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派 —— 文思如泉湧
壬辰孟秋,予去巴入蜀,至於成都,求信息之學,習光電之理。既四載,逐志未成,猶碩士焉。這是來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李能西的文言文致謝,行雲流水般洋洋灑灑,讓同樣作為理科生的小編汗顏不止。
壬辰孟秋,予去巴入蜀,至於成都,求信息之學,習光電之理。既四載,逐志未成,猶碩士焉。顧詳思之,將七年矣。曩予之來時,未及弱冠,更事弗多,懵然而不自知;今術業初悟,學道略聞,已為臨別之期。太白嘗曰:「夫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茲予方審矣。昔之伏案,向之執筆,仍歷歷於目前,恍然如昨日,旋而感慨系之也。
予本凡人,生於鄙野,少乏穎異之資,長無逸群之才。師不以予愚鈍,悉心訓波導之術,傾囊授磁光之學,知予性怠,時督而策之。予之師者,唐教授婷婷也。長予十歲有餘,既乃嚴師,亦為益友,常訓予曰:「君子先成其德而後修學也。」其德賢行厚,志篤才博,樂易愛人,人皆稱之,莫不嘆服。既為其師,引於科研,助以機杼,垂詢愚見,郢正拙筆,字斟而句酌之。予每被於困搓,勸復刊之,文終成焉。逢師如是,何其幸乎!師之恩義,雖卒業而莫敢忘也。
予初來,常有未明,師素少閒,不能輒解其惑。兄李傑友善,屢復予問,授以仿真之術,實驗之道,知無不言,未有所藏。後同門者鹹至,親睦互助,和順相與也。每得暇,邀同窗以遊,俯仰天地之浩渺,覽歷山川之秀美,氣衝紫霄,志凌青雲。今者將去,春花秋月不復往兮,夏雲冬雪再難尋矣。
嗟夫!予之去鄉久矣。椿萱年逾天命,察其紅顏漸老,白髮徐新。予甫降,見謂能西,冀之樂天;歲稍長,而又多疾,即願之安康平生也。家門書香,父嚴母慈,趨庭鯉對,申之以孝悌忠信,克之於禮義廉恥。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念業既成,侍父母之日益少。恨哉!愧哉!
夫盛謝斯人之與予攜行,望餘生多容也。
聚散有時,得失無常。且惜流光,不負少年。別矣!予之學乎成信。
如果說李同學的文言文致謝讓人汗顏不止,那麼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這一位鄭友平博士的文言文致謝大概只能用頂禮膜拜來形容,全篇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感情深切,讀罷意猶未盡,令人嘆為觀止,引來網友們的瘋狂點讚。
「獨見故鄉十年無夏,不察父母容顏漸改。」超過十年難以在家過寒暑,這是多少碩博學子的切身體驗。
以下為致謝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昔之來者,翩翩素衣,白馬銀鞍,談笑無忌。今將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黃須,肱股生腴。不得少瑜之夢筆,唯學祖狄而聞雞。心高氣傲以格鈦二鋁鈮之物,智短才疏稍致材料加工之知。為此淺陋之文,以資博士之謀,誠不勝惶恐也。
初入長安,即為恩師所知遇,幸何如之。恩師曾公,名諱上衛下東,少有才名。師夷西學,以涉重洋,修諸德國,而報故邦。求索未知,惟日孜孜,正襟治學,不嘗稍忘。及至聘為教授,時年僅三十有四耳。潛心於經典,焚膏以繼晷。學問博如四海,非唯囿於簡牘。每親臨工廠,必魚貫相請,凡所問者莫不相答。嘗有經年不解之惑,觀之如庖丁之牛,解之以經理,人皆稱善,莫不拜服。吾師聲名之隆者如此。自吾拜於門下,言傳之,身教之,伏九不怠。及其斧正拙筆,字斟之,句酌之,晨昏弗懈。為學莫重於尊師,恩師循循以導,諄諄而教,恩德未可勝計,無論盡報。
予以二八之年求學於外,背井輾轉已逾十年矣。進不得衣錦還鄉,以光門庭,退未嘗趨庭鯉對,而事雙親。其為子也,殊不孝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夫致孝者,懷橘臥冰,溫衾恣蚊。無報嚴君之德,何如三遷之恩。吾素遠遊無方,歲末而歸,十數日復去。獨見故鄉十年無夏,不察父母容顏漸改。父母年逾天命,兩鬢霜凝,尤以垂垂之姿,而為版築之作。每念及斯,愧也,疚也,恨無地也。吾弟求學於成都,學業既成,此誠不勝之喜也。幼時尾從終日,及長而別,少聚多離。愚兄痴長五歲,孝悌兩違,賢弟勿見責也。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朋曰共硯,友曰志同。承蒙見遇,銘諸五內。清風明月同唱蘇子,高山流水共操五音。刀筆可錄春秋,縑帛難表衷言。敬列諸君之名於文末,以表謝忱,倘有闕漏,唯乞見諒耳。
狂熱粉絲派 —— 寫論文不忘追星
