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英語學習是人生的另一場馬拉松

2020-12-16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

李旭:英語學習是人生的另一場馬拉松

2011-04-15 08:00

來源:新東方

作者:盧孝林

    他曾做過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有著幾近完美的嗓音;他曾擺過地攤兒,為此練就了一身長跑絕技;他曾教過泡泡少兒英語,被學生投訴長相,並被限令一個月內「整改」。他,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秀培訓師李旭,今年「夢想之旅」的講師。

  關於高考和馬拉松

  那年高考結束後重返高中校園,所有同學都知道他去了北大上學,這次是回來看老師的,只是沒曾想這一看就是一年。關於那年,高考落榜是個意外。

  那時,國家對體育特長生是可以降低200分錄取的,而當時他的成績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是「隨便考一考就能考到五百多分」,所以他從來沒有擔心過高考。當時他聯繫了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給他的回覆是:「只要你能在下一屆的運動會上的長跑項目上取得冠軍,我們就錄取你。」於是他們學校的操場上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所有高三的學生都在教室裡埋頭苦讀,而他一個人在夏天的操場上,頂著炎炎烈日一圈又一圈的跑,揮汗如雨。而那年的運動會,也破天荒地出現了高三的學生。

  隨著一聲槍響,他在跑道上快速地向北大邁進,成功的將一眾人甩在身後幾百米。在最後一圈的時候,他距離終點還有30米遠,而他離最近的同學也在他身後200米開外。此時,北京大學的大門已經向他敞開,於是他開始興奮起來,一邊哼著歌一邊往終點跑去。接下來戲劇性的一刻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說:「就在那個時候,突然感覺好像有人把燈關掉了一樣,眼前一片漆黑,然後燈再亮的時候就有個穿白大褂的人站在我面前,豎著手指頭問我是幾。後來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等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時距離高考也只有不到八個小時的時間。」

  當時對於他來說是什麼感覺已經無從考究了,只是現在他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已經能夠坦然的將它變成段子,道與他人聽了。

  關於英文學習和被「包養」

  一天,他在校園門口遇見一個老外,這是個千載難逢的鍛鍊口語的機會。於是他走上前去,卻徑直從老外的面前晃了過去,他將腦中所有的問候語在腦中過了一遍,再次向老外走去,卻仍然只是從老外面前晃了過去。如是三次,老外終於按捺不住了,走過去問他:「What『s up, man?」在牛頭不對馬嘴地跟老外對了兩句話後,眼看著老外有點兒怒了,於是他匆匆答了一句「Nothing」,撒腿就跑。沒曾想第二天老外在食堂門口堵住了他,兩人交換了電話號碼之後,漸漸地熟絡了起來。

  後來得知老外想學習中文,於是自告奮勇地對老外說:「我教你中文,但是你得負責我的食宿。」據他自己說,從那以後大學期間他再也沒有花過一分錢的食宿費。後來老外發現他的英文比自己的中文要好很多,於是兩人 便開始用英文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他不斷地尋找並糾正自己的發音,最終練得一口標準的美式口語。他說:「最後,我的英文學會了,他的中文卻依然不會。那兩年也就相當於是我被這位外國朋友『包養』了兩年。」等老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為時已晚。

  為了學習英文他可謂是想盡辦法,當年在還沒有遇見那個「包養」他的老外時,他還住在寢室裡。室友們約他出去通宵打遊戲,為了不掃室友的興他跟著去了。只是他的遊戲跟別人的玩兒法都不一樣。室友在網吧裡為遊戲面紅耳赤,他卻坐在一旁將遊戲裡面的每個英語單詞查了個遍。至今,他還能記起遊戲中反派角色的名字。這樣的學習精神讓我不得不佩服。

  關於羨慕和嫉妒

  他說,其實每個男生都愛在女生面前顯擺。所以上學的第一學期,老師讓他們每個人來一段英文的自我介紹時,他便開始顯擺了,沒想等他說完得到的卻是「切,裝」,這樣的評價。到第二天,上英語課的時候,為了緩和同學關係,於是開始用標準的東北英語進行了英文朗讀,本以為這下好了。沒想卻獲得了「切,還不如我呢,昨天裝什麼裝」的反應和評價。

  他想,怎麼我怎麼說都不對呢?經過反思他發現,這其實是出於嫉妒,因為在他們的心中你和對方應該是在同一個層面上的。而要想擺脫同學們的嫉妒,有三種方法:一是與他們差不多;二是比他們還差;三是將他們遠遠地甩在身後,將嫉妒變成羨慕。顯然前兩種都不是他想要的,於是他開始發奮圖強地學習英文。為了練好口語,他一個人深更半夜經常跑到廁所去練,嚇壞了不少同學。但是他的口語卻練出來了。如今,當那些人再看到他的時候,應該已經沒有嫉妒,只有羨慕了。因為他成功地將嫉妒他的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曾經許多人都認為,對於像李旭老師這樣的人來說,學習英語是小菜一碟兒。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它其實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有的人堅持了,有的人沒有堅持。學習就像是一場馬拉松,十分考驗人的毅力。只要你努力地堅持到了終點,你就是成功者,就是贏家。(編輯:趙露)

