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釗 記者皮澤紅報導 11月17日, 「智繪未來」世界灣區高等教育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這是「建行杯」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系列活動中的重頭戲之一。
論壇通過線下舉行、線上全球同步直播的形式,匯聚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世界著名灣區的政府、教育、產業各界人士,為面向世界和未來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獻計獻策,探索區域高等教育發展新模式,搭建灣區校際共享平臺、產教合作平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作了《推動灣區高教發展 打造全球創新高地》的主題報告,他指出,全球四大灣區的共同特點是「灣區之大」與「大學之大」緊密互動。要把握世界未來高等教育發展大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等教育要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深刻把握多樣化、學習化、個性化、現代化等發展趨勢。要開啟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抓好「四個質量」(根本質量、整體質量、服務質量、成熟質量),推動「四新建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著力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人才培養和創新發展高地,基於灣區高等教育發展特點,探索「先導發展」「伴生發展」模式,以「四新建設」釋放工程師紅利、健康紅利、生態紅利、文化紅利等四大紅利,以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高地、一流平臺等「六個一流」助力打造科創灣區、健康灣區、綠色灣區、人文灣區。「灣區之大」在於「大目標、大規劃、大發展」,「大學之大」在於「大情懷、大格局、大智慧」,二者要雙向賦能,「促互動、促融合、促共榮」,創造世界發展新的增長極。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新工科F計劃」,提出要著力培養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兼備、「三力」(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卓越的創造性人才,積極探索「以我為主,國際協同;服務國家,臻至一流」的在地國際化辦學新路徑,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華工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敏主持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