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引力越來越強啦!

2020-12-25 人民日報

  優衣庫展臺的服裝展品。
  新華社記者 王 翔攝

  參展商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直播帶貨。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南非參展商向觀眾介紹鑽石飾品。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樂高展位一角。
  唐 克攝(人民視覺)

  本報記者 王俊嶺

  本報記者 李 婕

  本報記者 徐佩玉

  本報記者 孔德晨

  開放更加「細、深、實」

  本報記者 王俊嶺

  從2018年到2020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走過了3個年頭。作為一名記者,我很榮幸能夠親眼見證進博會的誕生、發展與壯大,並記錄中國對外開放偉大進程中的點點滴滴。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連續三屆進博會,每一次都有著清晰的主旨,那就是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謀求共贏;每一次也都有變化和新意,直面全球經貿合作中的熱點問題。

  就第三屆進博會來說,服務更細、交融更深、合作更實,是包括本報記者在內很多人的真切感受。

  今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的背景下,如何安全、高效地組織好這樣一場國際性盛會,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意義非凡。

  在「四葉草」場館內,就有很多看似微小卻蘊含深意的細節。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環形步道的位置,原本有很多供參觀者用餐、休息的圓形餐桌。今年,每張餐桌上都安裝了一組透明塑料隔斷,每塊塑料板之間呈120度角的距離,類似於酒店裡「旋轉門」的造型。這樣一來,就餐者既能夠滿足疫情防控的要求,又不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流,從而為中國採購商和外國參展商「爭分奪秒」談生意創造了條件。

  這種精巧的設計,不僅暖心,而且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外企業、客商之間互動的熱絡。實際上,今年進博會不少參展外資企業與中國夥伴的關係,早已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在法國家樂福集團的展臺,有很多來自蘇寧易購的工作人員忙前忙後;阿瓦魯、LORENZ、力保健等來自紐西蘭、德國、日本的零食飲料,請來中國農墾集團協助推介……這些,都意味著通過進博會這個大舞臺,中外企業融合程度在加深。

  進博會上企業之間談的生意也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實在,真正實現「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

  在技術裝備館,西班牙Nicolas Correa公司帶來的龍門數字加工中心是本屆進博會塊頭最大的展品之一。這個重達數十噸的高端工具機,從廠家運抵會場就要費上九牛二虎之力。別看這個過程耗時半個多月,但賣出去卻很快。

  11月3日晚,記者探館時,這臺設備剛剛安裝好,等11月6日記者再路過時,工具機身上掛了一個橫幅,上面寫著「感謝陝西漢中萬利用戶惠購此機」。也就是說,這臺設備已經「名花有主」了。與會者都感嘆進博會這個舞臺的效率,因為它促成了實實在在的商業合作。

  進博會永不落幕,進博會越辦越好。身處這個時代,我們將繼續見證更多合作共贏的故事。

  

  那句「明年再見」的默契

  本報記者 李 婕

  第三次來到進博會的現場,頗有老朋友再相會的親切感。

  就比如站在國家會展中心四通八達的中央廣場,面對一眼望不到頭的展區和「浩如煙海」的展品,有了一些往年的參考坐標。這一層鋪墊在心中,再來看本屆進博會,便既有因「熟悉」而帶來的可親,也有因「陌生」而產生的向上攀登的快慰。

  坐標的「一維」在展品。轉眼間,歐姆龍桌球機器人升級到了第六代;美敦力帶來的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也有了第二代新品;紐仕蘭的純牛奶,則在不斷刷新「跨洋」速度……每一年的進博會,都仿佛時間的刻度,見證著它們的創新發展。在備受關注的展品之「最」中,今年也有了更多「最綠色」「最環保」「最美好」,各類新品讓人應接不暇,尖貨好物的領域不斷拓寬。「帶最好的展品來進博會」「在創新中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在展品之間流連,箇中深意體會更足。

  在日本FANCL的展臺,「健康測試體驗區」依舊是人氣火爆、大排長隊,在去年設置的血管年齡、體脂肪、糖化度檢測基礎上,今年還增加了皮膚檢測。採訪之餘,我又完整體驗了一把,比起去年,數字更好看了。我跟同行者說起,大家笑言:這是小人物身上的「進博刻度」。

  坐標的另「一維」在展商。從食品和農產品到消費品、技術裝備、醫療器械,在展區逛一逛,便能心中有數。除了回頭率超過70%的世界500強「大塊頭」,往年採訪過的中小品牌更是讓人會心一笑。那家曾言「進博會只要一直開,我們就一直來」的護膚品牌沒有食言,今年展臺規模更大、「架勢」更隆重了;那家去年組團參展、小試牛刀的食品公司今年自立起「門戶」,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展位……當然,熟悉的品牌身邊,還有更多新面孔、新朋友、新氣象。

