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紀念館布幔之爭 臺北市府累計罰款80萬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臺北市文化局28日再對「臺灣民主紀念館」懸掛的布幔開出20萬元(新臺幣,下同)罰單。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中正紀念堂」28日上午送文化局工程審議數據,但未申請掛布幔,文化局依法開罰。「臺灣民主紀念館」懸掛布幔累計遭臺北市府開罰80萬元。

據「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19日將「中正紀念堂」更名、懸掛「臺灣民主紀念館」布幔,被臺北市文化局以「中正紀念堂」為「暫定古蹟」,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要求拆除未果,隔天被開罰10萬元,並於21日再罰20萬元,22日被以違反「文資法」及廣告物暫行管理規則強制拆除。

教育部門24日再掛上尺寸略小布幔,文化局24日開出10萬元罰單,25日及28日傍晚各開罰20萬元,「臺灣民主紀念館」懸掛布幔累計已被罰80萬元。

相關焦點

  • "臺灣民主紀念館"9時準時封館 警方協助執行封鎖
    中新網12月6日電 「臺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自今天早上9時起封館,到8日中午12時重新開放。據「中央社」最新報導,「臺灣民主紀念館」封閉區為主建築內的展覽廳,而上午有來自日本、馬來西亞、大陸的旅行團搭乘遊覽車到園區參觀。隨車導遊也告知旅客「大中至正」牌匾即將拆除及「教育部」與臺北市政府間的爭議。上午在「大中至正」牌匾下方仍有20多名抗議拆除民眾席地而坐,前「立委」林正杰等人到場聲援;現場也有支持「教育部」立場的人士與反對者互嗆,警方立即處理。
  • 「臺灣民主紀念館」大忠門立牌悄悄拆除說法不一
    中國臺灣網5月25日消息中正紀念堂正名掛牌的爭議似乎出現轉機,據臺灣東森新聞獨家掌握到的消息指出,原本你拆我裝的戲碼,24日晚「臺灣民主紀念館」館方已主動拆除了設在花圃上的、陳水扁19日揭開的立牌,難道是對臺北市政府表達善意,還是另有原因,目前館方尚未做出回應。
  • 臺北「中正紀念堂」牌匾今可能重新掛上(圖)
    高清圖集:「中正紀念堂」正名風波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19日晚無預警的進駐警力及大型起重機,相關人士指出,臺當局教育部門將在今天上午將「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卸下,換回一年半前綠營執政時拆下的「中正紀念堂」。
  • 「臺灣民主紀念館」改回「中正紀念堂」[組圖/視頻]
    臺海網7月20日訊 臺灣「教育部」今天一早發了新聞稿,證實今天把「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拆下,重新掛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則暫時不會更動。由21塊拼成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在上午8點25分被卸下第一塊,這塊牌匾掛了不滿20個月,即走入歷史。
  • 臺當局欲關閉中正堂三天 臺北市府批無民主素養
    臺當局欲關閉中正堂三天 臺北市府批無民主素養 2007年12月06日 00:0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自駕旅行之六:來到臺北繞不過去的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
    臺北國父紀念館的換崗儀式孫中山之於大中華就像華盛頓之於美利堅一樣,是中國的國父。每年十月一日國慶節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如既往會矗立起孫中山的巨幅畫像,他超越了政黨之爭,受到了兩岸人民共同的尊敬和愛戴。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臺北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誕辰百年而建,該館1972年落成,呈正方形,是個頗具唐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散發著中國古典主義的大氣與威嚴。國父紀念館距離我入住的飯店僅十五分鐘的腳程。早晨獨自一人走在臺北冬春慣有的陰鬱裡,與晨練的人碰面送給彼此一臉由衷的微笑,心裡便也迅速陽光起來。
  • 孫中山紀念館被指無償用地 臺北市政府討錢(圖)
    原標題:孫中山紀念館被指無償用地 臺北市政府討錢(圖) 來源:臺灣TVBS網站   中新網5月3日電 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近10年來臺北孫中山紀念館成了大陸遊客最愛,不管是館內的紀念品店,還是委外經營的停車場、冰淇淋店都相當有賺頭
  • 「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被卸下
    工程人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始拆掉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臺海網7月20日訊 臺灣「教育部」今天一早發了新聞稿,證實今天把「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拆下,重新掛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則暫時不會更動。由21塊拼成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在上午8點25分被卸下第一塊,這塊牌匾掛了不滿20個月,即走入歷史。
