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不能跟人作對,作對就結冤讎

2021-02-18 淨空法師

摘自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81集 

2015年2月21日 講於 香港

  無論在家、出家,依照佛陀的教學一帆風順,所以財富、功名、富貴要用正當方法去求,那你愈來愈興旺;不能用負面的、不是正當方法得來的,眼前受用,你心不安,將來死了以後三途去了,那個就真可憐了,真可怕!


  所以中國中國傳統文化,都不外乎「儒、釋、道」三家,它有意思的,它能互補。你看儒講「倫理」,倫理教育;佛講「道德」教育;道講因果教育。它互補,一而三,三而一,所以這個教育是非常圓滿,三家不能缺少,在中國古代,一直到現在。現在看不到了,這也是方老師很痛心的一樁事情。


  儒家,代表儒家的祠堂,祠堂代表孝道,「慎重最遠,民德歸厚」;佛法,寺院庵堂,道德教育;道教的這些宮、觀,這都是道教的這些道場,他們重神仙,講因果報應。


  我們今天紮根的教育,用道教的《太上感應篇》,用佛教的《十善業道經》,用儒家的《弟子規》。這個事情現在已經展開了,很多人都在認真學習,好事情。根要扎得穩,要扎三個根,一個不夠,鼎立三足,穩當。如果要出家真正學佛,在佛教弘法利生還要多扎一個根,《沙彌律儀》,四平八穩,這根扎得穩,才真正起作用。


  要用老的教學理念,還是要用老的方法這比什麼都重要,新的東西對大眾弘法起一般作用,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科學方法一點用都沒有。所以讓我想到,老師告訴我,六十七年之前,學校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聽到很難過,為什麼?不是老師不教,學生不肯學。學生可以學了,沒有恭敬心,在家不孝父母,在學校不尊重師長,對人沒有禮貌,沒有真誠心,怎麼教?老師教,他吸收不進去,他聽不懂,難在這裡。


  你看真正好的老師,確實遇到一個人他都捨不得放棄,為什麼?他一生能傳一個,他就傳下去了,真的是「佛氏門中,不舍一人」。

「儒」跟「道」也如此,真正看到你是個可造之才,他不會把你放棄。我跟方老師那個時候,對他一分錢供養都沒有,補習還要交學費,我沒交過學費,所以對老師非常感恩。他真教我,所以我也真報他恩。老師走的時候我在香港講經,我參加他的告別式,聽到秦孝儀的報告,才知道老師一生大概的情形,老師自己沒跟我講過。師母晚年的時候,我的環境比較好了,對她照顧比較多。老師的兒女,跟自己的親兄弟一樣,要永遠照顧。非常可惜就是三個小孩,都是很小就到美國去了,在美國住超過六十多年,回來不習慣了。天華來看我,我都希望他能夠回到老家去住,我可以幫助他;或者到香港來,跟我住在一起,都非常好。他不習慣了,朋友都是在外國,回到這邊來,人地生疏;而且怕年老的體力衰了,這個醫療在美國有保險的,回到這邊來一切都感到困難。我是非常喜歡他跟我一起住,很可惜,你看去年走的,大概半年前就過世,我聽到很難過。


  所以學佛要細心去觀摩釋迦牟尼佛的一舉一動,他的那些作為,含的很深的教育意義。為什麼要去託缽、苦行?把世間的一切煩惱習氣放下了,他能做得到。真正開悟之後就開始講經,為什麼?沒有一樣不知道。



  經裡面大多數都是學生提出的問題,佛陀給他解答以後寫成文字,集結成為經典。要知道,古時候交通非常不方便,佛經使用畢菠蘿樹葉,很重,那個樹葉我們看見過,故宮博物院有,一部經要多大的分量,你說傳到中國來談何容易!這麼遠的距離,能夠使用的就是騾馬,用馬來背,而那線一斷的時候葉子就散掉了,所以非常艱難到中國。

  到中國時通過翻譯,在漢朝那個時候紙還沒發明,都是寫在竹簡上、寫在布匹上。那個時候絲綢已經發明了(絲綢黃帝時候發明的),寫在這布上,真不容易,哪有現在這麼方便!


