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
升學率大小不是教育辦得好不好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社會主義國家合格的公民,四化建設各個方面的人才;進大學是成才的一條道路,可不是唯一的道路。所以孩子進不了大學,千萬不要責備他們。
——葉聖陶
爺爺是很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人,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無論什麼年代,在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他都會像一個戰士那樣站出來,無所畏懼地用他的筆做武器去戰鬥。他的這些思想來自於他樸素善良的家庭,來自於他閱讀的古今書刊,來自於他在中學受到的革命的啟蒙教育,來自於他結交的那些朋友,更來自於風起雲湧的革命時代。在我們眼裡爺爺愛憎分明,他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無論在什麼年代,爺爺都在關注著祖國和人民,都會謳歌為祖國和人民作出犧牲的勇士,都會怒斥敵人和社會上的醜惡現象。
——摘選自澎湃新聞《葉小沫憶祖父葉聖陶:他不在意子女的學習成績,更關注興趣》
範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範家大院範仲淹銅像 原圖cr:澎湃新聞
範仲淹出身窮苦,當了大官,卻從未理直氣壯地要給自己、給家人什麼補償,他對物質的要求很低,要求家人也這樣,一心只為國家、百姓著想。他對「小我」與「大我」、「物質」與「精神」、「享受」與「奉獻」的處理,為後世景仰。史載,範氏家風清廉儉樸、樂善好施。《宋史·范仲淹列傳》上是這麼說的:「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裡中,以贍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裡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摘選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範仲淹的經歷告訴你:貪不貪,不看出身看"三觀"》
於 敏
于敏,蘑菇雲下的蓋世英雄。從1961年開始,他隱姓埋名28載,進行氫彈理論探索工作,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僅用26個月就帶領科研團隊取得了氫彈試驗的成功,創下了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記錄。他常常半跪在地上分析計算紙帶,以嚴謹求真且務實的態度,一絲不苟地進行著優化設計,憑藉著超強的記憶力與計算能力,實現了氫彈試驗結果與計算數據的完全一致。
於老曾於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4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驚天的事業之下,於老無悔地度過了沉靜思索、奉獻堅守的一生。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于敏的頒獎詞是:
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
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蕩滌了人心。
用法解析:適用於奉獻堅守、國之棟梁的胸襟和情懷、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等相關主題。
示例: 隱姓埋名28載,是于敏院士讓氫彈成為了「中國關鍵詞」。在大西北核試驗場,他吟誦《出師表》時愴然涕下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一句「親歷新舊兩時代,願將一生獻宏謀」是他真實而光輝的人生寫照。是博大的家國情懷,讓于敏院士成就了一番輝煌的事業!
王繼才
守島衛士的稱號,自然與王繼才用大半生守護的開山島有關。開山島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20海裡的海面上,地屬我國黃海前哨,是一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小孤島。這裡的環境惡劣非常,不僅蟲蚊鼠蛇橫肆,水電也不通,唯有幾間空蕩蕩的營房,條件極為艱苦。
有一次,颱風毫無徵兆地驟然來臨,島上儲存的糧食卻早已告罄,王繼才夫婦只好撿食海螺充飢。等到武裝部門終於設法送來食物和淡水時,他們已經堅守整整17天了。到底是怎樣堅定的信念,促使王繼才夫婦無怨無悔地執行著守島使命呢? 王繼才回答道:「我的想法很簡單,開山島地處黃海前哨,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守護好它。」簡單明了地回答,道出了夫妻二人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
孤懸海天一座島,五星閃耀一面旗。在大多數人已經變得「太聰明」的時候,王繼才夫婦卻用最樸實的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何謂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