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鸞雍雍,萬福攸同,三國殺中的這些臺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14 深淵三國殺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玩了這麼多的遊戲,我覺得三國殺中的臺詞應該算是最走心的了,不僅讀起來讓人覺得精妙絕倫,放在遊戲中也恰到好處。

今天我這個粗人也想和大家一起「高雅」一番,想和大家聊聊三國殺中的精美臺詞以及它的由來與深意。

步練師技能【安恤】,臺詞為「和鸞雍雍,萬福攸同」,原文出自於西周無名氏的《小雅·蓼蕭》,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雍雍,萬福攸同。

意思為: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濃又濃。既已見到周天子,精緻馬勒飾黃銅。鑾鈴悅耳響叮噹,萬般福祉歸聖躬。

其中「雍雍」是象聲詞,指代鈴鐺的聲音,「和鸞雍雍,萬福攸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看見天子來了,馬車上的鈴鐺響個不停,大家都能得到福氣。

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這句出自《詩經·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這是一首描寫天子諸侯喜樂宴飲之詩。與《小雅》中的多數作品都被指為諷刺詩一樣,這首詩也被《毛詩序》認為是「諷刺幽王」之作。但從詩的本身來看,似乎僅為周王會宴諸侯時助興的一首樂歌,而與諷刺無關。

關注深淵比較久的小夥伴應該知道,三國殺中我最喜歡的武將非郭嘉莫屬,同時郭嘉的臺詞我本人也是非常的喜歡,尤其是那句「策謀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這句臺詞改編自陸遊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偶得意思為文學修養很高的人,由於偶發靈感而寫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辦成某事。「

喜歡這句臺詞不為其他,只因為它特別能用來裝逼,尤其是當我想出一個特別棒的點子被朋友們瘋狂稱讚的時候,正常人可能會說「哪裡哪裡,我只是隨口一提」,但是我就會說「哪裡哪裡,策謀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對比逼格就出來了。

除了郭嘉深得我心之外,「苟貨」荀彧我也非常的喜歡,甚至我一度覺得荀彧是三國殺中設計的最好的角色,不僅玩法巧妙,打法靈活,而且非常考驗玩家意識以及分析能力,不說其他就一個【驅虎】很多玩家就玩不明白。

該驅虎誰,驅虎後打誰,我該出大點還是出小點,輸了怎麼辦,贏了怎麼辦,誰符合條件,誰不符合條件,我要怎麼樣讓不符合條件的變得符合條件,其中的門道就夠一個新玩家摸索很久了。

其實我玩三國殺時注意到荀彧還是因為他的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感覺他在死前內心中一定是感受到了深深的委屈與無力。

除了荀令君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奈與無力,每次聽到姜維的「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也讓人感慨萬分。

哎呀,說著荀彧呢,怎麼聊著聊著變成姜維了,繼續說回荀彧,除了荀彧的陣亡臺詞,荀彧的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也同樣讓人唏噓。

意思是有的人因為忠信而死, 有的人卻在欺騙後而不被懷疑。

這句話出自屈原的《九章·惜往日》,是屈原在臨終之前回憶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遭到奸人的破壞而未能實現,表明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並希望用自己的一死來喚醒君王的最後覺悟。

說來還是蠻無奈的,好像從古至今一向如此,幹實事的總是幹不過會說話的,忠言逆耳惹人嫌,欺瞞哄騙得人心,唉,世道如此!

