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天涯觀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天涯又亮了,這波天涯的亮,是由網友到臺灣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FACE BOOK用大量「文明用語」灌水,造成轟動。有人說這是網絡特定時間內的開放,實際上我對這個觀點是抱持疑問的。因為只要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這種騷擾結果所得的,是更多臺灣人反感這類行為,讓蔡英文得到更多同情和支持。但這波衝擊,也讓許多臺灣人見識到天涯網友的力量有多大。然實際上天涯網友的集體力量,只要待過臺版,或出任過版主的,都可以見識到臺版網友那種「愛國」的堅韌的力量。臺版甚至因此折損過一些版主,也因此很多理念不同的或不習慣臺版氛圍的人視「天涯臺版」為畏途。
從性質而言,臺版所聚集的,都是一些天涯「高度愛國網友」,他們在臺版找到了可以宣洩愛國情緒的版塊,所以有人這麼形容,「天涯臺版」是比「天涯國際觀察」更「國關」的版塊。很多抱持兩岸交流態度的網友,最後都會選擇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是抱著兩岸交流心態的臺灣網友,有時難免會有受不了臺版愛國網友的那些氛圍。實際上,許多臺灣網友對天涯的認識,或是說對中國網友的認識,是從天涯臺版開始的,事實上這也是很多臺灣網友對大陸認識的一個窗口。然而就交流窗口而言,顯然這不是一個很能讓人淡然的交流地方,反而是雙方在交互著情緒的一個窗口。
做為臺灣網友,我對天涯的認識,反而和許多臺灣網友不同。追源溯底的說,我是從天涯煮酒開始,2006年,我正好任職廣東一家臺商,希望在閒暇時,找到一個可以上網打殺時間的論壇。當時天涯正當蓬勃時期,風華尚在。天涯明月事件,讓煮酒人氣鼎沸。但抱著好奇心到天涯「煮酒論史」的我,反而被另一個版塊所吸引,這個版塊聚集了當時最多體制外知識分子,這個版塊就是當時最負盛名的「關天茶舍」。當時版主都是一時之賢,有張邁、孤雲、大國小民、靜婭、押沙龍等。事後有許多當時活躍的關天版友,都成了相當知名的公知。比如陳永苗、五嶽散人,十年砍柴,肉唐僧,牛華麻辣湯(莫之許)都是。而我也在關天認識了當年活躍於關天的一些重要寫手,比如公敵傅建華,繆人鳳,聖母頌,欣夫,關不羽,老刁民,鄺海炎,:yiping1914姐,慾海漱石生、凱華兄、結構兄、楚在邊兄、童天一兄、高隱兄、王大麻子兄等等,有些已經退出天涯了,有些依舊活躍於現在的關天茶舍,不離不棄。而這中間收穫最大的是許多網友建立了堅強的友誼,尤其是yiping1914 (一萍姐)的教導,讓我受益很多。
而關天當時的氛圍是活躍的,不僅有各路名人,還有@伊文 兄主導的《關天論道》,時常舉行辯論。也常有北大教授受邀到關天發帖,都是當時盛事。關天的帖子質量,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中國論壇之最,而沒有之一。許多當時社會爭論焦點也都是從關天發酵出去的,因此關天成了被矚目目標,所謂福禍相依,這也是關天開始受到關注而限縮的的啟端。同時肇因關天高知名度,使得流入關天網友大增,網友的良莠不齊,逼得許多優秀寫手受不了而出走。鑑於這些因素,「關天」一路衰竭,盛況不再如從前。天涯也為了挽回關天因湧入過多良莠不齊網友所造成的高手出走局面,破例的採用半認證制度,但此舉也讓關天流量巨幅下降,更直接造成了今天盛況不再局面。
而在天涯,眾所皆知的,和關天相互猗角的是「閒閒書話」、「煮酒論史」,尤其是閒閒書話和關天關係更是密切。迄今仍有許多關天知名網友,常在閒閒書話發帖。可以說是網友重迭性最高的兩個版塊。
後來,我因某個機緣,被雜談首席@周丕東 兄邀請到「天涯雜談」寫專欄和「草根今日談」,算是開始對雜談有些了解。雜談相比關天,一個是理論世界,一個則是草根世界,二者關注方面向有著相當差距。關天網友通常優遊於理論世界,而雜談則是更關心於社會正義和社會公平。雜談最多的是時事評論,幾乎所有專欄作者所聚焦的,都在社會現實不公層面。關心社會民生,陟罰臧否社會成了雜談最重要一環。雜談的「草根三人行」,更是「雜談」每周對重要事件與網友直接對談的一個最重要欄目和窗口,網友和寫手直接對談,「雜談草根三人行」和「雜談一周」,「草根今日談」成為雜談最重要的鐵三角。加上許多負有知名度的寫手尖銳時事評論,使得「雜談」成為名符其實的天涯最重要版塊。
事實上,從橫切面,天涯聚集了不少兩岸網友,以及綜攬各式各類版塊。從縱面而言,天涯從對知性/理性的探討、文學創作到對時事觀察、評鑑,甚至到個人情感舒散的各個版塊,都有出彩的表現。這應是得力於天涯方的寬容尺度,讓許多優秀寫手能夠發揮,這也是天涯能長期屹立於bbs網站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近半年來,個人因某些因素較為淡出天涯,但天涯仍是我最重要的心靈家鄉之一。也時常非登陸的瀏覽一些以前常去版塊,說實話,天涯依舊是我最眷念的bbs網站。雖然對這次於天涯臺版網友涉及到蔡英文「臉書」洗版一事,有著較不以為然的看法,但正如哲學家薩伊德所說的:「再怎麼敵對的社會或文化,仍有許多相同的共同價值和理念存在」。只有透過交流才是相互理解和化解歧見的最好方式,當然如果天涯能時常做一些更深化的兩岸的報導,讓海峽兩岸風土人情異同能更讓雙方相互更多了解,儘量化解意識形態間的差距,相信天涯可以是兩岸網友間最佳的橋梁。至少,本人是這樣認為,並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