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老師做了94張「吉吉卡」,送「分子」「原子」、「電子」們上考場

2020-12-17 瀟湘晨報

(圖為學生收到老師送的卡片。)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0日訊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0日訊 「祝願你在中考中,爆發出如氫氣燃燒般的巨大能量!」「願你的得分能力如氯原子得電子的能力那樣強大!」7月20日一早,武漢市第十一初級中學的化學教師何靜喆在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等多個考生集結點來回奔波。今天,她帶的兩個班的「分子」「原子」「電子」們要上「戰場」。

(圖為化學教師何靜喆來給學生送卡片。)

今年35歲的何靜喆不僅是該校九年級兩個班的化學教師,同時還擔負著八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這一屆畢業生太不容易了,我要給他們特別的關愛。」考前,何靜喆利用課餘時間,用彩色卡紙親手給兩個班的94名學生每人做了一張「吉吉卡」。與眾不同的是,每張卡上的祝福語都用化學元素或化學方程式來表達。由於兩個班的考生分布在不同的考點,她不能將卡片一一送到每個學生手中,於是她提前兩個小時將「吉吉卡」送給雷雲、羅瑛兩位班主任,請她們代為轉達這份祝福。

「這個靈感來源於班中一位學生。」何靜喆笑言,化學中有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和符號,平時她常常引導學生「巧記」知識點。例如,將知識點編成比較押韻的口訣,或者利用諧音記憶。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她收到了一份別出心裁的新年祝福:九(1)班一位名叫彭盛康的學生,是一名熱愛化學的「腦洞王」,他把所學化學知識編成歌詞,帶入到歌曲《王妃》中通過「全民K歌」進行全新演繹,「搖晃的小燒杯,試劑像染著鮮血。那不尋常的『鎂』,酚酞和氨水……」朗朗上口,十分有創意!

(圖為學生收到老師送的卡片。)

臨考前,收到「吉吉卡」的學生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相互打探各自收到的「密言蜜語」,原本緊繃的眉頭得以紓解。「何老師總能想出一些有意思的點子。」學生李恆語說,一張「吉吉卡」不足以展示何老師的才華。課堂上,何老師「破浪」的本領更是出奇不意。記得有一次,何老師給大家講《原子的結構》。原子是看不見的微小粒子,只能靠講述和想像來了解它的結構。為了加深大家對原子結構的理解,何老師在課後布置了一個短文作業,讓同學們以「我心目中的原子」為題,寫下自己對原子結構的理解和感受。每個學生對此理解不同,寫出來的短文趣味性很強。他拿出了寫散文的情懷寫化學小作文,在後續的課堂上,何老師還朗讀這篇短文,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加深了大家對原子結構的理解。

談及何老師的良苦用心,前來送考的家長們也稱讚有加。據介紹,何老師除了承擔學校的教學任務和區教研室的教學任務外,還應邀面向全國上直播課,對學生感覺困難的推斷題部分進行細緻分析,反響很好。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這56個最強送考團太贊了!直擊現場
    九年耕耘 七月收穫今天,武漢7.2萬名初中畢業生終於走進中考考場為夢想而戰書寫人生中的一份重要考卷家長100小編們兵分多路來到各個考點和家長們一起為孩子們送考助力,送上滿滿的祝福!今年的中考現場有哪些新花絮?
  • 分子、原子中的電子——從量子力學的角度
    前言:很不幸,這是本人在材料物理課上的大作業…一、電子初印象在中學時期,我對分子、原子、電子這些概念的認知大致就在: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則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並且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係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 中考必考丨化學原子、分子等6大基礎知識點,送分秘籍!
    初中化學中考中有一類題是有關原子與分子的,對於這類題目中的考點有哪些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匯總一下!另外如果有什麼不了解的知識與題目可以在文末給小編留言,小編看到後會給大家精心解答或者準備知識哦~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 初中化學原子、分子等6大基礎知識點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 初中化學原子、分子中考必考6大知識點匯總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初三化學分子原子難點專題精講
    一、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分子是一種構成物質的粒子,大多數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物質,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如果物質不是由分子構成的,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 分子和原子的概述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與原子 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有間隔,在不停地運動,都既有種類之分,又有個數之別,都不顯電性。分子總是在不斷的運動。分子的概念及其特性從概念上看,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初三化學,原子,分子,離子,元素之間的關係
    初三化學,學到物質的組成的時候,同學們總感覺有些似是而非,現在對這幾個概念給同學們梳理一下。首先,原子,分子,離子是微觀概念,所謂微觀,就是小範圍的意思,所以原子,分子離子可以說個數,一個原子,一個分子,一個離子,而物質是由許許多多的這些粒子的聚合體構成的。構成物質的最基礎的微觀單位其實是原子,原子聚合體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比如,鐵,銅,硫等單質就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 2019中考化學重點:分子和原子
    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當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化學變化:當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不同點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聯繫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小粒子 【例題1】善於用化學的眼光看世界,能夠提高我們的科學素養。
  • 初中化學原子、分子6大知識點匯總,考點就都在這裡面了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初三化學複習資料:課題2 分子和原子
    智能點撥   例1:將紅色的氧化汞粉末加強熱得到汞和氧氣,請你對這個化學變化進行一下微觀分析。並回答由此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分析:一個氧化汞分子加強熱時分解成了比氧化汞分子更小的粒子:氧原子和汞原子:
  • 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
    《西方哲學史》摘錄:原子論學派的創始人是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前460-前370),認為原子是物理上不可分的微粒,也就是說,它不可能在物理上被分割成部分,所有的原子在質上是相同的,他們是非常小而緊密的物理單元。
  • 初中化學《分子與原子》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後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本節內容屬於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的內容。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經驗出發,運用宏觀現象幫助理解微觀的原理,反過來,微觀的原理也可用於解釋這些宏觀現象。
  • 2019初三化學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講解
    初三化學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講解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核不變) 注意: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學變化的範圍中為「最小粒子」,它還可以再分,如原子彈爆炸時的核裂變,就是原子發生了變化。
  • 與分子、原子、電子有什麼關係?
    理解了這句話之後,我們就會明顯地發現分子、原子、電子它們都不是量子,因為它們是可分的!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分子可分,分子很明顯就不可能是量子;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也可分
  • 原子、分子中考必考6大知識點匯總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這些題沒學好,中考化學危險,《分子和原子》2020年高頻易錯題集
    >B.原子中一定有質子,中子和電子 C.分子的質量一定大於原子的質量 D.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一定發生變化【考點】B5: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繫.D.是否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解答】A、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所以是否能構成物質不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
  • 【課題論文】分子、原子概念的百年變遷
    近年來,隨著對生物大分子、超分子等複雜分 子體系的研究,人們對分子的認識更加深入。例如,有人 認為「分子是一個由若干原子核和若干電子所構成,受量 子力學規律的約束,有一定的穩定性的體系」等。不同時期的中學化學教科書中,分子、原子概念的 呈現方式有很大差異。有以下特點。1. 教科書中分子、原子概念的變遷反映了人類對分 子、原子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 高二結構化學7:原子半徑
    物質由 「原子/分子/離子」 構成,最終由原子構成。      鍅元素的原子,具有最多的電子層數、同周期中核電荷數最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最小。      於是人們規定:把 90% 的電子軌跡包括進來的那個範圍,作為原子的尺寸邊界。       可是,問題又來了,原子在不同的分子中,半徑不相同。怎麼辦?
  • A-Level化學 | 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
    課堂目錄: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二)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一)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一)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三)學通國際教育誠意出品,僅供學術參考,請勿抄襲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