曾幾何時,上熱搜的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胡江華同學在其論文最後部分致謝歌手林俊傑,表示在過去十年裡,林俊傑的歌曲給了她強大的精神支持。
圖片來源:www.BioWorld.com
該同學無處不忘為偶像 「打 call」 行為不但被浙大官博報導,還被人民日報等官媒實力蓋章 —— 可謂 「追星追出新高度」。
表白家人派 —— 順手撒狗糧
學習數載,光榮畢業之際,最應該致謝的還是自己家人和親人,感謝他們在自己身後默默地付出,像 Joseph J. Rotman《代數拓撲導論》這樣直白的表達對妻子和兩個孩子的致謝。
圖片來源:書稿截圖
右手寫論文,左手牽女友,畢業不延期,抱得佳人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蘇斌博士在材料學科頂尖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論文發表時的致謝:謹以此篇文章作為蘇斌先生和王雯衷女士的新婚紀念禮物。羨煞我等科研單身汪。
圖片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也有在文章致謝部分向女友求婚的。華中科技大學的龍瑞在 ELSEVIER 旗下的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期刊上,論文的題目為《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Minimally Nonlinear Irreversible Refrigerators at Finite Cooling Power》的致謝中,公然向女友求婚。
圖片來源:web of science
言簡意賅,簡潔明了!這位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給你點讚!
「致謝」作為論文的最終章,雖然只寫了不過寥寥幾行,但也顯得多情和厚重。在這裡,你終於可以放下學術的執念,跳脫出嚴謹的行文,開始「感性」起來。「畢業論文裡,你感謝了誰?」讓我們看看中山大學同學們的回答:
@小小星~
感謝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沒有放棄的自己。論文從年初開始著手準備,一直到五月底。從無到有,建立框架之後又推倒重來,一次次地修改,整個過程是煎熬的。在這期間,我不斷地告訴自己,慢慢來,一步步地走,總會完成。正是憑藉這種自我暗示,我堅持了下來,最後在答辯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cc陳哥哥
除了要感謝導師在我論文寫作上的幫助,更要感謝我父母。整個大學時代,他們一直在我身後為我鼓掌,尊重我的每一個決定,默默地支持和鼓勵我。父母的關懷不只是我完成論文的動力,更是我今後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精神支柱。
@wing
感謝參考文獻的原作者們。沒有前輩們的研究成果,我的論文就失去了根基。感謝他們為學術界作出的貢獻,讓我們這些晚輩後生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目光所及能再遠一些。
@Firefly-
最要感謝的是導師,初生牛犢的我最初設計的實驗思路可以說是奇想天開,但導師還是支持我去實踐自己的想法,給我了很多建議去調整思路。這樣的指導讓我在科研道路伊始收穫了滿滿的自信,給了我力量去探索、研究和創造。
@乘風歸去
超級感激室友!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寫論文的過程中電腦幾度崩潰,多虧室友及時幫忙解決,可以說是「救命之恩」了。不止如此,同寢數年,我們對彼此的生活習慣都已經了如指掌。感謝她,在我睡著之後總是輕手輕腳,怕睡眠很淺的我為此驚醒。感謝她,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力量和支持。
其實,不論感恩親戚家人,還是致謝老師同學,亦或感謝自己的髮際線,還堅挺地高歌著無所畏懼,一路向北。經過三年乃至五年的學術訓練,恭喜你要畢業了,在這漫長的時光裡,你可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抓狂和難過、孤獨與絕望,但你還是堅強地扛過來。所以小編希望你能把最好的、最美的致謝送給那個最值得感激的自己。
加油!@全體畢業生
來源:四川教育發布綜合共青團中央、微博網友評論、知乎@腿傷喵喵發布
編輯:阿黃,肖中坤(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