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界委員:中國城市設計須補上審美課

2020-12-17 搜狐網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茆雷磊裴闖)「滿嘴金牙的小商人」「異國設計的實驗場」「城市化的犧牲品」……對中國城市形象的這些批評,使身為政協委員的美術工作者們黯然神傷。

  「看著這些建築令人傷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研究院博導何家英如是說。

  近年興起的房地產開發熱在中國一些城市催生了雨後春筍般的商品房,盲目效仿歐美、只求氣派豪華、缺乏中國特色成了這些樓宇的通病。有專家批評說,一些城市的建築「就像滿嘴鑲金牙的小商人,看上去金光閃閃,實際上沒有文化」。

  從北京的國家大劇院到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外國設計師的手筆越來越多地介入了中國城市的新地標建設。然而,從網絡到報刊,從專家到平民,對這些建築的爭論一直不曾停止。何家英委員認為,外國設計師的建築往往無法與中國城市的整體形象相協調,顯得非常突兀。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指出,城市新建築缺乏必要的規劃和要求,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太快的結果。英、法、美等國家的城市化水平從25%左右提高到70%左右,幾乎都用了約一個世紀的時間,中國的城市化水平1993年還只有28%,2003年就已達到40.5%,照此推算,只需不到50年的時間中國就能完成上述諸國的城市化進程。

  「綜觀世界名城的形成過程,在城市形象方面都有一個長期探索、調整、磨合的過程,使新與舊和諧一致,而這正是我們缺少的。」靳尚誼委員說。

  「中國的建築設計師所接受的美術教育僅限於繪製建築設計效果圖,對審美能力的培養毫無幫助。」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說,中國的建築外觀設計基本停留在抄襲和拼湊國外範例的階段。

  靳尚誼委員批評道,房地產商只求儘快賣房,不考慮城市的形象;而一些城市官員盲目追求經濟發展、忽視城市的文化品位,除了利益驅動外,缺乏相關美學修養也是重要原因。「美術界要儘自己的力量,給中國城市設計補一堂審美課!」潘公凱說,事實上,這種「換血」的努力已經開始。

  「城市文化形象設計專業」——這個前所未有的專業已在中央美院開辦。潘公凱說,傳統的建築設計專業偏重於對建築本身的設計,城市規劃專業則偏重於對城市功能的規劃,這個新專業的開設,就是要在建築設計中加入對城市整體形象的考量,在城市規劃中加入文化眼光的涵養。

  「其實最關鍵的在於提高領導幹部的審美能力。」何家英委員認為,中國應在幹部的培訓中加入審美教育的內容。各城市規劃委員會的選擇決定著城市的未來形象,為了在這個「要害」部門造出「新血」,潘公凱已經與北京市規委達成協議,招收規委的工作人員攻讀「城市文化形象研究和設計」博士學位。

  「我們將請城市文化專家來講課,然後把學生分到各地調查城市化進程中的弊病,並以調查的結果作為博士論文,」潘公凱委員說,「我們還想請國外的城市設計專家當客座教授,將來還要對市長們進行這樣的培訓。」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何家英看來,這是中國城市形象的最理想狀態:北京要著力突出古都氣象,杭州應圍繞西湖做文章,天津則該考慮如何把新建築與富有特色的小洋樓結合成一個整體……

