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將在Mate 20 Pro上使用高通的第二代超聲波指紋技術?

2020-12-20 一搜來電

華為在Mate 10 Pro上採用了後指紋掃描儀設計,如果在Mate 20上採用,這肯定是已經過時了。OPPO Find X和VIVO NEX的出現讓全面屏智慧型手機增色不少,也帶來了不小的創新。至於華為,在生物識別計劃中,需要想出一些新奇的東西。

據報導,華為計劃在Mate 20 Pro上使用高通的第二代超聲波指紋技術。高通公司的第二代超聲波傳感器使用高達800微米的玻璃精確工作,而傳統版本只能精確到300微米。

最近剛發布的榮耀10使用了一個前置式超聲波指紋識別傳感器,但隱藏在屏幕下方的主頁按鈕下。超聲波技術本身具有一些優點。比如,它可以「識別」溼手指並且可以讀取指紋,因為超聲波可以穿透液體。

因此,華為Mate 20 Pro可能成為第一款採用高通第二代超聲波指紋技術的智慧型手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下一代S系列旗艦產品也可能搭載這項技術。但它只會在明年成為。至於華為Mate 20 Pro,它將於今年10月首次亮相。因此,這意味著這款手機將在幾個月內壟斷這項新技術。

目前,有六種智慧型手機支持屏幕指紋識別。但他們都沒有使用高通的超聲波技術。華為Mat 20 Pro有機會成為第一個使用的品牌。

相關焦點

  • 高通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
    ,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近日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3D Sonic Sensor Gen 2),幾乎在所有方面都碾壓第一代產品型號。反過來,這意味著更容易準確地將手指放在傳感器上,並且允許傳感器在每次掃描時收集更多數據:1.7倍的指紋數據。高通承諾,通過將更大傳感器與更快處理速度相結合,掃描指紋解鎖手機的速度將比第一代快50%。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發布,掃描速度快50%
    電子工程專輯 EE Times China -提供有關電子工程及電子設計的最新資訊和科技趨勢 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巨頭高通發布了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器3D Sonic Sensor Gen 2。
  • 高通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發布:更大更快
    來源: IT之家 舉報   IT之家 1 月 12 日消息你是否還在為 Galaxy S20
  • 華為p30pro和mate20pro區別
    華為4月11日在國內發布了旗艦機p30pro,相比於搭載了同款處理器的旗艦機mate20pro,p30pro又有一定進步。那麼華為p30pro和mate20pro區別有哪些呢?下面從外觀、配置等方面為大家介紹。
  • 華為Mate20中的「mate」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華為Mate20系列手機自從發布以來,就贏得了廣大媒體及用戶的極大關注,也是好評如潮。線上線下銷售火爆,雙十一更是一機難求。可以說是華為mate系列中最成功的一款手機了。對於華為mate系列手機,你真的了解嗎?那麼「mate」又是代表了什麼?
  • 小米10pro對比華為Mate30 Pro,誰的性價比更高?參數配置對比!
    小米10pro性價比高還是華為mate30pro更勝一籌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對比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華為mate30pro攝像方面為後置四攝,4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40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以及3D深感鏡頭,前置鏡頭為3200萬像素。後置鏡頭支持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30倍數字變焦功能。功能上支持超高速攝影,超級夜景,慢動作,全景模式,黑白藝術,延時攝影,智能濾鏡,AI攝影,4D預測追焦,熄屏快拍,笑臉抓拍,聲控拍照等。
  • 華為mate20pro與P30pro對比,哪款更適合入手?看完就明白了
    有人會認為華為P30pro更好;不過從各個方面來看,華為mate20pro或許才是最佳選擇。雖說新款的華為mate30與P40更受歡迎,但舊款的華為mate20pro和P30pro也不差,依舊在市場中有一席之地。
  • 三星Galaxy S21首發高通第二代3D超聲波指紋識別
    今日最新消息,高通官方宣稱三星Galaxy S21系列首發高通第二代3D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新技術能夠獲得更加準確的圖像,速度更快更安全。 與第一代產品4x9mm的規格相比,獲取的生物識別數據也增加了70%以上。配合速度更快的處理單元,解鎖速度可提升50%。
  • 華為Mate20Pro迎來第二春,究竟有什麼魅力?