  我學佛那個時候,臺灣佛書很少,書店買不到。全臺灣只有兩個書店,臺北市一個,朱鏡宙老居士辦的臺灣刻經處,量很少,不多;臺中有個瑞成書局;臺南還有一個慶芳書局。印佛書的就這三家,數量少,種類少。多半都是應付一般經懺佛事的。真正提供研究的這些典籍幾乎一部都沒有,怎麼辦?要到寺廟裡去抄。寺廟有《大藏經》,《大藏經》借不出來,要在寺廟裡面抄經。我們最初還抄過十幾部,所以學的很辛苦,但是很有受用,學得法喜充滿。


  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與一般名號不一樣,它是自性的名號。換句話說,是我們自己本性的名號。念這個名號,也把我們自己喚醒。它有這個功德在,所以它不是好名,他立這個願是正確的。他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也靠這句名號。管用嗎?管用。


  現前的海賢老和尚,他就是一句名號,這個老法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家庭生活非常清苦。

  ……

  古人這「一門深入,長時燻修」,「一門」為什麼?容易得定。學太多了不容易得定,要一門。得定之後、開悟之後,這一門通,一切門全通,所以他能講經。什麼經都能講;他能註疏。給書作註疏傳給後世,都能做得到。沒開悟不行。


  那我們沒開悟,李老師鼓勵我們學生出來講經,說沒開悟怎麼講法?講錯了誰負責任?老師教給我們,沒開悟講註解,講錯了註解的人負責,我們不負責,他負責。像我們現在講的,是黃念祖的註解,他負責任。我們只要不要把他的註解講錯就行了。如果要不講,老師說以後沒人講了,佛法就斷了。這是真的,我們是在老師這個教誨之下才接受了,出來講經。

  講經的基本條件還是德行,基本的基本還是兩個字,一個是「孝」,一個是「敬」。對父母要孝,對老師要敬,然後把這個孝敬轉變成對一切眾生,對於這個世間任何一個人,我們都是用孝敬的心來對待,這叫行菩薩道。像海賢老和尚做的淋漓盡致,真了不起,他做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歲往生,真不得了,點點滴滴他完全做到了,所以他這本書,如果你一天念三遍,一年一千遍,這一千遍就是講,中國古人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就有悟處,大悟沒有,小悟肯定有,說不定遍遍都有悟處,小悟。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徹悟,只要一門,不能換題目。徹悟之後,回過頭來再去學別的經教,行了。


  所以「四弘誓願」裡頭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那為什麼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開悟,悟後你再去看一切法門,你看得懂,你馬上就明白了。像龍樹菩薩開悟之後,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用三個月的時間全通了,這正確的。


  所以佛家指導原則我們要記住,就是「四弘誓願」。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是願,一定要發大心。我為什麼學、為什麼修、為什麼講經、為什麼教學?就是為了幫助眾生,叫度眾生,不是為自己。我們做出犧牲貢獻,幫助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認識佛法、學習佛法、弘揚佛法、傳承佛法,這就對了。這麼好的東西,一代一代要傳下去,不能把它到我們手上滅掉,否則那罪過就無量了。決定不為自己,自己這樣做法,會歡喜得不得了。



  你看海賢老和尚這個人,一百多歲,無論什麼人在什麼地方看他,都是滿面春風,歡歡喜喜,從來沒有看過他發過愁,從來沒有看過他批評過人,從來沒有看過他騙過哪一個,沒有,你都找不到,都是那麼樣真誠、那麼樣的慈悲、那麼樣的愛護,他都有禮物送給人,他的禮物是他的農作物。他種田收成的那些糧食、蔬菜、水果,他都用這些東西供養大家,去看他的,他會給你準備帶回家去,都是老和尚自己親自栽種的,沒有人跟他見面不生歡喜心,都受他的慈悲感召。他教人東西非常簡單,告訴你天下無難事,他念這一句佛號念到成片、念到事一心、念到理一心,這在別人講,難。事一心等於阿羅漢,那就超越六道了,理一心,法身菩薩,超越十法界了,他真做到了。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憑什麼?他常常去,我們只是聽說,沒見到,他常常見到,什麼時候有機會見到?功夫成片就有資格。那到一心不亂的時候,真是想佛,佛就現前;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一點不假。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遇到這樣的人,太幸運了!他為我們表法,他教導我們這個佛號怎麼念、怎樣運用到生活上。生活當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就一句佛號,見什麼人都是阿彌陀佛,他自己當然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切眾生共有的,就是真心自性的德號,你只要抓住這個,你就抓到一切,只要你肯放下,你就跟他一樣,三年五載就得功夫成片,換句話說,往生極樂世界你有把握。


  一生要記住,決定不能跟人作對。作對什麼?就結冤讎,這是最愚蠢的人。所以要真正能夠學到,對我們有些過不去的不愉快的人與事,都要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他跟我結仇,我不跟他結仇;他毀謗我,我不毀謗他,你永遠快樂。「知恩報恩」決定化解冤讎。

