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玩了這麼多的遊戲,我覺得三國殺中的臺詞應該算是最走心的了,不僅讀起來讓人覺得精妙絕倫,放在遊戲中也恰到好處。
今天我這個粗人也想和大家一起「高雅」一番,想和大家聊聊三國殺中的精美臺詞以及它的由來與深意。
步練師技能【安恤】,臺詞為「和鸞雍雍,萬福攸同」,原文出自於西周無名氏的《小雅·蓼蕭》,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雍雍,萬福攸同。
意思為: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濃又濃。既已見到周天子,精緻馬勒飾黃銅。鑾鈴悅耳響叮噹,萬般福祉歸聖躬。
其中「雍雍」是象聲詞,指代鈴鐺的聲音,「和鸞雍雍,萬福攸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看見天子來了,馬車上的鈴鐺響個不停,大家都能得到福氣。
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這句出自《詩經·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這是一首描寫天子諸侯喜樂宴飲之詩。與《小雅》中的多數作品都被指為諷刺詩一樣,這首詩也被《毛詩序》認為是「諷刺幽王」之作。但從詩的本身來看,似乎僅為周王會宴諸侯時助興的一首樂歌,而與諷刺無關。
關注深淵比較久的小夥伴應該知道,三國殺中我最喜歡的武將非郭嘉莫屬,同時郭嘉的臺詞我本人也是非常的喜歡,尤其是那句「策謀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這句臺詞改編自陸遊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偶得意思為文學修養很高的人,由於偶發靈感而寫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辦成某事。「
喜歡這句臺詞不為其他,只因為它特別能用來裝逼,尤其是當我想出一個特別棒的點子被朋友們瘋狂稱讚的時候,正常人可能會說「哪裡哪裡,我只是隨口一提」,但是我就會說「哪裡哪裡,策謀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對比逼格就出來了。
除了郭嘉深得我心之外,「苟貨」荀彧我也非常的喜歡,甚至我一度覺得荀彧是三國殺中設計的最好的角色,不僅玩法巧妙,打法靈活,而且非常考驗玩家意識以及分析能力,不說其他就一個【驅虎】很多玩家就玩不明白。
該驅虎誰,驅虎後打誰,我該出大點還是出小點,輸了怎麼辦,贏了怎麼辦,誰符合條件,誰不符合條件,我要怎麼樣讓不符合條件的變得符合條件,其中的門道就夠一個新玩家摸索很久了。
其實我玩三國殺時注意到荀彧還是因為他的那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感覺他在死前內心中一定是感受到了深深的委屈與無力。
除了荀令君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奈與無力,每次聽到姜維的「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也讓人感慨萬分。
哎呀,說著荀彧呢,怎麼聊著聊著變成姜維了,繼續說回荀彧,除了荀彧的陣亡臺詞,荀彧的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也同樣讓人唏噓。
意思是有的人因為忠信而死, 有的人卻在欺騙後而不被懷疑。
這句話出自屈原的《九章·惜往日》,是屈原在臨終之前回憶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張遭到奸人的破壞而未能實現,表明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並希望用自己的一死來喚醒君王的最後覺悟。
說來還是蠻無奈的,好像從古至今一向如此,幹實事的總是幹不過會說話的,忠言逆耳惹人嫌,欺瞞哄騙得人心,唉,世道如此!
用田豐的話來講就是「不納吾言反誅吾心,奈何,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