用田豐的話來講就是「不納吾言反誅吾心,奈何,奈何」。

相關焦點

  • 三國殺:武將中最簡短的音效臺詞,餘音繞梁扣人心弦(新堯三國殺)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新堯.在三國殺中除了武將技能,武將臺詞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的臺詞應景悲壯"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有的臺詞文藝十足"走馬行酒禮,驅車肉"還有的臺詞十分滑稽"我爸爸是劉備",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敘說的是三國殺中臺詞只有簡單音效的武將們,這可不是設計師偷懶每個技能都是很經典的
  • 三國殺:「英文版」是怎麼翻譯武將臺詞的?總感覺差點意思
    #《三國殺英文版》是如何翻譯武將臺詞的?「god can't save you」上帝救不了你賈詡招牌技能【完殺】的臺詞是「神仙難救」,其效果是阻止目標以外的角色施以援手,後來玩家某些無法扭轉的敗局出現時,往往也會引用這句臺詞來評論。
  •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國殺:催人淚下的臺詞你知多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三國殺武將的語音臺詞是遊戲的一大特色。不僅帶我們回顧了歷史,並且加深了這個武將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三國殺團隊所製作的語音臺詞,幾乎都能突出武將的鮮明特徵。
  • 《三國殺》裡的文言文武將臺詞。學霸聽了會沉默,學渣聽了想流淚
    三國殺是三國題材遊戲中極為出色的一員,當中有豐富的三國文化和歷史文化,每一個角色都是三國歷史中所存在的。三國殺裡的每一名武將技能都是根據武將生平和特點演化而來,武將臺詞也不例外。其中一些角色所說的話特別難懂,讓我們看看有哪些連學霸聽了都不知所措武將臺詞。
  • 三國殺:一聽到這些「中二臺詞」就血脈噴張
    匹馬單槍出重圍 英風銳氣敵膽寒當時在八人軍爭裡面,看到別人玩SP趙雲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的帥,配音簡直帥炸,技能也是強的不要不要的,龍膽:殺當閃,閃當殺。衝陣:只要發動龍膽就可以立即獲得對方的一張牌。請鞭撻我吧,公瑾一聽到這句話估計大多人三國殺愛好者頭都痛了,心想:這老頭又開始自殘了,這是黃蓋的技能苦肉:出牌階段,你可以失去一點體力,然後摸兩張牌。每回合中,你可以多次使用苦肉。 簡單來說就是自殘一滴血換兩張牌,苦肉發動時還有一句臺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三國殺:總有些武將臺詞,能夠燃起你的「中二」熱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武將臺詞與中二熱血」。隨著遊戲設計與開發機制不斷進步與發展,當今網絡上絕大多數的遊戲中都加入了人物臺詞與語音模塊。人物臺詞與語音模塊的加入不但會增強遊戲玩家的代入感與遊戲體驗感,更會提高遊戲對玩家的吸引力。而要說哪些手遊的臺詞設計與語音效果反響最好,三國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極度羞恥,三國殺裡那些令人尷尬的中二臺詞,你全聽過嗎?
    三國殺作為一款卡牌桌遊,除了精美的立繪插圖以外,自然還少不了角色配音。在這一眾武將配音中,誕生了不少傑出的作品。同時,一些中二王道的配音同樣也會進入我們的耳邊。特別是三國殺的早期配音,想要全部聽完的話,屬實還需要一點勇氣。本期我們不妨就來說說,三國殺裡那些令人尷尬的中二臺詞吧!
  • 街機遊戲《三國戰紀》不為人知的細節,當年這些臺詞你念對了嗎?
    這勢必與中日文化差異脫不了干係,早在街機那個時代,就這種差異就已經明明白白了~想當年的街機三國志和三國戰紀,雖然同是三國題材,但要說大傢伙們更喜歡的,還得是三國戰紀。人設——美髯偃月刀才是經典去過街機廳的人都知道,在三國志中有一個經典的畫面——吃包子。當年在街機廳中,吃包子也是被老闆們明令禁止不賠幣的行為之一。
  • 三國殺中主公陣亡臺詞,你可知其淵源?劉備:這就是桃園嗎?
    這幾天三國殺開黑節正式開啟,不知有無狗託已經把新出的兩位武將收入囊中了呢?(斜眼笑)其實三國殺這款遊戲真的很有意思,每一位武將的設計都值得去探索,大家在獲得遊戲體驗感的同時也能了解一些三國歷史知識。昨天小洛偶遇一個小夥伴,談起了桃園結義和劉備陣亡時臺詞的聯繫,覺得很有深意,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三國殺中主公陣亡時的臺詞。
  • 三國殺:遊戲中最不想聽到哪句臺詞?「旅途勞頓,請下馬等死吧」
