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的悄悄話》論「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對於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一個活得自信的人,他有勇於面對生活挫折的決心,一個活的自信的人,他不會輕易被別人的言語所左右,一個活得自信的人,他有敢於挑戰突破自己的信心。自信,不僅讓一個人的生活不一樣,也讓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樣,而自信卻不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的成長也有著重要性的作用。
任何答案都太宏觀,一個自信者的練成,他有多方面的內外因素綜合而成,而我認為還有很重要一部分因素在於身邊人們的讚美。
作為80.90後的人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他們的體會更多是來自原生家庭的教育開始。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當然也包括我所看到的大多數80.90後朋友都有一樣的過往經歷。我小時候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務農家庭,父母生活都相當拮据,那時候的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打工機會,只有在家務農勉強過日子。小時候我的家庭在小學畢業以前都是比較艱苦的,以前經常會幫著父母幹農活,洗衣做飯也是那時候學會的,而當時一個村好多同齡人都是如此,所以也就不會覺得那是多麼苦的事。
我的父母是非常淳樸人,他們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也沒有太多的生意頭腦,他們有的就往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然後一點點的省吃儉用,才慢慢讓這個家好了起來,也給我創造了一個學習的機會。他們從來不善言辭,對我的教育也是非常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如果我犯錯了他們永遠都是指責,學習成績不好,別人家的孩子哪哪兒都強,如果犯了錯痛打一頓也是少不了,那時候更別說自尊心了,反正都是批評式教育。總之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就沒有聽到過父母的誇讚,對我最好的肯定方式或許就是背過身的抿嘴一笑。因為從來不曾被認可過,自己從小也顯得特別自卑,內向不自信,越是期待被讚賞就越會失落,後來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這樣的狀態了。
一直到我畢業,出來工作多年以後,我才覺得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對我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小時候的不自信和內向讓我一直封閉著自己,把自己和這個世界像是隔了一道門,我總是在自己的世界裡小心翼翼的看著外面的人們,從不敢也不會踏出那一牆之隔,而就是這一牆之隔讓我和這個社會脫離了好久。
當有一天不得不踏出這道門,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自己顯得無比迷茫,同樣的事情,我或許要比別人花更大的力氣和努力才能做到不讓自己出錯。才開始的幾年,我覺得自己活得很累也很傻,感覺自己吃了不少的虧,白白浪費了自己最好的年華。可是,近一兩年我又會想,如果沒有小時候的不自信和內向,我就會比現在更好嗎?也有可能比現在還不如呢!我們誰又知道?
可是我知道我的不自信和內向,他給予我了做事永遠保持謙虛的態度,從不會狂妄自大忘了本分,話不會太多,不該說的話不會說。可同時,它也讓我做事躡手躡腳,比較容易瞻前顧後,總是會多愁善感。
曾經,我總是會覺得小時候的成長環境,父母親人如果可以多給我一些讚賞,我會不會又不一樣。你以為過去了的就過了,其實它一直都深埋在我們的記憶深處,你走過的每一步,都影響著今後的你將會成為怎樣的人。
一個人想要在固有的環境裡突破自己,突破那道屏障,也需要有很強大的毅力和外力的雙重打擊或許才可以讓它破繭而出。而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看一個人的機遇,就像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樣的道理,人的一生中能遇到的貴人寥寥無幾,那些幫你走出困境帶你成長的人,都是你人生中的貴人。
從不自信到自信,是一場修煉的過程,無論你是在整樣的環境下成長,都不要忘了相信自己,給自己多一點信心,生活中所以的事都有兩面性,好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壞的也不絕對的壞,凡事都是好壞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