  夢想之旅專題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二所副總工程師王廣金:人生的另一場「馬拉松...
    原標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二所副總工程師王廣金:人生的另一場「馬拉松」他跑了10餘年 【黨代表感言】 王廣金: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需要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來支撐,奉獻就是這種精神力量的集中體現。 □本報記者 朱雪黎 「每一次跑都是一場自律測試。」
  • 美文|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如同一場馬拉松比賽,你必須不斷加油,努力向前奔跑!」當我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時,父母勉勵我繼續加油,不能驕傲,學習需要有恆心、毅力與耐力;當我工作上遇到不順心時,父母便開導我,不要灰心,如果一次摔倒了,你就爬起來繼續向前,決不能自暴自棄、半途而廢,因為「只有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
  •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拼的就是……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沒有作弊更沒有偷懶。馬拉松比賽,很難投機取巧。雖然有的人天賦異稟,但普通的人都差不多,那些表現突出優異的人背後,他們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酸與汗水。人生就像馬拉松,是快是慢也是檢驗自己後天努力的結果!短時間的領先或落後不能代表什麼,看的是誰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勝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樣子才是最好的人生。人生就像馬拉松,在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寫給參加2020年高考的學生們
    他們希望在進入大學前,用一年的時間去從實踐中學習和體驗,這樣可以更加明確大學學習的目標。我認為這樣做是可行的,也是值得學習的。在經歷了12年連續的基礎教育間接經驗的學習後,走進社會去獲得直接經驗,這對開始下一個階段高等教育的高階間接經驗和理論的學習十分有利。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根本沒有起跑線!你信了嗎?反正我不信!
    「千萬不要相信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只有短跑才有起跑線。而人生是場馬拉松。」這一觀點在網絡上瘋傳。你信了嗎?反正我不信!「學習成績不重要,人生是場馬拉松,等以後誰知道會怎樣?」以後會怎樣呢?除非你家孩子天賦異稟,否則,等到他長大了,後悔的概率還是比較多的。難道說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嗎?當然是,肯定是!我們先不說馬拉松,先說說孩子長個!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長高一點,但大家都知道孩子長高不是一天長成的。孩子從在娘胎裡開始,到他成人為止,他是不停的在長個。
  • [新東方20周年訪談]李旭:10年,依然在路上
    看到李旭老師這樣說,即使未能如願考得理想成績的同學也受到了鼓舞:「老師,您太體貼了。我就是後者。沒關係,生活依然精彩。新年快樂!」   師生間這樣的互動讓人心生暖意,誠如李旭自己所說,在新東方,老師帶給學生們的不止是學習英語的方法,更多的是言傳身教一種做人做事的態度。「每一個新東方老師對社會的認知和學生前進的學習動力的認知都不一樣,不同的班級帶給他們的知識也都不一樣。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可是我卻被這個「人生的起跑線」吸引了。從此,我就一直關注起跑線的問題。看來這家還不錯人生其實是一場馬拉松可是起點並不能決定一生,贏得人生得靠持久的堅持努力!起點, 不能決定,又何須糾結。人生的贏家,都是贏在路上。不管什麼時候起跑,都不晚,都來得及。只要你能跑起來,堅持下去,你就有可能贏得自己的人生。
  • 《平凡的榮耀》蘭芊翊: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但也別「苟且而活」
    吳恪之被誣陷丟了補充協議,蘭芊翊想幫忙找出證據證明吳恪之的清白,而這時候高聰明跟她說了一句話,他說,人生是場馬拉松,我們得從長計議。高聰明知道能源組幾個領導的為人,他的一番好心提醒其實已經告訴蘭芊翊該怎麼做才能自保,不過蘭芊翊卻回他:你說的對,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能帶著一時的苟且,就帶著悔恨跑一生。那樣真的太累了。蘭芊翊不想為了一時苟且,幹出悔恨一生的事情。
  • 黃磊: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是場馬拉松
    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看著身邊家長的帶著孩子認字,學英語,上各種補習班,玲玲媽媽感到非常焦慮。玲玲上小學後,發現好多同學多才多藝,成績好分數高,自己孩子總是差一截。都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不就越來越大了嗎?終於,玲玲家在多年的母慈子孝後開始了雞飛狗跳的陪讀生活。
