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可謂無數學子神往的高等學府,但可能不知道的是,頂尖名校青睞什麼樣的學生?關卡重重的申請,如何才能勝出?如何培養牛津、劍橋娃?
9名學子收到劍橋大學面試邀請、1名收到牛津大學面試邀請,其他世界各名校面試邀請還在陸續增加……這是截至12月10日,康福國際高中的學子們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本屆劍橋牛津面邀專業覆蓋自然科學、數學、建築、經濟等學科。一份份OFFER背後,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努力和故事。關於劍橋牛津申請,我們還應該了解什麼?
牛劍申請關卡重重
「會思考的大腦」才能勝出
劍橋需要「會思考的大腦」
英美大學的申請有什麼不同?美國大學的申請是以人為中心的,所有申請材料最後是要指向你這個人的特質,比如特點、特長、個人核心價值觀都要有所體現。
而英國就是更加注重學術的選拔過程。他們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和個人特質關注較少,而更加關注學生的學術能力,所需要的就是一個「會思考的大腦」。
2018年錄取劍橋大學的康福學長陳飛揚,初中畢業於凱博,高中入讀康福,雖然拿下了八門AP成績5分和A-Level四門A星的優異成績,但他已經完全不滿足於課本知識。
陳飛揚還自修了大學物理專業才修的量子力學、熱力學、數學物理方程等高難度課程,甚至自學了群論這樣的物理專業研究生課程,一門深入,層層遞進。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分析著盤狀星系的超星系分布,興衝衝地談論宇宙的命運。」陳飛揚說,「這就是對專業的執著和嚮往。」
劍橋面試Offer不等於錄取Offer
有了優秀的學術基礎,下一步就是申請你熱愛的學校了。申請牛劍需要在10月15日之前提交UCAS申請(英國大學申請系統),申請時個人陳述、以往的成績、預估的A-LEVEL成績以及老師的推薦信都必不可少。但收到面試OFFER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申請大學前,從來沒敢想過自己能考上世界名校。」2012年從康福走到劍橋的郝煜常常半開玩笑地說她上劍橋大學是個意外。
回憶面試過程,她體會到面試官考察的並不是你現在會做多少難題,而是遇到難題的時候你會怎麼辦,「面試官考驗的就是學生們的潛力。面試官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探索這位學生的加速度是多少,而不僅僅是他現在的水平有多高。」
2018屆康福畢業生64人,申請劍橋6人,收穫劍橋面試OFFER6份最終獲得錄取2人。
2019屆康福畢業生共收到劍橋面試OFFER7份。
2020屆康福畢業生提交劍橋申請7人,劍橋面試OFFER人,最終劉霄陽、曾雨萱、劉智美3人順利通過面試,獲得劍橋大學的錄取OFFER。其中,劉霄陽參加的是國內面試,曾雨萱參加的是網絡面試,劉智美則赴英國參加了劍橋本校區面試。
條件錄取Offer不等於無條件錄取Offer
參加劍橋面試的同學,層層過關斬將,文書、學業勝出,也徵服了面試官之後,就可以收到錄取OFFER,但此刻慶祝成功還為時過早!
劍橋開出的錄取OFFER一般都是條件錄取,而不是無條件錄取。
2018年1月,16歲的康福學子袁瑩格接到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但劍橋給她開出的條件也是苛刻的,她需要在僅僅三四個月的時間內考出3門AL成績,並且達到A*級,而這是其他人一般要2年才能完成。
由於此前更傾向美國大學,她對劍橋的準備並不充分。收到劍橋條件錄取的OFFER之後,她又開啟了夢想衝刺。四個月之後,她以AP成績12門5分,4門A-LV成績4門A星,贏得了劍橋大學的無條件錄取。
錄取不等於入讀
康福2020屆畢業生劉霄陽、曾雨萱和劉智美,劍橋開出的成績都是英語成績,而他們也都達到了要求,但劉霄陽同學由於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的早申錄取,最終並沒有選擇劍橋,而是去美國的頂尖研究型大學芝加哥大學去就讀。
而2016屆獲劍橋錄取的王宇軒同學,最終選擇了美國的萊斯大學。
劍橋路有多難?
根據牛津劍橋的官方數據,2019年,牛津本科申請人數是23,020人,實際錄取3,280人。2019年,劍橋本科19,359人申請,發放offer4,694份,最終錄取3,528人。2017–2019年三年裡,大陸地區的總申請人數為3,943人,獲得最終錄取377人。
出身劍橋博士的劉煜炎校長,目前已幫助800餘位中國學生圓夢世界名校,100強名校佔比92.8%。
2020屆畢業季,3人獲劍橋大學、1人獲芝加哥大學錄取,獲得世界前20強錄取學生佔比51%,獲世界前五十強錄取佔比68%,世界80強錄取達78%,世界百強錄取佔比達到92%。至今,劉煜炎畢業生共走出35名牛津劍橋學生、28名藤校學生。
如何培養劍橋娃?加速度比速度更重要
作為劍橋走出的校長,劉煜炎有他獨到的辦學理念和實戰經驗。讓弱者變強,讓強者飛升,康福教育12年,劉校長桃李遍牛劍,但他認為,升學不是最終目的。「平凡的學子理應有不平凡之路」。
劉煜炎認為,成績不是評判孩子的標準,知識只是載體,而不是結果或目的。孩子的社交能力、協商能力、同理心、創意與審美才是未來人才的核心。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整個社會都在經歷一場溫柔的顛覆,如何培養才能適應智慧經濟和智能服務型社會的發展需要,是每一個家長需要關注的。
逆襲劍橋:平均中考成績480-550分的入口,卻輸出了奇高劍橋錄取率。強大的教育增值力從何而來?
全程規劃:如何為孩子從小規劃世界名校之路?小學和中學我們怎麼做?
牛劍模式:小組教學制、原點研修性教學、科學思維建模我們怎麼搞?
個性化支持體系:為平凡的學子成就不平凡的教育之路,凱博如何培養世界名校需要的能力素養?
12月12日,劉煜炎校長親自講述牛娃養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