    而今天我們要談的這款手機mate20Pro,在上市一年後,其熱度卻反超"國貨之光"華為mate39Pro,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1.不俗的顏值手機正面採用的是全面屏劉海屏技術,屏佔比也接近百分之九十。手機配備的是一塊6.39英寸OLED屏幕,解析度高達3K,支持防指紋膜,疏油層結構。在背面設計上採用的是華為得心應手的漸變色玻璃機身,擁有多達七種顏色,分別是翡冷翠,寶石藍,亮黑色,極光色,櫻粉金,馥蕾紅,璨星藍。如此多的機身顏色選擇,總有屬於你的一款。且後置三攝像頭結構組成的正方形結構,比今年發行的iPhone11"浴霸"組合要更為美觀。
  • 華為mate20 pro標配版和UD版有什麼不同哪個好 區別介紹
    華為在2018年10月份的發布會上一共上線了三款機型都屬於華為mate20系列,最近有人說華為mate20pro的UD版搶不到,已經賣光了,這是什麼意思呢?UD版和標配版有什麼不一樣?華為mate20pro性價比高嗎?
  • 華為mate30pro和OPPOFindX2pro對比,有何區別,誰更值得購買?
    華為mate30pro和OPPOFindX2pro對比,都有哪些優勢和亮點,兩者有何區別,誰更值得購買?首先從答案來說,其實兩者不算是一個類型的手機,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確實在這個價位手機中來說是劣勢,但是華為為什麼可以走上高端呢?這其中確實有他的創新和實力所在,而FindX2pro是高通系列,性能確實很強,簡單一點來說,兩者的優勢是不同的,高通處理器的新款手機確實適合玩遊戲,而華為mate30pro綜合能力強。
  • 究竟什麼是屏幕指紋識別?現在哪些手機已經用上了?
    華為的屏幕指紋識別傳感器已經被使用在最新的Mate 20 Pro旗艦和以及子品牌榮耀的Magic 2智慧型手機上,這是在之前Mate RS高端機型中集成但並不完善的技術基礎上再次更新,但其實華為並不是第一家使用內置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之前的Vivo Nex S也是如此。
  • Mate20 Pro再推馥蕾紅版本,不過缺貨成遺憾了
    如果說提到目前的國產旗艦機皇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這款華為mate20 pro,確實這款華為mate20 pro的表現確實讓很多人感覺到非常的出色,不管是在顏值還是性能以及拍照等方面的表現,可以說在目前的高端旗艦市場當中,沒有任何一款機型可以和它媲美。
  • 高通牽手京東方開發屏下指紋顯示屏 預計將加速技術推廣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高通公司在4月15日宣布與京東方達成戰略合作,高通將把屏下指紋傳感器技術引入京東方的顯示屏,兩家公司計劃開發集成Qualcomm 3D Sonic超聲波指紋傳感器的創新顯示產品。
  • 買華為Mate40不如換Mate30 Pro?內行人的評價一針見血
    今年各大旗艦手機幾乎都是用側邊挖孔屏設計,mate40的單孔設計趨於同質化,大家反而覺得「反人類」的劉海屏iPhone11、華為Mate30 Pro更有辨識度了。單從顏值角度來看, 88°曲面屏設計的華為mate30 pro比Mate40更有辨識度,科技感更濃!
  • 高通驍龍855三大升級:5G功能、7nm 製程、3D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
    一句話了解這款安卓最新處理器的變化:高通驍龍855三大升級:5G功能、7nm 製程、3D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高通驍龍8555G功能:>高通驍龍855也將是首個支持Multi-Gigabi 5G連接的商用平臺,堪稱是更快,更智能的5G旗艦手機的發動機。
  • 高通3D Sonic Max超聲波指紋方案 或在2020年普及
    中關村在線消息:在之前的高通技術峰會上,高通展示了一款名為3D Sonic Max的新型指紋傳感器。預計2020年,至少會有一家廠商選擇高通的3D Sonic Max超聲波指紋傳感器方案。此外,這項技術還適用於車載平臺,比如通過在大屏幕上點擊來完成身份驗證,並識別當前誰在駕駛車輛。
  • 同樣是屏下指紋,三星Galaxy S10所用的技術有何不同?
    其實,最早在2015年的MWC大會上,高通就正式推出了移動行業首個超聲波屏幕3D指紋技術解決方案,即Qualcomm 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紋技術。搭載高通超聲波屏幕指紋技術的手機,看起來和一加6T、華為Mate 20所採用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方案十分相似。但其實技術上有本質性的差異。
  • 用了三年的華為Mate9Pro會怎樣,我想說餘承東你太謙虛了
    一晃而過,筆者手上這臺華為mate9pro已經有近三年的歷史了,雖然經歷歲月侵蝕mate9pro依舊老當益壯,系統越升級越流暢,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為手機總裁餘承東在一場手機發布會上說到「華為手機可以用500天不卡頓的」誓言。自2016年11月發布這部機型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一番這款極具年代感的旗艦機。
  • 高通與京東方合作 開發支持3D超聲波指紋顯示屏
    發集成高通3D Sonic超聲波指紋傳感器的創新顯示產品。高通與京東方合作 開發支持3D超聲波指紋顯示屏高通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將會覆蓋智慧型手機和5G的相關技術,並且他們希望把類似技術可以擴展到XR(擴展現實)和物聯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