  • 臺北市擬"中正紀念堂"外圍路牌和捷運站維持原名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臺灣「中正紀念堂」(臺當局改稱「臺灣民主紀念館」)的更名爭議,隨著「大中至正」牌匾被拆而暫時落幕。不過,臺北市府今天做出決定,「中正紀念堂」外圍的路牌和捷運站名都不會更改。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北市府發言人羊曉東表示,包括捷運車站以及臺北市所出版的相關觀光導覽上和路標指引,市政府都不會去更名,因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的更名並沒有法源依據,因此市府不會「浪費公帑」來變更路標;未來臺北市府的所有出版品也會維持「中正紀念堂」的名稱。   早在8日,臺北市長郝龍斌即明確表示,中正紀念堂在臺「立法院」仍屬合法組織機關,臺北市府完全沒有更改站名的打算。
  • 臺灣民主紀念館保留蔣介石銅像
    臺海網12月24日訊今年五月起關閉到現在的「臺灣民主紀念館」(原中正紀念堂)二樓蔣中正銅像區,臺灣「教育部」敲定明年元旦重新開放。臺灣「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表示,「教育部」決定保留蔣中正銅像,不會拆除。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莊國榮說,要呈現蔣介石的功過,不一定要透過拆銅像,保留蔣中正銅像,更可以突顯專制時代,獨裁者胡作非為的程度。
  • 「民主已死」?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 Memorial Hall」。
  • 臺將為中正紀念堂復名 廢止臺灣民主紀念館(圖)
    臺北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臺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媒:「中正紀念堂」匾今將掛回 「民主館」再見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原「中正紀念堂」昨晚無預警地進駐警力及大型起重機。
  • "藍委":"臺灣民主紀念館"應改為"民主恥辱館"
    華夏經緯網5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今天安排中正紀念堂爭議的項目報告,引發藍營「立委」高度不滿,批評「臺灣民主紀念館」根本該叫「民主恥辱館」。在「立委」孫大千連番逼問下,「教育部」次長周燦德還是表示,中正紀念堂跟「臺灣民主紀念館」在「法規」上是兩案並存。
  • 臺北中正堂「精神堡壘」圍蔣介石像 民眾批不好看
    「精神堡壘」圍著蔣介石銅像,來源:臺灣TVBS  中國臺灣網4月3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今天上午9點,「臺灣民主紀念館」(原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大廳開門迎客,蔣介石銅像周圍的風箏拆除後,228基金會又規劃了新的裝置藝術,將原先的輸出圖片再重新堆砌成堡壘狀,置於銅像前方兩側。
  • 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Kai-shek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MemorialHall」。
  • 它是臺灣著名廣場,臺灣民主紀念館,臺灣文化聚集地!
    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位於臺北市中心地區,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是臺灣地區的公共活動廣場,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2007年12月7日陳水扁倡導去蔣化,在其即將下臺之際,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2009年7月20日,臺灣教育部於2009年7月20日復名「中正紀念堂」並將舊匾額掛回,牌樓的「自由廣場」則留用至今。
  • 成「民主已死」館?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 Memorial Hall」。
  • 臺北市政府:凱達格蘭大道改名「反貪腐民主廣場」
    [內容速覽]為了反制臺灣當局把中正紀念堂強行改名,臺北市政府22日做出決定,把陳水扁辦公室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改名為「反貪腐民主廣場」。  在22日上午的市政會議上,臺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將陳水扁辦公室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改名為「反貪民主廣場」。
  • 「臺灣民主紀念館」蔣公「出關」有變數
    被改名為「民主紀念館」的中正紀念堂內「民主開門自由風吹」 特展物品今晚起將封館拆除,明日起恢復原貌。華夏經緯網3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四周的風箏明天是否「淨空」仍有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