  「建築蓋好了是不能隨便拆的,城市造好了也沒法推倒重來,」何家英語重心長地說,「只有城市的形象和諧了,我們未來的和諧社會才能表裡如一。」








相關焦點

  • 康偉宏委員:北京應重視「城市家具」設計 提升城市品質
    北京市政協委員康偉宏發言。康偉宏委員在發言時建議,北京應重視「城市家具」設計,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康偉宏說,「城市家具」的概念源於歐美國家,在近年流行起來,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公交候車亭、報刊亭、公用電話亭、垃圾容器、休閒座椅、路燈、道路護欄、交通標誌牌、廣告牌、城市雕塑、城市宣傳欄等城市公共環境設施。
  • 「書法課」應該怎麼上?中國書協副主席告訴你......
    《書法課》由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帶領團隊歷時二年編撰而成,全書共16冊,由啟蒙、入門、基礎、提升四個部分組成。「看字是字」的基礎作業,在書法課階段(三年級以上),則要逐步培養起一種「看字不是字」的審美眼光:平衡均勻、左右對稱、筆畫異同、間架正斜、靜止運動、點劃剛柔銳鈍長短粗細……在書寫正確的前提上,更要培養對視覺觀賞中形態、形體、形式的注意力。
  • 讓建築多點「中國風」——《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2019)》首發
    據悉,該「行業獎」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建築分會承辦並組織審評,每兩年一屆,面向全國工程勘察、建築設計行業和市政公用工程頒發,是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的行業權威性評獎項目。據悉,《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至今已出版四部,展示了中國建築師的文化自信和暢想,以及越來越揮灑自如的設計藝術、技術和技藝,記錄了新時代中國優秀建築設計工程的發展足跡。
  • 「藝術與審美」系列人文通識網絡共享課的追求
    ,我們策劃開設了「藝術與審美」系列人文通識網絡共享學分課,一共包括五門課:「藝術與審美」「崑曲經典藝術欣賞」「偉大的《紅樓夢》」「敦煌的藝術」「世界著名博物館藝術經典」。  一、適應高科技時代的形勢,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媒介,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推進教育公平  系列課程採用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網際網路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課程新形態。這5門課程每門課每學期有30學時的在線視頻教程供學生自主學習,此外還開展了6次12學時的全國跨校直播互動見面課,學生反響非常熱烈。
  • 我們的城市|六一線上城市探索課來啦!第4課——小空間·大偵探
    ·六一線上城市探索課」來啦!「我們的城市——北京兒童城市規劃宣傳教育計劃」是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辦,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宣教中心及北京市弘都城市規劃建築設計院聯合承辦的公益宣傳教育項目,旨在以生動有趣、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兒童和青少年傳播城市規劃知識和理念
  • 杭州凝結畫室設計直播課,美術生趣味上美院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學校和各類培訓機構紛紛宣布停課和延期開學,並且宣布開展線上授課。線上直播課一大為人所詬病的地方就是「枯燥」,但是杭州凝結畫室的設計線上直播課,卻趣味十足,有趣在哪裡呢?
  • 【中國@2016】2016中國詩歌:熱鬧處須冷靜
    【2016年度文化盤點系列】  作者:《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 李少君  2017年,是中國新詩百年誕辰,備受矚目和期待。其實,預熱早已開始。2016年,「百年新詩」已成為熱詞。各種紀念活動此起彼伏,詩會、論壇、研討會等層出不窮。那麼,新詩究竟是創造了新的輝煌還是令人失望?
  • 「取消英語課」話題引爭論 委員們熱議外語怎麼學
    原標題:「取消英語課」話題引爭論 委員們熱議外語怎麼學 「不能將母語的弱化歸罪於外語。」針對近日社會上關於語文教學和外語教學孰輕孰重的爭論,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曹德明委員在政協分組會議會場上如是直言。他的觀點得到不少委員認同。「外語能力,對於個人而言,是溝通能力的一種;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而言,則是綜合競爭力的體現。」而在曹德明看來,「對於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來說,外語能力尤為重要。」 然而,最新發布的2013版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成年人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在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地區僅以49.00分全球排名34位,屬於低熟練度水平。
  • 東方市濱海片區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徵集獲獎方案出爐
    田麗霞指出,做好濱海片區規劃設計工作對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推動東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海南自貿港的靚麗名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要通過濱海片區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徵集活動,明確濱海片區合理適宜的城市發展戰略和定位目標,以及科學創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實施路徑,充分發揮濱海片區的先驅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為東方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集聚新動能。
  • 「百年上海設計展」,以設計講述城市歷史和時代審美
