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鄭女士懷孕三個多月了,這段時間,最讓她頭疼的一件事就是請月嫂。
記者了解到,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後,許多二、三線城市,月嫂的需求量增多,尤其是優質月嫂,預約需要提前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優質月嫂預約難度,不少準媽媽把目光轉向了月子中心。黃女士是一位二胎媽媽,她告訴記者,懷老大的時候,她自己在家裡請過月嫂,但像買菜、打掃衛生這種事還得自己操心,所以懷二寶後,她打定主意不請月嫂。
黃女士說,父母忙不過來,育兒經驗也不足,加上在坐月子的問題上,與子女有不少分歧,綜合考慮下來,她決定到月子中心做月子。
記者在一家月子中心看到,每月中心的入住率都在90%以上,母嬰顧問介紹,入住的以二胎媽媽為主。
相關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月子中心市場規模約82.6億元,近六年來,行業增速較高,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未來按照25%的市場增速預計,至2019年中國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元。
現在行業分工越來越細緻,坐月子請個月嫂,無論是對產婦,還是對新生兒都有好處,家裡人也可趁機跟著月嫂學習一下,怎麼照顧產婦、新生兒,總之,好處多多。所以,好的月嫂很搶手,月嫂這個行業才會變得炙手可熱,想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幹這行的人多了,難免有個別的月嫂不稱職,下面就讓業內人士,給大夥說說,作為準媽媽或者其家人,您知道如何鑑別月嫂的「含金量」嗎?
毛曉紅2012年進入月嫂這個行業,緊接著又學了育嬰師,剛開始工資才兩千多塊,隨著技能的不斷提升,七年後,她的工資水平比一開始翻了三四倍。
毛曉紅告訴記者,這幾年月嫂市場的火爆讓自己都很驚訝。出於追逐利益,市場上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母嬰機構,所謂月嫂的資格證書,有的也並不像大家想像的含金量那麼高。那作為準媽媽,您知道如何鑑別月嫂的「含金量」麼?
青島市家政服務協會秘書長告訴記者,市面上各類月嫂證書,的確存在資質認證上的問題,她建議客戶在甄選月嫂時,要查看相關證件,核實月嫂的真實情況,一定要和中介機構籤訂相關合同。
鑑於市場出現的種種問題,行業協會已開始加強對月嫂職業素養、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從源頭規範和促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