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2021-02-15 第一財經

14.12.2020

本文字數:2201,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漢辭 林小昭

人口老齡化,特別是勞動年齡人口老齡化以及低生育率等問題,將對勞動力市場產生影響。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下稱報告),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最「老」

「主要是我國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中央財經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李海崢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這一點,在全國31省市市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排名中可窺見一二。

報告顯示,2018年,平均年齡最高的前10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浙江、內蒙古、湖北、江蘇、河北和四川。這其中,東三省位居前三,第一的黑龍江達到40.19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勞動力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省份。遼寧和吉林都超過了39.7歲位居二三位。

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大,其中一大原因是勞動年齡人口的外流。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人口是跟著產業走的,這些年東北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一些基礎工業出現發展停滯,這對東北的經濟形勢影響較大。相比之下,新興產業、高新產業主要在東南沿海集聚,產業的差距也帶來了就業和人口的差距。

數據顯示,目前東北三省的人口都出現淨流出。其中,2019年黑龍江淨流出17.99萬人,吉林淨流出11.03萬人,遼寧淨流出4.11萬人。

另一方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東北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都很低,這也影響了東北的年齡結構。公開數據顯示,黑龍江、遼寧、吉林,2017年人口出生率分別排在了倒數1、2、3名,分別為6.22‰、6.49‰和6.76‰。

數據顯示,黑龍江0~14歲年齡段的佔比為9.97%,在31個省份中位列倒數第一;遼寧這一佔比為10.2%,位列倒數第三;吉林這一佔比為11.76%,位列倒數第六。

0~14歲的少兒佔比較低,意味著未來進入到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也在減少,這也會進一步抬升東北的勞動力年齡。

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成為東北三省謀發展、促轉型的重要舉措。在近期各地出臺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就吸引人才、勞動力問題,各省也有相關規劃。

比如,遼寧近期公布的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落實生育政策,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有效引導域外人口流入,遏制人口總量下降態勢。增強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努力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推動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黑龍江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建立健全拴心留人政策體系,留住適齡勞動資源,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

另一方面,目前各大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都相繼推出了引才計劃,出臺「本科畢業即可落戶」「購房優惠」「最低薪金」等「落地生根」優惠政策的競爭環境中,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形成人才「引力場」成為助力東北振興的重要議題。

衣保中認為,東北的高教科研力量雄厚,但科教優勢與東北的工業產業結構不匹配,科技成果在當地產業化較少。因此未來東北產業要加快升級,與本地的科教人才優勢相匹配,建立起能夠把科技和市場真正連接起來的體系。

廣東還很年輕

相比東北地區,勞動力平均年齡最小的5個省份分別是西藏、貴州、海南、新疆和廣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方恰恰是人口出生率比較高的地區。出生率較高,在一定程度消解了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

李海崢表示,經濟發展較高地區,可能使得女性生育意願低,使得新出生率較低,比如北京與上海。經濟發展較低的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年輕勞動力生育意願較強,但二者之間並不是絕對關係,不同作用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出生率的高低除了受經濟發展因素影響外,也受傳統生育文化的影響。比如,在勞動力平均年齡最小的5個省份中,既有四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也有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這樣經濟發達的地區。2019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率位居第十位。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在發達地區,廣東確實比較獨特,與上海北京江蘇等地不同,廣東的生育意願還是比較強,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傳統的宗族文化濃厚等因素有關。

另一方面,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流入廣東也拉低了廣東的勞動力總體年齡。根據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2016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達到了5998.5萬,常住人口密度為1033人/平方公裡,是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7倍多,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的地區。其中,2016年珠三角淨流入人口為2647.9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44.14%。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指出,數量龐大的外來人口以及相對較高的自然增長率減緩了老齡化進程。按國際通用標準衡量,廣東常住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屬於「老年型」(靜態視角)的發展期,由於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動、遷移的原因,尤 其是外來人口規模相對較大,使得廣東人口老年化進程比其他省份有所減緩。

由於相對年齡的勞動力結構和較低的老齡化率,經濟發達的廣東養老金結餘也最多。根據財政部今年6月公布的2020年中央調劑基金年度預算,廣東淨貢獻達到645.71億元,佔淨貢獻總額比重高達36.5%,成為中央調劑金貢獻最大省份。

相比之下,同為沿海發達地區,浙江和江蘇的勞動力平均年齡要比廣東大出不少,兩者都超過了38.7歲,浙江更是超過39歲。這也說明,相比珠三角,長三角勞動力年齡整體要大一些。