  一年又一年,許多展商同樣親眼見證了進博會的發展變化。「前兩年初入市場,如今是漸入佳境。」有展商這樣形容體會。不論來自全球哪個角落,他們張開雙臂擁抱這個平臺,並隨著進博會的觸角在中國市場深入開去。難怪不管是跨國巨頭,還是中小企業、貿易商人,都不諱直言——「進博會是我們每年等待的機會」。採訪結束,大家還會不約而同道一句:「明年再見」。

  一句話,十足的默契。這裡頭,是大家對進博會年年辦下去、越辦越好的深信不疑,也是對未來中國市場、消費、企業成長的篤定。一屆又一屆,因進博會而催生的合作、交情就這樣延續。

  「我們榮幸地親歷過往,欣喜地見證今年更高的質量,也為能夠參與未來的每一屆進博會而振奮不已。」採訪中,一位企業負責人說出了我此刻的心聲。

 

  好想在這裡「買買買」

  本報記者 徐佩玉

  出發前,媽媽囑咐我:「買點好東西回來。」

  「我是去工作的,買什麼買!」我「懟」媽媽。

  第一次來進博會,激動又忐忑。本以為會枯燥勞累,然而幾天過去,好吃、好玩、好想買東西,是我最大的感受。

  巴西的純天然水果冰沙、義大利第一酒莊的紅酒、韓國的超辣拉麵……不來進博會,如何一口氣吃遍全球?見到這麼多世界美食,真的很心動。

  「您試試這個,是我們剛出的新品。」在消費品展區,工作人員熱情地介紹著新品眼影,不知道的還以為在逛商場專櫃。

  在雅詩蘭黛展臺前,隊伍一眼看不到頭,讓路過的人不禁好奇,到底有啥好東西?原來,集團旗下14個品牌攜手亮相,還帶來了多款即將發布的新品;「我回去就要染這個顏色的頭髮!」在模擬染髮機器前,逼真的試色效果令不少人現場種草了泡沫染髮劑;歐萊雅帶來的全系列口紅、香水、眼影、粉底液等美妝產品,吸引了不少年輕女孩現場試妝,展臺前人頭攢動;在花王展臺,「我的第二層肌膚」亞微米纖維技術體驗臺前排起長隊,都想體驗一下護膚「黑科技」。

  除了女性偏好的美妝護膚產品,進博會上也有男女老少皆宜的各種「玩具」。

  在樂高展臺,新春燈會套裝、悟空小俠戰隊飛行器套裝等4款中國風全新產品,成了不少人鏡頭中的主角;容量130升的雙肩背包,3分鐘充氣完成,5分鐘完成安裝,瞬間變身皮划艇,好想背著它去橫渡格陵蘭島!

  汽車展區和珠寶展區,各類價值不菲的展品看得人心痒痒。保時捷的電動車、沃爾沃的自動駕駛測試車、米其林的免充氣輪胎,價值2.5億元的黑鑽石、鑲嵌了總重100克拉鑽石的權杖、鑲嵌了3088顆天然鑽石的太陽眼鏡,大飽了眼福又增長了見識。

  偌大的「四葉草」裡,我每天平均要走2萬步,與微信步數一同增長的,還有購物慾。

  從成交數據來看,購物慾爆棚的不只是我。開展首日,東方航空集團就與CFM籤署了採購協議,完成本屆進博會民航第一單;重慶錦上旭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採購了1億美元的巴西冷凍去骨牛肉;浙江省28家企業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籤署127.9億元的合同……這是一場開放的盛宴,也是一場令所有人都想「買買買」的盛會。

  此次進博會之行,讓我領略了中國對外開放帶來的益處:全世界的好東西匯集一堂,通過洽談合作,各施其能、各盡所長,產生出最大效應。

 

  聽,「四葉草」的共贏曲

  本報記者 孔德晨

  進博會已經3歲,而今年是我第一次走進「四葉草」。

  初見的時候,只覺場館之大,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宏麗,靜待八方來客。彼時進博會還未開幕,我眼見「進寶」坐上小車,被好幾個工作人員護衛前去「上崗」,場館內只有工作人員來回忙碌,偌大的場館稍有些許冷清。

  「今天還沒有開幕,你們後天來就知道了,往年人都特別多。」一名場館前的保安大哥對我說。「進博會很熱鬧的,這可是我們中國對外開放的大平臺呢。」

  驚訝於「對外開放」從保安大哥口中說出,我內心頓生一股自豪感:是的,進博會展示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也體現了中國市場活力十足!

