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重點實驗室是以大學為基礎建立的科研場所,不僅如此,大學的重點實驗室也是實驗教學、生產實踐的地方,是高校教學、科研不可或缺的地方,是反映高校實力的重要基礎設施。如果大學能夠有一座重點實驗室,那麼無論是教師、科研人員還是學生,其科研結果的水平都會上升一個層次。
國家重點實驗室則是從國家層面組織的高水平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我國有25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於各類大學、研究院。當然,國家重點實驗室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建立了「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那些比較差的實驗室是會被淘汰的,例如武漢大學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因沒有通過這次的評估而被摘牌淘汰,文件顯示信息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有一個被淘汰,另外31個是通過評估的。
當然,對於大學來說,除了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省級的重點實驗室,那麼哪些大學的「重點實驗室」最多呢,小編整理了各個大學的重點實驗室數據,如下如所示。
可以看出,重點實驗室最多的還是清華和北大,除此之外,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重點實驗室數量幾乎是一樣的。綜合而言,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上都集中在理工科重點大學上,如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都有4-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除此之外,山西大學、燕山大學兩所「四非」大學也各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燕山大學的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亞穩材料領域擁有不俗的成果,而山西大學的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量子光學領域重要的研究基地。
不過也是有名牌大學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因為中國人民大學是以人文社科類學科為主的大學,即為純文科的大學,而國家重點實驗室屬於基礎性科研場所,需要理工農醫類大學才會有,因而中國人民大學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也不足為奇。
總而言之,重點實驗室作為我國科學研究的基礎場所,是我國科學創新之地,因此,維護和運行好國家重點實驗室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