  • 從中專生到碩士,從跑渣到馬拉松運動員,我用努力逆襲人生
    18歲,他中專畢業,成為偏遠鄉村的一名小學老師; 25歲,他通過成人高考獲得本科學歷,晉升至重點高中任職; 33歲,他開始扇貝打卡和跑步,已累計打卡2037天,跑步5400公裡; 35歲,他決定考研並成功上岸,獲得省級英語比賽一等獎。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扇貝用戶@Kevin用持續不斷地奔跑與突破,實現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
  • TutorABC推出「馬拉松」大會堂,特色英語課程提升用戶體驗
    4月9日,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平臺TutorABC推出全新的主題大會堂系列課程,以「四堂課,了解關於馬拉松的一切」為題,通過對「馬拉松」進行多角度的科普解讀和交流應用,提升學員對以「馬拉松」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英語口語能力。近年來,馬拉松運動在國內日趨火爆。中國田徑協會2018馬拉松大數據顯示,去年國內舉辦800人以上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達到1581場,全國馬拉松積累參賽人次583萬。
  • 25年助養「帶跑」 一位體育老師的另一場「馬拉松」
    柏劍開始助養第一個孩子時,沒想過這條路能走得這麼久、這麼遠從1995年至今,他用整整25年的時間,帶著一群曾因各種原因被拋棄、被遺忘的孩子,跑出了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路4點30分,遼寧鞍山,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下,柏劍和他的孩子們就已經整裝待發,準備開啟每天16公裡的馬拉松晨訓了
  • 李旭舅舅專訪:考研必須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聽聽他和新東方,和學生們,和圖書的那些故事,希望能帶你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李旭舅舅。作者說•李旭李旭:新東方集團十大演講師冠軍,多次與俞敏洪老師同臺演講,人民網教育頻道、騰訊網教育頻道特邀專家。現任新東方教學培訓師以及新東方在線考研複試口語和聽力、考研閱讀、大學英語四六級聽力等課程主講教師,著有《考研英語複試 聽力口語》一書。
  • 李旭:時薪28萬、能用筷子擊穿3釐米鋼板,巴菲特點名讓他護衛
    在一次訓練中,李旭徒手打倒了30個壯漢,在武術上已經出師的他決心成為保鏢。 但武術精湛不一定能當上保鏢,保鏢需要具備更多能力。李旭的人生中沒有放棄二字,他的決定雖然遭到了家裡的反對,思慮許久的他還是決定離開家鄉,前往國外進行系統訓練。
  • 好課分享:李旭舅舅英語高端直播課(口語+紀錄片)高清完整
    低價課程分享好課分享:李旭舅舅英語高端直播課(口語+紀錄片)高清完整高清完整(有需要的找我,你就可以擁有這個課程
  • 考研英語名師李旭入駐跟誰學 強強聯合實現教學新高度
    近日,英語名師李旭在微博官宣入駐跟誰學,與另一考研英語名師唐靜一起於7月27日~29日連續開展為期三天的直播課,據悉,該直播課為跟誰學聯合新浪教育特別開啟的「考研名師公開課」,由李旭、唐靜兩位名師大咖全程免費教學。
  • 李旭:出發!下一站,清華
    眼前這個戴著眼鏡的小夥叫李旭,家住泗陽縣萬誠御景園,此時,他正在收拾行囊。今年高考李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  清華大學大一新生 李旭:我是李旭,畢業於泗陽中學,感謝學校的培養,讓我由一個普通的平民子弟,變成清華的學生
  • 專科生考研:跑的是一場負重版馬拉松PLUS
    進入專升本學習第一年的時候,以自考本科的學歷報考研究生考試(這個是允許的),報的是一個雙非一本的文科專業,也有想試一下的意思,最後竟然考上了。然後跟研究生學校申請保留學籍,次年入學,然後回到學校完成專升本的學業。
  • 城關初級中學一場育人的馬拉松與接力賽
    要是到班裡上課,小江基本無法接受初中的知識,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但若是在家由自己與老伴教育,則多年的經驗表明這樣的方式收效甚微。報到那天,75歲的江平在城關初級中學副校長童海峰的辦公室前躊躇,想想自己的年紀,再想想孫子的現狀,他深吸一口氣,最終推門走了進去。
  •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父母是陪跑者
    都說教育從來都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看著這些文字,我忽然意識到,這個馬拉松最關鍵的是家長的陪跑!「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中年人,背後都有個孩子」。家長為了輔導孩子,年過不惑還要重新拿起數理化,聽網課,學英語,學奧數,甚至跟孩子一起參加高考!背後是教育焦慮導致的,這也是社會進步,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換句話說:現在的教育形勢已經完全變了!每個孩子都脫離不了這個時代的教育背景,但是,靠他們自己的力量確實無法單獨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