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到了語文考試與語言考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但是估計很多無花果對其中的差別不是很清楚,因此,無老師再次稍微多解釋幾句。
如果一個語言考試來考這句話的話,他會問,魯迅家的院子裡到底有幾棵棗樹?是的,語言考試所考的就是最淺層的這句話,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意思?
相應的,如果是一個語文考試來考這句話的話,那麼他會問「我家的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表達了魯迅什麼樣的情感。這就是一個語文考試,他更專注的是挖掘這個作者深層次想表達的含義。
而託福考試本身就是一個語言考試,我們不應該把它上升到語文的高度。
少說理論,多舉例!
比如說「我要去哪裡?」北方人與南方人說法的差異就很大!
如果你是一個北方人的話,你會回答我要「去」北京頤和園。
而如果你是一個廣州人的話,那你很有可能會說,我要「過」北京頤和園。
顯然,北方人能聽懂「過」這個字在這裡的含義,但是北方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不會用「過」這個字。
很顯然,在表達「去哪裡」這個含義上,北方人和廣東人所用的詞是不一樣的。北方人聽到「我要「過」北京頤和園」這句話,計程車司機很有可能會問你,那你過了頤和園要去哪裡啊?是的,北方人不理解這種表達方式,不太會想到廣東人,表達「去哪裡」,會
與之相類似的,如果你想說我的錢丟了。
如果你是一個北方人的話,你會說我的20塊錢「丟」了
如果你是一個南方人的話,你說我的20塊錢「掉」了,
如果是北方人聽到你說:我的20塊錢掉了,那麼你的北方大學寢室室友會說,那快撿起來啊!是的,北方人但理解是,錢掉在地上了,就趕快撿起來呀,跟我說你的錢掉在地上幹嘛呢?難道讓我幫你撿起來嗎?
還有一次,無老師在多倫多深夜聽當地的華人電臺,聽兩位主持人熟練地在英語,普通話,粵語之間來回切換,聽他們在討論一個很有趣的主題,就是什麼是「何棄療」?「醬紫」是什麼意思?「綠茶婊」到底是在形容什麼樣的人?
而且更有趣的是,兩個人討論的很認真,討論的一本正經,真的是抱著向加拿大華人,介紹大陸最新文化的態度來工作的。
無老師在那一刻,真的是「夥呆」了。雖然我們都在同一個地球上,但是加拿大華人看國內華人的感覺,就好像是火星上的外星人,拿著天文望遠鏡在眺望地球人的感覺。
這就類似於,如果火星人看到很多地球人上公交車,他們的感覺就是地球上很多人進到鐵盒子裡,然後又出來,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是上去吃飯,然後再出來?無老師當時就是這種感覺。就感覺加拿大當地的華人,跟我們是有很強的距離感的!
再比如說,當我們在中文中,想否定的時候,其實變化是非常靈活的。在一種環境下,要放在詞的前面表示否定,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就要放在詞的中間來表示否定。
比如說,我們想說這件事情我沒聽過的時候,我們的表達方法就是「沒聽過」。但是你想想,我們如果說「聽不過」,這種插入中間的形式,從語法上來說對不對呢?貌似問題也不大,但是很顯然,我們當想表達「沒聽過」的時候,就是不會說「聽不過」,換句話說,很多的詞都是有它固定的表達方式的。
這就是無老師讓你們平時堅持翻譯原文的原因。
同時,固定搭配,是另外一個讓你們堅持翻譯的原因。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無花果會發現自己在託福的lecture部分考得很好,但是在Conversation 考的就特別差,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託福的對話Conversation之中有大量的固定搭配,而如果你對於固定搭配不熟悉,同時託福單詞背得不錯,聽寫也做得很好的話,那麼自然也就會出現Conversation比Lecture錯誤率更高的情況,其背後的核心原因就是因為Conversation之中,固定搭配這些考點,你不懂!
託福準備最大的秘訣:掌握本質,提分更快!
你需要的是,無老師託福!
贊1元,漲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