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分布在地球中高緯地區的亞寒帶針葉林,又稱為「泰加林」?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球表面大約有29%的面積為陸地,這些陸地的分布極不均勻,不同區域的陸地由於面積大小不同,緯度位置不同,海陸位置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就會出現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從而就產生了地球不同區域之間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無處不在,不同空間尺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不同區域之間,可能存在著地形、氣候、生物、土壤和水文條件完全不同的情況,比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和西北內陸地區就存在這樣的巨大差異。

全球分布面積最廣的森林

地球表層的差異性表現為大小不等、內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單元,並由此產生各地域單元自然條件的差異,這就是地域分異。地域分異會表現出一定的有序性和重複性,在自然地理要素中最能直觀體現地域分異的因素就是植被,這種地帶性植被分布情況是判斷自然帶的重要依據,根據主要植被的不同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森林自然帶通常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生長在水分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

陸地自然帶分布圖

根據熱量條件從高到低的差異,從赤道往兩極森林自然帶的更替主要為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你知道,在以上森林自然帶中,哪一種森林在全球的分布面積最廣嗎?這個答案並不是廣泛分布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等熱帶地區的熱帶雨林,而是分布在更為廣闊的亞歐大陸北部地區和北美大陸北部地區的亞寒帶針葉林。亞寒帶地區的緯度大約為南北緯50°至南北緯66.5°,也就是南北極圈之間的區域,由於南半球這一區域內基本都是海洋分布,所以南半球很少有亞寒帶針葉林分布。

南北半球亞寒帶區域分布情況

從世界地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北緯50°至北緯66.5°之間的區域,北半球分布有大面積的陸地,在這一區域,除了大西洋和部分太平洋海域外,其餘部分都是陸地分布,緯度範圍內陸地面積廣闊,使亞寒帶針葉林成為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森林的重要原因。從國家角度來看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北極熊」俄羅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分布區,東西延伸超過5000千米,南北寬度在1000千米以上。

亞寒帶針葉林

另一個是位於北美洲北部的世界第二大國家,也就是「楓葉之國」加拿大,加拿大的森林覆蓋面積約為439萬平方千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亞寒帶針葉林。我們知道,亞寒帶地區冬季氣候十分寒冷,冬季氣溫可以低至零下30℃甚至更低,在這種酷寒環境下,森林很難生存,為了適應環境,亞寒帶地區森林的葉片均縮小呈針狀,具有各種抗旱耐寒的結構,以適應生長期短和冬季低溫嚴寒的環境,主要的樹種為雲杉、冷杉、落葉松等。我們發現,有時候也會把「亞寒帶針葉林」稱為「泰加林」,這是為什麼呢?

俄羅斯一月平均氣溫

我們知道,世界上亞寒帶針葉林分布面積最廣的國家,就是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特別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分布著大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世界上「泰加林」最初就是來自於俄羅斯語,指極地附近與苔原南緣接壤的針葉林地帶,目前泛指寒溫帶的北方森林。我國也有小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分布,主要是東北地區的大興安嶺北部和小興安嶺西部等地區,分布的樹種主要是落葉松林。此外,我國西北地區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也分布有少部分亞寒帶針葉林。

冬季的亞寒帶針葉林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泰加林
    植被生長期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年內適合植被生長的時間。植物生長期因緯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種類而異。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溫連續5天≥10℃的天數計算其生長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泛指亞寒帶的針葉林。泰加林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幾乎跨了半個地球。
  • 【地理視野】從用材林到雨林、常綠闊葉林、夏綠林與針葉林的區別...
    其中雲杉和冷杉為耐蔭樹種,組成的群落較鬱閉,林內較陰暗,常稱為「陰暗針葉林」;而松樹和落葉松為喜陽樹種,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組成的針葉林較稀疏,林內較明亮,則稱為「明亮針葉林」。由於各針葉林分布區受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影響不同,喬木的種類成分也有差別。寒溫帶針葉林是由耐寒的針葉喬木為建群種所組成的森林植被類型,又稱北方針葉林或泰加林。
  • 世界上除溫帶地區外,還有哪些地區的氣溫表現為「終年溫和」?
    首先,氣溫從高到低,一般可以分為高溫、溫和和寒冷三個層次,從緯度帶的角度來看,高溫一般對應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寒冷一般對應南北極圈以外的寒帶地區,而南北回歸線至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從五帶的角度來看屬於溫帶地區,氣溫總體上以「溫和」為主。但是,溫帶地區中靠近熱帶的亞熱帶地區和靠近寒帶的亞寒帶地區,氣溫也會相對偏高或者偏低,不太符合溫和的特徵。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有哪些氣候類型?
    俄羅斯遠東地區主要就是指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地處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中東部地區,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部與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相連。由於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北,緯度多在北緯50°以北,北極圈在俄羅斯的北部地區穿過,所以俄羅斯的氣候整體上十分寒冷。從氣候類型的分布來看,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擁有俄羅斯所有的四種氣候類型,包括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我國的植被、農業區位)
    不同地區的緯度、經度與海拔高度不同,所接受的光照、熱量與水分條件不同,生長的植被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植被的分布具有以下規律:①緯度地帶性: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太陽輻射的熱量逐漸減少,植被也會發生變化:雨林——常綠闊葉林——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我們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歸納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我們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歸納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陸地自然帶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表面的帶狀分布,由於不同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自然帶也存在著差異性。從炎熱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從溼潤的沿海到乾燥的內陸,形成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綠色植物是陸地自然帶中的生產者,而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決定著動物和微生物的種類與構成。
  • 中國土壤分布介紹
    前三級為高級分類單元,以土類為主;後三級為基層分類單元,以土種為主。土類是在一定的生物氣候條件、水文條件或耕作制度下形成的土壤類型,具有一定的成土過程和土壤屬性。例如,江南的紅壤,是在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形成的土壤,地下水低(不參與成土過程),風化程度比較強烈,含赤鐵礦多,故土壤呈紅色,強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