相關焦點

  • 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
    (原標題: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 打工人在變老,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40歲了!
    數據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上圖是內地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最大的10個省市,可以看到:其中黑龍江總勞動力平均年齡位居全國第一,突破了40歲,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總勞動力口年齡在40歲以上的省,城鎮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也在40歲以上。
  • 廣東勞動力人口正在變老 比平均水平年輕1.64歲
    廣東勞動力人口正在變老 比平均水平年輕1.64歲金羊網  作者:陳強  2020-12-17 2018年,廣東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為36.75
  • 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38.4歲,東北三省較高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從1985年到2018年,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2.23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39歲。數據顯示,農村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1.85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42歲,城鎮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3.44歲上升到了2018年的38.37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平均年齡最低的五個省份是廣東、新疆、海南、貴州、西藏。
  • 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已上升至38.4歲,東三省最高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8日記者從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日前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提出,截至2018年,全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上升到了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
  • 平均年齡38.4歲!「打工人」年紀越來越大,年輕人都去哪了?
    打工人平均年齡將近40!再加上現代人的生育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晚婚晚育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同樣也導致了能參與勞動的年輕人的平均年齡被延遲,進而推遲了打工人的平均年齡。而除了年輕人口數量佔比減少這個因素之外,教育程度提高也是打工人平均年齡延遲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前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讀大學,更是有很多人剛讀完初中、小學就直接打工的。
  • 【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38.4歲,東北三省較高】日前,中央財經...
    2020-12-08 15:41:17來源:FX168 【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38.4歲,東北三省較高】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 全國勞動力平均年齡已上升至38.4歲,勞動力平均年齡最高是哪裡?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五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
  • 研究報告: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到38.4歲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闞楓)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資料圖:大學生招聘會。
  • 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近40歲 東三省7年間流失164萬人
    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近40歲 東三省7年間流失164萬人  Emma Chou • 2020-12-19 09:13:24 來源:前瞻網
  • 33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上升4.2年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9日電 2020年12月5日,第十二屆中國人力資本指數發布暨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估算結果。
  • 5年間月嫂的平均年齡年輕了4歲
    年鑑顯示,5年間月嫂的平均年齡年輕了4歲。睡眠質量難保障,家政阿姨更像007從年度熱詞996工作制的角度,阿姨來了分析了阿姨群體在加班、休息方面的基本狀態。據數據統計,有57%的阿姨表示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阿姨的工作和生活嚴重重疊在一起。
  • 報告:33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上升4.2年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9日電 2020 年 12 月 5 日,第十二屆中國人力資本指數發布暨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估算結果。
  • 被年齡歧視困住的中年人,做不回「打工人」?
    目前,當地市場監管局已約談涉事三家企業,要求不得違規設置不合理條件,責令企業改正。不過,此事之所以能引發公眾熱議,還是因為其隱藏的「年齡歧視」問題再一次擊中了社會痛點。45歲,不過是人到中年,但根據菜市場的要求,這意味著只要超過這條紅線,你將失去成為一名菜販的資格,生計瞬間被掐斷,不免讓人心中一沉。
  • 兩大「打工大省」!號稱老鄉「遍布全國」,數百萬人口散布各地
    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在增多,勞動力人口數量相比之前有了明顯的減少。根據相關數據顯示,1985年-2018年期間,全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我國勞動力市場變化明顯。我國勞動力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老年人口增多年輕人變少的緣故。
  • 延遲退休:中國各省多少勞動年齡人口?北京天津居前,東北被誤解
    儘管如此,長三角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並不低,其中上海達到73.7%,位居第8;浙江達到72.91%,位居第13;江蘇也達到了71.13%,位居第18,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深度老齡化的情況下,長三角還能保持較高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主要原因就在於有大量的勞動年輕人口流入。
  • 一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老,跟年齡無關,卻難逃這4種跡象
    村上春樹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人是一瞬間變老的。」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一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老,跟年齡無關,若非情感上突然遭受了慘重的打擊,便是隨著時光流淌被日積月累的「悲傷小事」漸漸侵蝕。變老不是年齡和身體上的衰老,而是心態,當一個人開始變老,情感上就會出現許多變化,其中最難逃的當數以下四種:01心思平靜,毫無波瀾
  • 廣東代表團全國技能大賽取得32金13銀,在線技能學習拉動廣東勞動力...
    這次代表廣東省出徵參賽的選手共有97名,其中年齡最大47歲,最小17歲——賽場之上,新思維與舊方法碰撞,老匠人和學院派交鋒,兩代「手藝人」將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大國工匠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終,廣東代表團在大賽中共獲得32金,13銀,11銅,和27個優勝獎。
  • 40歲就不被需要的「打工人」,該如何應對年齡歧視
    因杜·拉奧(Indu Rao)說:「很多公司為了降低成本,在員工45歲後就把他們開除了,他們只關注能否獲利,老員工成了多餘的人。而且,中老年員工們通常自己也不太看重他們為公司帶來的東西。" 她補充道,為了保持年齡多樣性的良性平衡,公司應該舉行一體化會議,讓年輕和年長的員工互相接觸,了解他們有哪些長處和才能。人常說,'工作就是崇拜',最活躍的永遠是最快樂的。
  • 北京勞動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全國居首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人力資本指數發布會暨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在中央財經大學召開。會上發布了中英文版本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公布了我國最新人力資本指數估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