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水彩畫之父」、美術教育泰鬥李劍晨先生誕辰120周年。李劍晨先生作為最早將歐式水彩引入中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與關廣志並稱「南李北關」,為中國水彩畫藝術的開創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歷任中央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桃李滿天下,名下更誕生了戴念慈、陳其寬、修澤蘭、吳良鏞等享譽海內外的建築大師。
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耕耘中,李劍晨先生矢志不渝地探索著一條融會中外、貫通古今的藝術道路。他創造性地提出水彩畫技法「水分、時間、色彩三要素」,更製作了極其精細的色譜變化表,出版研究著作十餘種,由此奠定了中國水彩畫的理論基礎,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水彩畫群體。他同時也十分擅長水粉畫、中國畫、油畫,尤其在中國畫的色彩運用方面進行了大膽突破。李劍晨先生認為,在藝術創作中,色彩就是力量,這也讓他的中國畫「繼承不泥於古,創新不離於源」,於熟練的西畫寫實技法上,融入了傳統筆墨精髓,達到富麗中見典雅、豐富中顯純淨的境地。其筆下的古典人物尤為精彩,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不僅筆力雄健,設色考究,且章法嚴謹,意蘊深遠,可謂「亦中亦西亦我,有血有肉有神。」
2000年,李劍晨先生在百歲華誕之際將畢生所作精品分三次,分別捐贈給了故鄉河南省、第二故鄉江蘇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此次江蘇省美術館藏李劍晨捐贈作品展,為紀念李劍晨先生誕辰120周年,特別展出先生代表性的水彩畫、水粉畫、中國畫、油畫作品共80件,同時在陳列館增設李劍晨先生捐贈紀念銅牌,向這位立足中華又面向世界的藝術大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期: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3月20日
藝術家簡介
李劍晨(1900-2002)生於河南內黃縣北溝村。1923年考入北京國立藝專,受教於林風眠、聞一多,又師從捷克畫家齊提爾以研習水彩畫。1937年,油畫《收穫》參加全國第二屆美展。同年,留學英國倫敦大學院。次年,赴法國巴黎庫拉歐西美術學院研習繪畫。回國後,任重慶國立藝專教務長,兼西畫系主任。後在中央大學(今東南大學)建築系任教授,從事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近80載,為我國建築和美術事業培養了諸多傑出人才。曾出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水彩畫研究會會長、中國水彩畫協會名譽會長、國際水彩畫協會理事、國際水彩畫聯盟亞洲畫會主席、澳洲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獲「全球傑出人士暨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和「中國美術金彩成就獎」。著書十餘部,主持撰寫《水彩畫技法》、《中國水彩畫史》。2002年逝於南京,享年102歲。
【作品賞析】
(浣衣女)
(流浪兒)
前程
(建橋運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