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不知不覺,自己已然三十而立,以往種種,而今想起依然歷歷在目。耳邊甚至會產生一種幻聽: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 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 ,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這是作為八零後小時候的兒童節,學校組織歌詠比賽歌唱率很高的曲目:讓我們蕩起雙槳。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耳邊傳來熟悉而動聽的旋律,腦海中就會閃現小時候六一兒童節的畫面,想起那時溫馨的童年歲月,不自覺的會露出一絲笑意。這首歌就像一個我人生中的音符,將我的童年定格在那永遠逝去的歲月。
而今我已為人父,看著女兒在家裡準備的幼兒園老師布置的六一手工作業,我不禁思緒萬千。
現在的孩子比起我們小時候,六一兒童節過得很不一樣。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兩代人的六一兒童節是怎麼過的。
父母組:我們那時候零食就是冰棍。男孩子彈球、繃弓子、拍畫片。女孩子喜歡玩跳繩,玩打石子、捉迷藏的。共同的愛好就是兩三個人手捧著一本小人書,一遍讀一遍看,最好手裡有幾顆糖就更好了。那會的六一兒童節沒有什麼儀式感,就是能利用有限的資源和一群小夥伴痛快地玩。
兒童組:六一兒童節,學校裡老師組織了很好玩的活動,還有許多和父母一起玩的親子遊戲。然後爸爸媽媽給準備了我喜歡的禮物,還有我想吃冰淇淋、咖喱雞。玩的話就是想去迪士尼、歡樂谷。在家裡玩電子遊戲王者榮耀。
無疑現在的孩子物質極大豐富,如果單單以物質層面來看,現在的孩子無疑是幸福快樂的,但是顯然這樣定義是不科學,不準確的。我們還應該看到現在孩子更多的是在享受社會和家庭為他們準備好的資源,確實,現在孩子很幸運,能夠利用這些資源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比如書法、繪畫、唱歌、跳舞、下棋等等一些專業性很強的技能知識。
但是我們也發現現在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是不足的。而我們以前正是由於物質層面的相對缺乏,唯一不缺乏的就是小夥伴,孩子們在一起想著可以玩的遊戲,沒有去購買的玩具,自己可以利用手邊的水,土、用過的舊書舊報紙等等,製作可以遊戲的玩具,沒有遊戲規則,幾個孩子就商量一個比賽規則。輸贏不太重要,關鍵玩的實在暢快。不知道現在的家長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孩子自尊心特別的強,稍有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這種現象現在很普遍。當然這是題外話。筆者想要說的是時代的差異讓我們兩代人的回憶大相逕庭,當我們和孩子述說我們那時候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們只有口述。
說以筆者建議朋友們,趁著六一兒童節,我們和孩子一起種下屬於自己的時間膠囊,將我們現在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或者寫上自己以前的回憶、現在的經歷和以後的暢想一起裝入到一個比較密封的容器內,然後陪孩子深埋到自己家附近的土地下,或者放在一個不大的小箱子裡,並議定在未來可以打開"時間膠囊"的時間。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都要這樣做,這樣做的意義在於我們要啟發孩子對時間的珍惜,留住現在寶貴的時間記憶。多年以後,當孩子們也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在那時候的六一兒童節他們可以和他們的孩子們述說他們兒時的記憶!
願多年以後,我們和孩子現在種下的時間膠囊能夠煥發別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