  這種感受在進博會開幕後愈發明顯。

  開幕第一天,「四葉草」搖身一變,與初見那日截然不同:龐大的場館內,剛煮出來的三養火雞面熱氣騰騰,混雜著麒麟啤酒沁人心脾的清香,引來無數觀展人員駐足;江森自控的首發新品OpenBlue數位化平臺和博西家電的升降式吸油煙機首秀,令許多觀展人員驚呼不已;歐萊雅和花王展臺前長長的隊伍訴說著人們的熱情……進博會好熱鬧!人好多!這是大家幾天來最常發出的感嘆。

  進博會,引五洲八方來客。「四葉草」裡的3000多參展商展出的全是進口產品,中國將好東西「引進來」,體現了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開放包容、合作共建、互利共贏,是進博會不變的主旋律。「在全球經濟社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的未來,『合作』不但是時代的命題,更是我們作為企業——全球經濟最活躍實體的責任。」 西門子能源股份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西門子能源大中華區執行長姚振國這樣說。

  進博會,體現了中國市場的活力,也彰顯了外國參展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在採訪過程中,我碰到過一位外國參展商。「這是您第幾次來參加進博會?」「第一次。」「您覺得進博會帶給您什麼樣的感受?」這位參展商豎起了大拇指,對我笑道:「我認為我們都會很好。」

  進博會,是企業間交流學習、合作共贏的平臺。這天早上,我要採訪一位中國參展企業負責人,採訪開始前她剛從別的展臺回來。「我去別的企業展臺遛達了一圈,看看有沒有什麼好東西、好技術可以學習。」這位負責人笑道,「來進博會就是跟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短短幾天,在「四葉草」裡,進博會奏響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樂章,匯聚來自四面八方的期待和無數企業共贏的瞬間。明年,我們還會來!

