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咖啡打算利用現有門店布局,通過品牌升級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於高性價比與高品質咖啡的需求。
記者 |牙韓翔
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還記得,30年前麥當勞在中國提供鮮煮咖啡的時候,很多中國人喝不慣,第一感覺是苦。當時,按照規定消費者點一杯大杯咖啡,麥當勞櫃檯的員工會提供兩盒小的乳脂淡奶以及一包糖,但麥當勞發現,當時很多顧客會問店員再多要5盒左右的淡奶。
但現在,在同樣的地方,消費者對於咖啡的認知和消費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年4月發布的報告,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這家機構認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的增長,加之巨大的人口紅利,都可能刺激國內咖啡消費。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眼下,麥當勞決定通過升級自有的McCafé(以下簡稱「麥咖啡」)品牌,來在這個市場上獲得自己的位置。它11月16日在上海宣布,麥咖啡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的手工咖啡。
麥咖啡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
事實上,麥咖啡對於很多中國消費者並不陌生。在很多麥當勞門店裡都會有一個獨立的麥咖啡吧檯,來提供現做手工咖啡。這種形式最先是在澳大利亞市場的麥當勞出現,麥當勞中國團隊則認為如果在中國市場也加入這樣的咖啡吧檯,也許會讓麥當勞餐廳顯得更洋氣。
2009年麥咖啡進入中國市場,不斷試錯之後,麥當勞卻則發現不少麥當勞餐廳的氛圍是較為快速的,而如果消費者想要在麥咖啡體驗到其他咖啡館那般安靜休閒的空間,恐怕難以滿足。
事實上,麥當勞需要等待一個咖啡消費的變化時機。
在中國,人們一開始是通過速溶咖啡來認識咖啡的,隨後咖啡連鎖品牌和獨立精品咖啡店不斷湧入市場,才擴大了整個咖啡市場的格局同時也讓中國消費者形成了咖啡習慣。
咖啡消費本質上是一種嗜癮型消費,當形成一定的消費習慣之後,咖啡消費者對於咖啡的空間體驗和社交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人們對於咖啡的需求開始凸顯出「便捷」和「高性價比」的特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我們之前所報導的那樣,便利店咖啡、補貼豐厚的外賣咖啡和凍幹速溶咖啡會在過去一兩年內快速崛起。
麥當勞似乎捕捉到了這樣的變化,隨即提出麥咖啡的升級計劃。從產品層面上看,它打算以20元左右的價格區間,提供更高品質咖啡豆的現磨手工咖啡,通俗來說也就是你在咖啡店喝到的帶有拉花的拿鐵,或者風味獨特的美式咖啡。但升級後的麥咖啡暫時不會獨立開店,而是以咖啡吧檯的形式出現在麥當勞門店內,同時也可以通過現有的麥當勞線上渠道點單。
升級後的麥咖啡將提供手工咖啡。
如果說麥咖啡眼下需要滿足「性價比」與「高品質」兼具的咖啡消費需求,並且與市場上既有的咖啡品牌競爭,那麼它確實有一些先天優勢。
如果按照20元上下的價格區間,加上咖啡豆以及手工拉花等因素,與麥咖啡形成競爭關係的不是便利店咖啡,因為它單價要更低,而且是機器出品非手工咖啡。而符合這個定位的,更多是一些單杯價格較低,門店規模不大的獨立精品咖啡店,譬如最近不斷開店的Manner Coffee。
但這些咖啡品牌面臨的一個挑戰是門店擴展速度。對於一個全新的咖啡品牌來說,門店位置的選擇,進駐不同商業綜合體或者沿街門店,都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根據Manner Coffee微信公眾號上的信息,截至目前它今年的新店開店速度大概是20家左右。
而麥當勞則依託自己原有的門店優勢,在空間上進行改造,就可以快速擴展市場。從公司運營層面來看,這也是相對較輕資產的形式。按照麥當勞中國對於麥咖啡的布局,預計2023年麥咖啡將超過4000家,麥咖啡將率先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麥當勞餐廳,並將於2021年全面進駐南京、杭州、福州、廈門、天津、成都、蘇州七大城市。
另外麥當勞餐廳可以與麥咖啡共享廚房提供熱食。麥當勞發現在過去的麥咖啡消費行為中,有50%的消費者點咖啡時是會搭配食物。事實上,現在一些精品咖啡店,也開始主打「咖啡+烘培」的概念來增加客單價格。但麥咖啡的優勢在於它不需要再重建廚房系統,就能夠基於原有的門店設備來提供熱食。
麥咖啡提供的餐食。
但麥咖啡眼下需要做的事情,是讓消費者重新認識它。相對於門店的擴張,這種認識層面的溝通則考驗著一個品牌的市場溝通能力。
麥咖啡已經開始換上了全新品牌標誌與產品包裝,新的品牌標誌更為簡潔,而包裝則採用了一種較為顯眼的黃色,似乎是為了更好地迎合年輕一代的視覺審美喜好。而在11月18日麥咖啡還免費送出1000萬杯拿鐵,消費者只需要在麥咖啡微信小程序領取免費拿鐵券,前往指定麥咖啡,再打個哈欠就能獲得。
在上海徐家匯,麥咖啡還升級了一個全新的店鋪。界面新聞看到,這家麥咖啡門店擁有獨立的手工咖啡機和手衝咖啡吧檯,而且整個空間則採用了白色和黃色為主視覺色系,所以雖然還是依託於麥當勞餐廳的一個麥咖啡門店,但是從體驗上這家麥咖啡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麥咖啡上海百腦匯門店。
麥咖啡上海百腦匯門店。
至於麥咖啡會不會選擇獨立開店,或者如其他咖啡品牌那樣推出速溶咖啡、膠囊咖啡甚至與其他品牌跨界等等,張家茵則表示,「如果達到一個大的規模之後,我們會認為它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因為麥咖啡本身是一個子品牌,它可以給到顧客的品牌感受跟麥當勞母品牌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絕對會慎重地去考慮以後可以開拓的可能性在哪裡。」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