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訊:「公務員(微博)」一詞,由英語「civilservant」翻譯而來。原意是「文職服務員」或「文職僕人」,也有國家意譯為「文職公務員」,指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履行國家公職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個國家都建有自己的公務員制度。在許多人眼裡,「公務員」意味著工作穩定、待遇優厚。然而,每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狀況和政治理念又使公務員們呈現出不同。荷蘭攝影師Jan Banning花費數年時間,探訪了玻利維亞、中國、法國、印度、賴比瑞亞、俄羅斯、美國及葉門這八個國家不同級別的辦公室。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內閣秘書助理辦事員蘇世麻普拉薩德(Sushma Prasad)。蘇世麻生於1962年,月薪5000盧比(約合110美元)。1997年,蘇世麻的丈夫因公殉職,她按照「安撫原則」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印度一共有6600多名公務員。另外還有大量低級別官員和辦事員,他們屬於政府工作人員,不算公務員。
比哈爾邦首府帕特納(Patna)原秘書處首席秘書K A H 蘇布蘭馬尼安(Subramanian)。攝影師Jan Banning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首府帕特納(Patna)原秘書處首席秘書K A H蘇布蘭馬尼安(Subramanian)。蘇布蘭馬尼安生於1945年,是該邦的最高行政長官,他擁有寬敞的官邸,一部配備黃色閃爍燈和專職司機的公車,並享有很多特權。月薪41000盧比(約合898美元)。印度的公務員待遇優厚。2009年,印度居民人均年收入約為720美元,而公務員的年均收入卻高達8116美元。除工資收入外,印度公務員還享受著其他令人羨慕的待遇,如除去各種假期和法定休息日,公務員每年實際上班時間僅約160天。
片區開發官員穆尼 達斯(Munni Das)。攝影師Jan Banning穆尼生於1960年,月薪10000盧比(約合220美元)。印度公務員考試每年一次,一次只錄取300到600人,但報考人數卻常達到幾十萬,號稱世界最難的考試。凡年齡在21歲到30歲之間、擁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的人都可以報名,但每人一生最多只能參加4次。
五人長老會首領哈希迪奧普拉薩德(Harsh Deo Prasad)。攝影師Jan Banning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傑漢納巴德(Jahanabad)區馬克胡都姆波片(Makhdumpur)區西塔村,五人長老會首領哈希迪奧普拉薩德(Harsh Deo Prasad)。哈希生於1947年,職務相當於村長。他教當地農民施肥、灌溉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方法,月薪9100盧比(約合199美元)。
警察康斯坦丁諾阿亞維裡卡斯楚。攝影師Jan Banning2005年,玻利維亞託馬斯弗裡亞斯(Tomás Frías)省廷圭帕亞(Tinguipaya)市,警察康斯坦丁諾阿亞維裡卡斯楚。康斯坦丁諾生於1950年,以前是一名建築工人,如今是一名三等警察,月薪800玻利維亞諾(約合100美元)。這個派出所沒有電話,也沒有打字機。
2006年,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交警長官阿道夫 戴蘭尼(Adolph Dalaney)。攝影師 Jan Banning阿道夫生於1940年,在賴比瑞亞國家警察總部的交警重建所工作,月薪1000賴比瑞亞元(約合18美元)。有時交通事故受害者願意多付一點小費,只要阿道夫能迅速向法官提交一份有利於他們的報告。由於連年戰亂,賴比瑞亞公務員體系並不成熟,公務員們的收入也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