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信年華的23歲到知性優雅的47歲,整整二十四載,體育老師蔣俊英的人生軌跡一直圍繞著海島岱山,她在東沙中學不畏寒暑、默默耕耘,幫助學生在學海生涯中鑄就健康體魄。
第一次看見蔣俊英時,她頭戴一頂鴨舌帽、身著一件白綠相間的衝鋒衣,正在準備上課用的體育器材。「我老家是在衢州市開化縣,1997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我就到岱山來了。」趁著課間,蔣俊英和記者分享起了自己的海島教育生涯,當時正處花信年華的她,因對海島生活的嚮往,告別父母、不遠千裡,加入到岱山縣東沙中學的教育行列,擔任體育老師,這一幹就是二十四年。「當初,我選擇做體育老師這個職業,也是受家庭影響,因為爸媽也是教師,我從小在學校裡長大,對老師這個職業非常敬佩。」站在操場上,笑望著不遠處來來往往的學生,等待上課的蔣俊英慢慢道來。
由於體育課的特殊性,大多課程都需要在戶外教學,海島氣候多變,時常出現大風大霧,這對蔣俊英而言,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始終以充沛的精力、樂觀的心態,積極地對待每一堂課程、每一位學生,「和學生相處,我覺得自己每天年輕了不少,這份苦也就微不足道了。」
談笑間,不知不覺已到了上課時間。暫別記者,蔣俊英立馬跑到操場上等待學生們的到來。期間,記者遠遠地看到,為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蔣俊英將每個動作都率先示範一遍,再手把手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整整40分鐘,蔣俊英一直熱情飽滿地進行教學,用自己的激情感染著學生。
「女生在體育課上相對男生要被動,我一般教學都從她們的形體方面入手,把她們的肩頸和腹部打開。」課後,蔣俊英一邊拉伸著腿部動作,一邊繼續與記者閒談,現在學校的體育課程設置的是男女生分開教學模式,她主要負責教女生,考慮到女生的特殊性,蔣俊英在備課時會著重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形成一套自己的專業教學方案。
雖然不是主課老師,但蔣俊英二十四年如一日,始終秉持「以校為家」的理念,看著一批批學生畢業離校,她感覺自己也隨之成長。
時光荏苒,鬥轉星移,蔣俊英還見證著東沙中學這座學校的變遷,「東沙中學就像我的家一樣,我看著學校的跑道從石子到煤渣,再到現在的塑膠跑道,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紅綠相間的跑道,聽著熟悉的上下課鈴聲,鈴蔣俊英的語氣中儘是感慨。
「我作為九十年代初來岱工作的外地老師,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如今交到了那麼多的朋友,我很開心,也很高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離開家鄉來到五百公裡外的岱山,再將整個青春奉獻給學生和學校,這是蔣俊英最不悔的抉擇,二十四個春秋,傾注了她滿滿的熱情和愛,這其中的一點一滴中也見證了她從事教育生涯的初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在運動場上,她用熱情譜寫自己的教育事業,用真情詮釋自己無悔的選擇,這就是蔣俊英任教生涯的真實寫照。像蔣俊英這樣默默奉獻著青春的海島教師還有很多,我們致敬這群可愛的老師們。
來源:岱山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