相關焦點

  • 一生要記住,決定不能跟人作對,作對就結冤讎 《淨空法師法語精華錄》(文字版)
    雖然送得多,我也轉手送給人,不送人,壞了就很可惜,那是罪過,要送人。樣樣都要大家共同來享受,沒有佔有的念頭,所以隨時可以往生。財富、功名、富貴要用正當方法去求,你愈來愈興旺。不能用負面的,不是正當方法得來的,眼前受用,你心不安,將來死了以後三途去了,那個就真可憐,真可怕。  3 一生要記住,決定不能跟人作對。作對就結冤讎,這是最愚蠢的人。
  • 現在分開還為時不晚,再拖下去,說不定門派和江湖人士還要結冤讎
    老漢左思右想,覺得這件事不能再拖了。那個男人當機立斷,決定馬上就分門派,不管侍衛願意不願意,這門派得儘快分——這事既然已經提出來,就不能再遷就著在一塊過時候!現在分開還為時不晚;再拖下去,說不定一門派江湖人士還要結冤讎哩!
  • 她是《勐壠沙》跟「王心剛」作對的女特務,《五更寒》地主寡婦
    早期的少數民族片子,人物設置上往往有這樣的套路:穿插一個或多個曾與漢人結下冤讎的少數民族「頑固分子」,最後醒悟過來,成為統一戰線政策的成功表述,正反派人物形象的塑造對比鮮明,政治含義不言而喻。比如片中獵人勒亨開始受壞人挑撥與解放軍作對,後被工作隊的行為所感動,是個轉變的人物。頭人布亢前半部也是反面形象,他阻止群眾接近工作組,直到最後被女特務劫持才有所醒悟。
  • 手作步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 手作步道101
    人為踐踏衝擊之下的「天然步道」,對環境也造成極大破壞。那麼,一條美好的步道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曾有人這樣回答:稀有跟重要的空間應該優先迴避,應該讓開它,而不應該強行把路開過去;必須保留當地特有的文化環境;需要達到步道最基本的條件,至少不泥濘;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人去親近山林,而不是去侵犯山林;而且步道儘量採取就地取材的概念。
  • 手作步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人為踐踏衝擊之下的「天然步道」,對環境也造成極大破壞。  那麼,一條美好的步道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曾有人這樣回答:稀有跟重要的空間應該優先迴避,應該讓開它,而不應該強行把路開過去;必須保留當地特有的文化環境;需要達到步道最基本的條件,至少不泥濘;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人去親近山林,而不是去侵犯山林;而且步道儘量採取就地取材的概念。
  • 手作步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人為踐踏衝擊之下的「天然步道」,對環境也造成極大破壞。  那麼,一條美好的步道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曾有人這樣回答:稀有跟重要的空間應該優先迴避,應該讓開它,而不應該強行把路開過去;必須保留當地特有的文化環境;需要達到步道最基本的條件,至少不泥濘;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人去親近山林,而不是去侵犯山林;而且步道儘量採取就地取材的概念。
  • 《解結咒》化解夫妻不和、同事糾葛等的冤結非常靈驗(附經文)!
    被人嫉妒念解結咒;解結咒怎樣念才有效果問:師父,有人嫉妒自己如何念經呢?念什麼經好呢?答:念解結咒。「我今為汝解金匝,終不為汝結金匝……」就是這樣不停地念,而且念的時候心中要想,「我今為汝解金匝」,就是我今天為你把這個結打開,我永遠不跟你結冤讎,不跟你結金匝就是不跟你結冤讎。「祥中祥,吉中吉」,吉祥當中還會吉祥,這些話你在念的時候能夠知道它的意思,能夠想像著它,你念一遍比念十遍效果還好,很多人「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你解結咒念的時候,「我念這麼多為什麼還不靈啊?」
  • 0為什麼不能作除數?
    小時候,我的數學老師告訴我,0不能作除數,大家一定要記住!我一直記到了今天……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數學老師,也教到了這一點!到底該如何說服自己,教會學生,在一個網友絳株草老師那裡得到了啟發。於是,我也像她一樣,讓孩子們嘗試自己說明,果然,我們班的孩子們也給了我一個驚喜。
  • 女朋友怎樣才叫作?作到什麼程度你會決定分手?
    最終我決定分手,她過來哭著說不要,可一切都結束了。NO.2相親認識,雙方都覺得不錯,兩個月後訂婚。訂婚後,我給她買各種禮物,帶她出去玩,出去吃飯。到了要定結婚日期的時候,她突然說不能接受,還沒準備好嫁人。我打電話給她,她不接,把我拉黑。半年了,突然要加我微信,我拒絕了。No.3她比我小三歲,經常說她小必須要慣著她。
  • 盛怒之下晚六秒再作決定
