉大目標、遵循既定規則、知識和技能形成互補、行為能相互協調、持續不斷前進的人群,才是真正的團隊。這正是作為人才密集型組織的亨德森學校發展的亮點、閃光點。
為實現亨德森學校的宏偉目標和教職員工物質幸福和精神尊嚴的共同願景,推動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與學校在社會價值觀、教育邏輯和方法上的相互對接,實現把學生培養成在未來社會競爭中處於價值鏈高端的人才的目標,我們通過對本校的個體、群體和整體價值觀的整合併形成共識,建構了亨德森人自我體系和語境的創業人體制。這一體制創新,不但從根本上為學校教職員工的教育產品研發和教學服務及其管理行為與勞動績效報酬和價值成果分享的對稱性,提供了科學而合理的標準和以人為根本的可操作的依據和辦法,而且基於學校內部、外部的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諧局面,使得存在於僱傭制、經理人制學校中特有的教學業務活動和教學業務矛盾與服務和管理實施過程中責權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有效解決成為可能。
亨德森創業人體制的成功構建和實施,標誌著全體亨德森人把實現人的自我價值的夢想,注入到了每個成員參與的教育事業這一載體之中,由此全體亨德森人便自覺結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當然這一體制還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亨德森是這一體制的試驗田,希望也能成為體制創新流程再造的示範田,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