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1日訊(記者陳俊)秋意漸濃,日暖天朗。
9月1日,利川建南鎮一戶貧寒人家簡陋的屋裡,張歡歡和張新悅雙胞胎姐妹,正在整理行李準備幾天後開啟人生大學之旅。三天前,這對孿生姐妹一起收到錄取通知書,分別考上華中師範大學和河海大學。更巧的是,姐妹花高考分數都是594分。
這天,她們共同寫了一封感謝信,對捐助1萬元的利川思源助學會各位好心人表達感謝,同時也對三年來默默資助她們生活費、卻一直沒見面的李阿姨道一聲謝謝。姐妹倆說,到了大學會努力學習、將來回報更多人。
這是一封手寫的信。記者看到,姐妹倆在信中飽含感激,「你們的幫助,似黑暗裡的一盞明燈,似寒夜裡的一杯熱茶。有了你們的關係及幫助,平淡的生活變得異彩紛呈,有了歡樂,有了力量,讓心田被滋潤得更加彭勃生機!你們更是我們的榜樣,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後的目標,為之不懈努力,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會盡己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孿生姐妹花高考同分,而且都以優秀的成績考取理想的大學,在當地傳為佳話。「其實妹妹的成績比我好點,本來預計分數會高一些,沒想到竟然同分。」姐姐張歡歡說,她們都在利川一中就讀,平時的成績相當,高考前也都很有信心。
本是一件可喜可賀又驚喜巧合的事,但面對家徒四壁的現狀,張歡歡和張新悅的爸爸張善銀卻愁眉緊鎖。他告訴記者,2005年時他們一家在溫州打工,孩子媽媽患上腦腫瘤,治療費用讓家裡背上沉重負擔。後來妻子身體越來越差,現在已經無法生活自理,只能回到利川。他每天在外打些零工,兩個女兒在利川一中讀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兩個女兒非常懂事,平時生活節儉,勤奮好學,也有好心人和老師提供幫助。比如一位素未謀面的李女士,從學校打聽到姐妹的情況後,高中時期每月寄來1000元生活費,但只是電話聯繫過,每次想見面都被李女士婉拒。
一籌莫展之際,利川思源助學社雪中送炭,給這兩姐妹送來了1萬元助學金,解決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
思源助學社發起人覃宇文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是建南鎮人,聽說家鄉出了兩個優秀大學生,第一時間就去姐妹家裡探望。看到兩個女孩在逆境中奮發的精神,所有人都深深為之感動。大家說,面對家庭的壓力,寒門姐們在燈光下、月光下奮筆疾書;時節如流,時間給予了她們各自想要的答案,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
30日,覃宇文和愛心人士將助學金送到姐妹手中,不斷鼓勵她們:生活雖然布滿了荊棘,但充滿陽光的未來已經向你們招手,願不幸成為過去,前途一片光明。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愛心蓬勃的團隊會一直站在你們身後,為你們加油。
姐們倆說,助學金像一股春風,給了她們更強的信心和勇氣去學習知識,去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