    #在遊戲中,你最不想聽到敵方陣營中,出現哪句武將臺詞呢?前言:武將臺詞是《三國殺》遊戲音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設計時參考了武將生平事跡、性格特點及技能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代入感極強。「誰來與我同去」不想聽到神關羽的臺詞,與其身份是敵是友無關,純粹是「武魂」的機制根本不適合任何傳統模式的玩法,只在少數活動模式能派上用場。對神關羽造成傷害最多的角色在其陣亡時,進行一次判定,結果不為「桃」或「桃園結義」這兩張特定牌時,將直接退出遊戲。
  • 什麼?兵家36計三國殺已出一半,你是真的沒見到嗎?
    想必各位客官盲猜也都能背出其中幾條,嘻嘻,這可能多虧了我們的三國殺,因為這三十六計中大部分都是4字成語,也廣泛收錄於我們的卡牌中,可是不知各位客官是否知道其實我們的三國殺中已經涉及了將近一半的兵家36計,他們到底都是什麼呢?且聽小鋒給您娓娓道來。
  • 你知道三國殺中曹真的「鈐」是什麼嗎?
    #曹真作為三國時期魏國的重要將領,早在一將成名2014中就已經登陸三國殺。而在三國殺移動版中的兩軍對壘模式,還對應的推出了曹真的另一版本:佳人子丹。曹真作為一個以防守見長的武將在三國殺中出場率並不高,但其技能卻很令人尋味:你可以將牌堆頂的一張牌置於武將牌上,稱為「鈐」;其他角色的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移去一張「鈐」,然後該角色於此階段內可以使用的殺的次數減一。你知道技能中提到的「鈐」是什麼嗎?
  • 三國殺的原畫臺詞什麼水平?玩家一比較:至少比王者強得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玩家們將王者榮耀作為遊戲的標杆進行比較。從原畫和臺詞設計上來說,王者榮耀雖然不能夠成為頂尖,但是也可以作為手遊標杆。而三國殺作為一款出道更早的遊戲,也開始了和王者榮耀的比較。那麼到底誰更勝一籌呢?來看看玩家們的看法吧!
  • 細數三國殺中撩妹的臺詞,魯大師情商太高
    本次就來跟各位聊一下在三國殺中可以拿來撩妹子的臺詞。一起來看看吧。①:吾已誠心相獻,君何躊躇不前表露真心與舔狗絕對是兩個概念。在現在物質生活不算匱乏的時代,妹子們往往開始追求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有很多時候,如何巧妙地讓女生去感受你身上的男子氣概,同樣也是一門課程。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包裝自己的話,那就大聲喊出這一句臺詞,只要妹子不給精神病院打電話,基本就說明她已經折服了。這個時候你缺的只是一個強行壁咚而已。③:夫君,身體要緊。
  • 三國殺:線上三國殺和線下三國殺有什麼區別?玩家:還是打牌爽!
    三國殺網絡版和現實版的玩法基本上相似,不仔細想的話感覺先是出的網絡版在根據網絡版延伸出來的現實版,其實玩的時間就的玩家知道,自己最先開始接觸的是卡牌三國殺,在那個電腦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候,三國殺已經火爆大江南北,很多玩家都是先接觸的卡牌三國殺,而並不是電腦網路版,所以誰先出來的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大多數人仔細想想感覺還是卡牌出的早。
  • 你玩三國殺嗎?武將們說的臺詞暗喻了如今的汽車市場
    三國殺是一款鬥智鬥勇的桌遊,該遊戲融合了西方類似遊戲的特點,並結合中國三國時期背景,以身份為線索,以卡牌為形式,合縱連橫,經過一輪一輪的謀略和動作獲得最終的勝利。三國殺集合歷史、文學、美術等元素於一身,在中國廣受歡迎。
  • 三國殺文言文臺詞隱藏典故,審配1句話就引發袁紹曹操官渡之戰
    作為以三國為背景的遊戲,三國殺中的很多臺詞都是直接照搬古典文籍的,文言文雖然具有很強的代入感,但是如果不了解背後的背景是相當生硬的,甚至會讓玩家們聽錯產生誤會。比如劉琦的臺詞「可以言未」,界孫策的激昂,這些臺詞如果了解了背景之後,即使是文言文也可以輕鬆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 三國殺:臺詞越長武將越強,別念了再念就煩了!
    今天就來討論一個經典的臺詞梗,其實這三國殺裡的武將強度跟臺詞是有很大關係的,這可不是胡說八道的啊,純粹是經驗之談,我就打個比方來說,許褚果衣,第一句臺詞只有一個字「脫」,大豬許褚是什麼強度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 三國殺:只有我還覺得公孫淵是強將嗎?公孫淵憑什麼值得我迷戀
    最近逛三國殺閒話的時候,遇見一件事情我蠻生氣的,我發現不止一個帖子在說公孫淵是弱將、是白板,吐槽這個武將太弱了,打鬥地主四害不如,打軍八也沒什麼發揮,於是我在想,難道現在公孫淵在三國殺中的地位已經這麼尷尬了嗎?都已經淪為邊緣武將了?三國殺的武將平衡已經這麼誇張了?隨便一個武將都敢說吊打公孫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