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這樣一個階段,孩子和媽媽一同出院,媽媽在家需要別人伺候月子,孩子也因為太小所以只能每晚都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大多數情況下,有了孩子之後父母的所有重心都在了孩子身上,父母之間就會缺少交流,漸漸地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父母之間感情變化的轉折時期就是孩子還在嬰兒時期需要跟爸爸媽媽一起住的時候。
但是總是會有例外,在別人家夫妻之間的感情變淡的時期,有的家庭卻是因為孩子的到來,非但沒有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反而讓夫妻之間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那怎麼做才能在有孩子之後還能增加夫妻之間的感情呢?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夫妻之間也彼此的關注彼此的情感,這有個真實的案例:
有些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有些父母也是別人家的父母,我們平時總是羨慕電視熒幕上的那些模範夫妻,看著他們的恩愛勁網友總是表示:「媽媽,我又相信愛情了」。
這不,前兩天在網上又出現了一個三口之家,他們之間的事情一時間讓網友們羨慕不已。
事情是這樣的,從視頻中看,孩子的媽媽和孩子的爸爸正在床的兩邊哄著自己的小孩睡覺,孩子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當孩子睡著後,孩子的爸爸給孩子的媽媽一個眼色,孩子媽媽瞬間心領神會。
輕輕的將孩子「轉移」到了床的裡側,孩子媽媽挨著孩子爸爸,孩子爸爸抱著孩子媽媽睡著了,孩子在睡夢中結結實實的吃了一口爸爸媽媽的「狗糧」。
真是沒想到有了孩子之後小兩口的感情還是如此的如膠似漆,網友看著這溢出屏幕的恩愛之情,一時間在評論區大泛「酸水」。
網友一:孩子長大後看到父母這麼對自己,會不會跟他們理論。
網友二:好老公都是別人家的,我和我老公自從孩子睡中間後,就連對話都沒幾次了,羨慕羨慕。
網友三:看出來了,是親生父母。
網友四:羨慕,我要是有個這麼體貼自己的老公我也不必跟他離婚。
在網友們都在評論區大泛酸水的時候,有位專家卻指出了問題所在,父母帶孩子睡覺其實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離的,李玫瑾曾經說過:父母帶孩子睡覺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太遠太近都不好。
1、和孩子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
許多家長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將孩子時時刻刻的放在離自己非常近的地方,防止自己一個不小心看不著,孩子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父母的這樣的想法沒有錯,但是離得太近也不是很好,特別是和孩子睡覺的時候。
不同的人的睡覺習慣不同,有些人從小睡覺就喜歡「打把勢」,就是睡著了之後翻翻亂滾的,最怕的就是孩子離自己太近了,父母的翻身不小心的壓到孩子。
要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十分脆弱的,曾經在國外就有父親一個噴嚏給孩子嚇死的案例,孩子那幼小的身軀是扛不住我們大人的一壓的,最可怕的時候我們壓到孩子了我們還不自知,還自己自己騎了個枕頭。
所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要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也不宜太遠,最好的方法是,將孩子放到他獨立的嬰兒床裡,嬰兒床放在父母可以看見的位置,這樣是最完美的狀態。
2、父母的呼嚕聲會影響到寶寶
呼嚕聲這個東西應該都是大家的噩夢,不打呼嚕的人和打呼嚕的睡覺都恨不得給他掐死,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睡覺的時候別人在旁邊「伴樂」,但是其實打呼嚕的人自己也不想打呼嚕,他也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就是一個兩難的境地。
在有孩子之後,父母的打呼嚕聲總是會吵醒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一點的響動都會讓自己驚醒,所以父母在陪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不要讓自己產生太大的噪音。
3、注意觀察寶寶的睡眠質量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睡眠質量,睡眠質量不好的寶寶,我們要及時的想辦法調理,幫助孩子有一個健康的睡眠。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
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