    在展覽開幕儀式上,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表示,「近百年來,上海作為中國近現代設計最重要的發源地,孕育了具有典型中國都市文化特徵的現代設計樣式。今天,上海作為世界設計之都,在全球化不斷推進的時代潮流中,『上海設計』又以先鋒者的姿態成為中國設計文化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引領著中國當代設計的發展。
  • 中國人「土味審美」成主流?這個哈佛學霸發起了審美力救亡計劃
    對於中國「土味審美」,不斷有人發問:中國人喪失審美力了嗎?2012年,哈佛畢業的曾成德聯合五位專家發起了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劃,「美不止是一個單獨的事物,而是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 20世紀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 看河南畫家李伯安如何影響中國美術界
    觀眾在展廳觀看作品大河藝術網報導 文/圖 王詩文4月28日,備受美術界關注的「李伯安作品展」正式在河南省美術館開展,據河南省美術館消息,展覽開幕式暨研討會將於5月9日舉行,展覽將展出至5月31日,展覽期間免費向觀眾開放
  • 天津市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
    天津市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     10月18日下午,天津市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工作會議在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召開。中國書協副主席、天津文聯副主席、天津市書協主席張建會,中國書協理事、天津市書協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李鋒,天津市書協秘書長楊健君,草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餘海翔、張懷順,秘書長徐子鈞和委員李延達、張勇、於連軍、趙磊參加會議。工作會議由徐子鈞主持。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帶你聆聽中國民族打擊樂名作《老虎磨牙》
    我們可以在「雲端」提高藝術審美力,享受藝術的滋養。「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近日來,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將為您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由藝術名家給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橫生的文藝欣賞課。
  • 莒南二小|構築理想課堂線上學習:藝術教育人生的「墨攻」之道
    魏瑞江:天津市河西區教育中心美術教研員,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委員,天津美協水彩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多次在全國美術教育教學研討會上作示範教學及學術講座。提到老魏——著名特級教師魏瑞江老師,在全國基礎美術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某種程度"老魏"不僅僅代表稱謂更代表著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
  • 一格良創|幼兒園設計應培養孩子的審美
    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有著審美教育的優良傳統,而在現代教育中,審美教育同樣不容忽視。審美教育需要從幼兒抓起,而對幼兒的審美教育主要體現在幼兒園設計中。在幼兒園設計中,色彩搭配非常重要,3-6歲的幼兒對於色彩認知正處於啟蒙階段,通過幼兒園室內設計色彩的搭配來培養孩子的色彩感,給予幼兒視覺上的審美,讓幼兒真正感受到色彩的美妙。
  • 「我是小小社區規劃師」——給孩子的城市規劃課
    「北京兒童城市規劃宣傳教育計劃」計劃通過3~5年的時間,搭建內容研發和公益教育服務的平臺,傳播城市規劃知識理念,增強社會整體對城市規劃的認知能力、審美水平和家園責任感。  1  實踐課程背景  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關於「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參與城市治理」的要求,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宣傳教育中心
  • 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諮詢範圍約198平方公裡
    新區的規劃編制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河北省協同辦)、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雄安新區管委會)作為主辦單位,組織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活動。
  •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與建築風貌中的「大同小異」與「和而不同」
    日前,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特邀王建國副理事長進行深度解讀,小福團將其摘錄如下,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大型公共建築和超高層建築的社會價值導向、公眾審美導向和城市地標屬性都非常重要。公共建築絕不僅僅是設計師本人個人意趣把玩的設計,也不只是表達委託業主的審美偏好,它必須要表達特定的社會屬性和社會責任。第二 科學性建築形式及所表達的審美固然重要,但也要重視結構的科學合理性。
  • 2019美術界願你沒錯過這些大展大事
    全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不斷奮進;於美術界而言,今年是5年一屆的中國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全國美展年,並且20年一遇的三大國展齊聚,「攪動」了藝術界的神經,各地豐盛的展覽和活動,讓大家「美不勝收」。「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1個城市,13個展區,4469件作品展出;進京作品573件,百餘件獲獎提名作品。「中國美術獎」也從全國美展中產生,金獎10件,銀獎13件,銅獎16件。此外,對中國美術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周令釗、全山石、常沙娜、劉文西(已故)、靳尚誼獲得「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