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是相機上一個重要的部件,快門速度與光圈一樣,同樣也會控制相機的進光量的大小,從而影響到圖像質量。
所謂快門速度就是從快門開啟到快門關閉的這段曝光時間,我們便稱之為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越快,進入相機的進光量越少,曝光時間越短;快門速度越慢,進入相機的進光量越多,曝光時間則越長。
我們無論在使用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模式進行拍攝時,光圈與快門實際是一組變量的關係存在,當我們改變了其中一個變量,另一個則由相機自動匹配來改變。
其中的關係通常為:快門速度越快,需要更大的光圈與之匹配;快門速度越慢,則由小光圈與之匹配。
快門除了控制相機的進光量外,它還具有控制運動被攝物體清晰度的作用。有時候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拍出的畫面會模糊不清,其原因除了手持抖動客觀因素影響外,主要原因還在於快門速度設置過慢引起的。
也就是說,我們常常用高速快門來凝固、定格運動中的被攝體,用慢速快門來虛化模糊運動被攝體的效果。
在相機上,快門速度根據拍攝題材可以選擇從30秒~1/4000之間,甚至1/8000的高速快門。例如:1秒、0.5秒、1/2秒、1/4秒、1/8秒、1/60秒、1/125秒、1/600秒、1/1250秒等。
低於1/30秒稱之為慢速快門,高於1/250秒的快門速度稱之為高速快門。介於慢速與高速之間的快門速度,我們稱之為中速快門。
在快門速度設置時,必須要牢記安全快門的概念,當手持進行拍攝時,如果手抖動了,拍出的畫面有可能產生模糊。那如何避免手持抖動造成的畫面模糊呢?
一方面,如果鏡頭、機身具有防抖功能,拍攝前先要開啟,例如索尼a7系列相機機身都會具有多軸防抖功能,鏡頭是否具有防抖功能,要在鏡頭上看是否有防抖標誌,如尼康VR標誌、佳能IS開關都表明該鏡頭具有防抖功能。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讓設置的快門速度高於安全快門速度,安全快門速度等於鏡頭焦距的倒數。
例如,對於50mm焦距鏡頭來說,其安全快門速度約為1/60秒,對於200mm焦距鏡頭來說,安全快門速度約為1/250秒。
看兩張同一場景下拍攝的菊花,同樣用50mm f/1.8鏡頭,不同快門速度對圖像畫質的影響,上邊的快門速度為1/15秒,下邊的快門速度為1/60秒,可以直觀看到快門速度對手持拍攝時抖動造成的畫面模糊影響。
其中,下邊的快門速度大於安全快門速度,而上邊的快門速度則低於安全快門速度。
01如何使用高速快門
高速快門的作用主要可以凝固、定格運動中的被攝體清晰的瞬間。尤其在1/4000秒,甚至1/8000秒的高速快門下,可以將人眼難以分辨清楚的運動被攝體清晰定格。
例如,用高速快門下拍攝飛翔中的動物以及液體飛濺時的瞬間等。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是經常拍攝運動物體用到的快門速度。
02如何使用中速快門
使用中速快門就是在確保畫面不會因手的抖動而模糊的前提下,還能夠使光圈保持中等或較小的光圈範圍,從而獲得畫面中較大的景深。在一些人文、風光攝影中也經常用到。
03如何使用慢速快門
慢速快門常用於以下幾種場景的拍攝
一、光線較暗的傍晚或者室內。
二、需要創意攝影將水流、瀑布等虛化為絲綢般的霧狀效果。
三、當需要將人流、車流等運動被攝體進行虛化處理成動態模糊的效果時。
尤其在夜景拍攝時,如果使用幾十秒的慢速快門,很容易使運動的人或者車輛消失得無影無蹤,或者留下飄忽的「鬼影」。對於流水、瀑布來說,通常1~2秒的曝光時間最為合適。
04總結
一、我們在對運動被攝體進行拍攝時,建議使用快門優先模式,根據不同的場景選用合適的快門速度;當然對於比較熟練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可進行手動拍攝模式的嘗試。
二、對於高速快門、慢速快門下的拍攝,建議將相機架在三腳架上、配合快門線進行拍攝,這是為了避免手持抖動導致的畫面模糊現象。
三、在白天利用慢門進行拍攝時,由於長時間的曝光很容易使畫面過曝,利用ND減光鏡來輔助進行拍攝是大多攝影師的選擇。除此之外,對於長曝題材的拍攝,在不用ND減光鏡前提下,採用相機間隔拍攝功能,然後通過後期的堆棧同樣也可以獲得我們想要表現的效果。
我是漆沮河拍客,歡迎小夥伴們轉發、分享,同時別忘了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本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