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段晸
「因為熱愛,站上講臺。獲評長江學子對我是莫大的激勵。」得知入選湖北省第六屆「長江學子」基層就業人物,唐杉說。2018年,唐杉從湖北民族大學科技學院畢業後考取農村義務教師,前往恩施市沙地鄉初級中學任教。她說:「是大山養育了我,我愛恩施大山,在這裡當老師很幸福。我要在講臺上貢獻青春力量。」
唐杉和學生在一起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她曾經是我的學生,現在是我的驕傲。」唐杉的初中班主任、恩施市雙河中學老師吳豔鋒說。唐杉是恩施山裡娃,從小在山區求學,正是吳豔鋒等老師的幫助關愛,讓她在心裡種下了當老師的種子。
2018年,她選擇到恩施市沙地鄉初級中學任教。「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我們和學生住一棟宿舍,打開水龍頭出來黃色的水。」唐杉回憶,學校當時的條件,比她的預期還差。但上完第一節課,她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教室窗簾透光,無法抵擋九月仍毒辣的陽光,但學生端坐在木質掉漆的桌椅之上,認真讀書做筆記,讓我想起了自己上學的場景,更想成為像吳老師一樣更改變學生命運的老師。」
唐杉在學校教語文和政治,白天課餘時間她喜歡跟學生聊家常。晚上唐杉經常最後離開辦公室,她被同事笑稱「把家安在了辦公室。」她則說,「總覺得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好。」雖然同在恩施市,但唐杉很少回家,「我回家一趟需要近5個小時,不如把時間用在工作上。」
用心陪伴學生成長
唐杉喜歡和學生待在一起,喜歡給學生拍照。「他們喜歡喊我『杉姐』,看著他們就像看到曾經的自己,我想陪伴他們成長。」唐杉說,她走進學生內心,有兩大絕招。
一是鼓勵學生寫周記,每篇都認真批改。一開始,學生寫不好,積極性也不高,她在教室裡建起圖書角,讓孩子們通過閱讀提高寫作水平;她還建了微信公眾號,帶頭寫周記,記錄和學生的故事。慢慢的,班上語文名列年級前茅,她也能從周記中了解到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困惑,更好地溝通。
初一下學期,唐杉將學生的作文與周記整理在一起,編訂成一本書,寫上祝福送給學生。「學生看到很開心,他們沒想到自己的成果有這麼多。」唐杉回憶。
第二個絕招是家訪,了解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唐杉不是班主任,但她經常主動和班主任一起去家訪,把周邊的山路走了個遍。5月下旬,她前往5個學生家家訪,「很久不見學生,家訪時我看到向奎同學站在煙花鋪櫃檯前做作業,覺得很親切。」
去年,唐杉入選2019年馬雲鄉村師範生,成為全國100位、湖北2位之一。讓她有機會見識到更寬廣的教育世界,接觸到更多名師和教育理念。
唐杉是湖北民族大學科技學院眾多優秀畢業生的一個縮影。該校重視學生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鼓勵他們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