相關焦點

  • 來自本報4位前方記者的真切感受—— 進博會,引力越來越強啦!
    作為一名記者,我很榮幸能夠親眼見證進博會的誕生、發展與壯大,並記錄中國對外開放偉大進程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在法國家樂福集團的展臺,有很多來自蘇寧易購的工作人員忙前忙後;阿瓦魯、LORENZ、力保健等來自紐西蘭、德國、日本的零食飲料,請來中國農墾集團協助推介……這些,都意味著通過進博會這個大舞臺,中外企業融合程度在加深。   進博會上企業之間談的生意也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實在,真正實現「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
  • 進博會時間2020上海放假安排 第三屆上海進博會今日召開
    從有關部門獲悉,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公眾休息日將不作調整,詳情》》進博會時間2020上海放假安排。隨著11月4日晚間開幕式的舉行,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為期6天的展期內,來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參展企業將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帶來眾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其中不乏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身影。
  • 淺談四大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
    科學家曾表示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四種,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別看這些力都是從微觀角度出發而設立起來的,但它們的作用卻十分重要。一:引力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是經典物理學的一塊基石,沒有它,我們便不會了解地球為何會繞著太陽轉。
  • 聚焦第三屆進博會:開放的河南「朋友圈」越來越大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在新發展格局中覓商機尋合作 焦作籤約總金額70.02億元  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河南交易團採購需求發布暨現場籤約會在上海舉行。來自焦作的5家企業集中與境外客商籤約5個項目,籤約總金額70.02億元,居我省省轄市第一位。
  • 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星球創造了引力?
    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星球創造了引力?因為有了引力,所以物體會從高空墜落,人們可以在地表行走,引力的存在毋庸置疑,然而直到現在,也沒人知道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儘管科學家們提出了非常多的想法與猜測,並且每一個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終究只是猜測,並不是確定的事實,那麼引力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到底這些引力創造了星球,還是這些星球創造了引力呢?
  • 進博會:穩住外貿基本盤的重要舉措
    2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表示,我國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穩住外貿基本盤?任鴻斌說,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擴大進口,精心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
  • 進博會開幕!松江千餘名「小葉子」正式上崗啦!
    接機迎送保障類、交易數據統計類行政輔助保障類和醫療應急救援類等八大類崗位根據統計,今年服務進博會的6000餘名「小葉子」中,約20%參加過首屆進博會。因此,他們被譽為是到達進博會會場後向來賓發出第一聲問候的志願者。進博會新聞中心的媒體公共區域,是會期裡上千新聞媒體記者時常進出的地方。來自東華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大三的王書偉崗點就是在那裡。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是地球創造了引力,還是引力創造了地球?
    引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就連我們平時的吃飯喝水都離不開引力的作用,但是其實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引力到底是怎麼來的,那到底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地球的內部嗎?其實引力的來源就是時空。按照現有的說法,星球或者物體會在時空中造成凹陷,而這樣的凹陷就是產生引力的罪魁禍首。無時無刻吸引著暗物質的物體,會將暗物質也吸引到凹陷當中,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暗物質的流動場,即產生了引力。
  • 淘「最」進博會:全球500強 一半是它的客戶
    原標題:淘「最」進博會②:全球500強一半是它的客戶130多個國家,3000多家企業,20000多種展品……201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10日在上海舉行。精彩搶先看,淘「最」進博會。全球四大快遞公司,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德國敦豪DHL、荷蘭天地TNT,以及亞馬遜、京東、天貓、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全球500強企業中,約有一半,都是普洛斯服務的客戶。普洛斯是現代智慧物流及相關產業生態系統的打造者和促進者。
  • 疫情下的進博會:當中國市場成為世界市場
    世界500強「回頭率」超過70%,近百家參展商已連籤未來3屆這是面積最大的一屆進博會。總展覽面積比上屆增加14%,擴大了近3萬平方米,相當於多出了近13個足球場的面積。但對於來自122個國家的參展商和採購商來說,這一屆進博會還是「一位難求」和「一票難求」。
  • 對引力的認知是如何進化的?什麼才是真正的引力
    引力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其餘的三種基本力分別為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與另外三種基本力相比,引力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就是引力很弱。當我們將一支筆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這根筆會受到整個地球的引力而緊貼在桌面之上,然而,隨便一個三歲小童就可以輕而易舉將這支筆拿起來,在與整個地球的引力對抗中取得勝利。其二,就是引力的作用範圍最廣,無論是天體的運行、物體的下落,都是引力作用的結果,任何兩個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引力作用,這就是萬有引力。
  • 網友問:地球引力有多強?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微不足道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引力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人類世界中,人類文明用了幾千年的時間,才擁有了掙脫地球引力的能力。這就導致了,只要物體質量和密度足夠高,產生的引力就能無限增加,在宇宙中就有大量這樣的極端天體,我們來看其中幾個:(1)木星表面的引力強度,是地球2.5倍;(2)太陽表面的引力強度,是地球的28
  • 我市交易團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成效顯著
    我市交易團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成效顯著 2020-11-25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上海進博會結束時間開幾天 上海進博會2020時間表
    2020上海進博會結束時間開幾天 上海進博會2020時間表  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上海進博會時間表相關新聞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貿易背景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
  • 為什麼海洋潮汐是由月球引力而不是太陽引力引發的?
    地球上的海潮是由月球的引力和太陽的引力共同引發的。一般來說並非太陽和月球引力的總強度引發了海潮,而是當它們作用在地球上時,不同點之間大小存在著差異(即產生了引力梯度),由此引發海潮。儘管太陽的體積比月球大得多、引力總和比月球的大,但是月球離地球近,所以其引力梯度比太陽的大。
  • 展品去哪了丨首屆進博會後,美國3M耳罩「守護」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工人
    通過進博會,更多企業、民眾了解到3M在聽力、眼面部及墜落防護等領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職業健康與安全防護產品。同時,3M也對中國市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展會結束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3M訂購包括呼吸、聽力防護在內的整體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環境聲音耳罩更是訂單不斷,銷量節節攀升。「進博會就像個巨大磁場,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優質客戶。」
  • 2020年上海進博會開幕式直播入口 上海進博會展品哪裡買?
    本屆進博會企業展設六大展區,還新設立了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和體育用品及賽事四大專區。本屆進博會企業展設六大展區,還新設立了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和體育用品及賽事四大專區。  總體情況 • 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 • 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超
  • 銳意進取:長安引力如何產生「未來引力」
    然而以長安汽車為代表的國內一線車企並沒有放慢腳步,而是推出了諸如長安引力等更加銳意進取的車型,為未來國產汽車進一步發展落子布局。那麼長安引力這款面向未來的車型到底怎樣產生「未來引力」的呢?長安引力的動力總成採用了藍鯨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全新藍鯨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的「雙藍鯨」組合,品質過硬、動力更強。其中,藍鯨NE1.5T高壓直噴發動機有著濃重的跨國研發技術背景,集成了世界先進的發動機科技,稱其為代表了中國發動機的未來也毫不為過。
  • 探討|「進博會」來了,蘇州的機遇在哪裡?
    但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就要更好地全方位參與全球資源配置。一種傳統的看法是,出口可以賺錢,而進口需要花錢,要提高經濟發展水平,進口不如出口。可實際上,辦好進口博覽會、主動擴大進口,也將給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一來,國內消費者可以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國外商品,提高生活品質。二來,引進國外新產品、新技術,將有力地促進中國產業升級,發展提質增效。
  • 進博會參展商素描:更多 更大 更新
    據悉,今年參展醫療展區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的數量有60多家,相比首屆進博會翻了一番,其中,全球醫療企業30強中的20多家都參展。進博會醫療展區負責人吳珺向媒體表示,第二屆展會還未開始,不少醫藥企業已經準備搶先預定明年的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