    總會有一些事,突然挑起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變得暴躁易怒,而人在憤怒時,智商基本為零。這個時候,深呼吸6秒後再決定該怎麼辦,往往會有更理智的決策。  總會有一些事,突然挑起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變得暴躁易怒,而人在憤怒時,智商基本為零。這個時候,深呼吸6秒後再決定該怎麼辦,往往會有更理智的決策。
  • 從熊貓寶寶熬成大熊貓 這是不是就叫作:no zuo no die!
    熊貓寶寶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可愛的存在,圓滾滾的小身子,黑乎乎的小眼圈,和毛茸茸的小爪子,讓不少國寶迷們都喜愛不已,感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萌,但是熊貓寶寶調皮的一面也會讓人頭疼!就像這一個,一個勁兒欺負自己的同類,死活不讓人家上去,你們這是有多大的冤讎啊,既然這麼的執著,右邊的那隻小熊貓真的是太可憐了,攤上這麼個同類。還有這一隻熊貓寶寶,本來想要帶著人家一起翻滾,結果只有自己滾出去了,而對方卻毫髮無損,這個是不是就叫作「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 性格決定命運,晴雯實在太能作
    連跟晴雯關係好的麝月也說:我可不造這個孽。晴雯在這件事上,是有點作了。晴雯的心機不深,有什麼情緒都顯在外面,雖然有叫人頭疼的一面,卻叫交往的人放心些。但是她自己平常的做派也得罪了太多的人,那些喜歡她直率的人,在晴雯受到迫害的時候,又不能挺身而出保護她,對晴雯的寵愛最終葬送了她,倒不如平常的時候規勸規勸的好。
  • 「作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引新一輪網絡造句大賽
    名企版  微軟:親愛的中國Win-dows用戶,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作出了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艱難的決定,在您停止使用360和QQ之前,我們決定暫停所有大中華區的windows服務。  郭敬明 我們剛剛作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如果發現讀者的腦袋裡有韓寒的文字,將自動比翼雙飛。
  • 澳總理:最快本周作決定
    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日將近 澳總理:最快本周作決定
  • 為什麼有人「作」到沒朋友,而虞書欣卻越「作」越惹人愛?
    那些令人生厭的「作」,往往以為不懂你就是不愛你,卻不知道「愛」和「懂」從來不能劃等號。>>>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恐懼型依戀,無法信任對方,很「作」,該怎麼辦?感情中無法信任對方。查了一些資料,似乎是恐懼型依戀。
  • against the grain,不是跟穀物作對的意思
    大家看到介詞 against 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它都是跟別人作對的,如果是,那你的反應正確了,grain 意為」穀物,穀粒「,但是 against the grain 不是跟穀物作對的意思,它是一個習語,可以意為「不合理,事與願違」等,寓意:
  • against the grain 不是跟穀物作對的意思
    大家看到介詞 against 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它都是跟別人作對的,如果是,那你的反應正確了,grain 意為」穀物,穀粒「,但是 against the grain 不是跟穀物作對的意思,它是一個習語,可以意為「不合理,事與願違」等,寓意: a difficult
  • 這些形容詞真奇怪,只能作定語,卻不能做表語
    有的形容詞只能作表語,不能做定語;有的形容詞既能作表語又能作定語;有的形容詞卻只能作定語,不能作表語。只能作定語的形容詞我們必須要記牢,否則很容易犯語法錯誤而使自己做錯題或者寫錯句子而丟分。下面我在這裡給大家總結列舉一些只能作定語不能做表語的常見形容詞:木製的 wooden泥土做的 earthen每天的 daily
  • 作大字要如小字 作小字要如大字
    學書要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選擇了它,就要堅持到底。《王寵〈遊包山集〉詩選》(見下圖)這件小楷作品,吳法乾老師評價說:「以明代書法家王寵的筆法和結字方法為基調,筆法精到、厚重,結體寬博、空靈,書於泥金紙上,給人以富貴之感;章法上以小扇面組合成一件條幅,形式是可取的,只是要注意留白。」
  • 口是心非,又很愛「作」的三大星座,跟你說分手,是在等你哄
    文 | 安 達有些人在愛情中,時常犯口是心非的毛病,他們總是有點患得患失,有時候跟你說分手,其實是為了等你哄,確實挺愛「作」的,哪些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可能24小時對另一個人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