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護口腔健康 打造行業標杆
隨著人們口腔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加,德州市立醫院口腔科順勢而為,以臨床需求為引領,通過調整結構、完善學科、強化管理、升級技術、補充設備、擴大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跨越式健康發展,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口碑也贏得諸多美譽,在為市民帶來健康的同時也為廣大患者顏值增光添彩。2020年,該科獲評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樹起口腔診療行業標杆。
技術引領,學科建設提水平
8月10日,35歲的張先生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掉數顆上頜牙齒,立即來到德州市立醫院口腔科就診。口腔科主任崔榮新為其緊急處理外傷,檢查發現,張先生脫落了3顆牙齒,立即建議其去事發地點尋找牙齒,因為脫落的牙齒經過再植處理可以重新癒合。當時天色漸黑,張先生花了一個多小時找回了脫落的牙齒,崔榮新帶領醫護團隊為張先生成功完成了牙齒脫位再植治療。再植後,經過觀察和治療,近日檢查顯示,牙齒生理功能完全保留。
崔榮新介紹,像張先生這樣牙齒完全磕掉的情況叫牙齒的完全脫位,應儘快進行牙齒再植,以提高其成活率。截至目前,口腔科已完成數百例脫落牙再植術,作為口腔科的特色技術,一直受到患者的信賴。
不僅如此,口腔科特色技術還有微創拔牙、殘根保留、種植修復、美學修復、精密修復、鈣化根管治療術、牙周病規範化治療等。種植修復有良好的固位、支持、穩定特點,如今口腔科「種」的牙既牢固又美觀,先後為1000餘名患者種植3000多顆牙齒。美學貼面修復,有磨切牙量少、可保存較多健康牙體組織的優勢,其中瓷貼面更接近自然牙,受到越來越多的氟斑牙人群的青睞。根管治療技術是口腔科的強項,通過機械和化學方式去除根管內的大部分感染物,並通過充填根管,封閉冠部,可防止發生根尖周病變或促進已經發生的根尖周病變的癒合。
目前,口腔科有口腔外科、口腔內科、口腔修復、口腔正畸四個專業,有口腔種植、口腔美容修復、牙體牙髓、牙周科等亞專科設置。歷年來,口腔科一直把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能夠獨立開展二級醫院口腔科常規臨床診療技術項目,並對一些疑難雜症有系統地診療程序和手段,年門診量約8000人次。
以人為本,內外兼修聚人才
科室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口腔科全面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全面開展各級人才培養,通過持續不斷的培訓和加強新技術的引進,使年輕專業技術人員的醫學基礎得以鞏固,臨床技能得以提高。特別是2017年醫院成為山東省立口腔醫院德州分院後,山東省立口腔醫院專家定期來德州市立醫院口腔科坐診、手術、帶教和科研指導等,科室對人才的培養更直接、更深化,形成了一支奮發進取,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
另外,科室每年選派人員到北大口腔醫院、山東省口腔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進修學習,對醫教研全面發展的高年資醫師,每年給外出短期培訓學習、業務交流機會,支持其參加學術組織和社會工作,積極申報科研項目,使他們成為不僅具有較高臨床診療能力,又能夠從事科學研究的全面人才,形成了「以學科培育人才,以人才推動學科」的良好格局。
目前,科室擁有多型口腔綜合治療椅、日本森田根管長度測量儀、口腔多功能CT、口腔曲面斷層機及數字牙片機、NSK種植機、口腔雷射治療儀等先進設備和一支醫療技術水平高超、臨床經驗豐富、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擁有10名口腔科醫師,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3人,擁有護理人員7名、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3人,形成了以崔榮新為學科帶頭人、中青年業務骨幹配置合理的人才隊伍。
規模持續擴充,高端設備陸續引進、專業人才不斷充實……口腔科在「硬實力」方面已經一步一個腳印地「武裝到了牙齒」,在行業內形成了強大優勢。
熱心公益,擔當責任贏口碑
為了群眾的口腔健康,口腔科團隊不辭辛苦,他們從初診篩查、複診預約、微笑導診、電話回訪與微信問候的每一個細節做起,把精尖的技術、優質的服務連同無微不至的關愛一起奉獻給患者。
「只要是可以挽救的牙齒,我們都會盡力勸說病人保留患牙,絕不一拔了之,並制定最佳的方案,以最低的成本為患者解除痛苦,把我們『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融入到實際行動中。」崔榮新說,預防大於治療,口腔科定期進學校、社區、鄉村宣傳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把健康送到百姓身邊。
多年來,口腔科實行首診負責制,對複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達100%,治療結束後進行科學系統的整理,建立定期回訪制度,在了解患者需求的同時也讓自己及時了解管理和服務上存在的問題,不斷持續改進服務質量,使科室服務特色更加突出,社會信譽不斷提升。
近幾年,口腔科與黃河涯醫院、天衢衛生院、二屯衛生院、新華衛生院等多家基層醫院開展了醫療合作,讓科室醫師走進基層。接下來將繼續加大專科醫生下基層的力度,繼續開展醫療普及教育,努力以德州市為中心、輻射至河北附近縣域,使本學科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全力打造人民信得過、看得起、百姓喜愛的口腔醫療專科。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