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如疾風,勢如閃電。」這是電視劇《武林外傳》中,白展堂施展「葵花點穴手」的精髓所在。
說到「指如疾風」,在重慶江北區金源路,26歲年輕女孩李容也可與白展堂一較高下。按起計算器鍵盤來,她數字都不看一眼,任憑手指在計算器上下左右狂舞,速度快到驚人。最厲害的是,把人眼睛晃暈的同時,滿滿一頁的帳目已被她算了出來,還準確無誤。
女孩左右開弓 手指鍵盤上狂舞
「厲害了,這位小姐姐。按鍵都不帶看的!」4月4日,市民張其兵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一段視頻,引來眾多網友驚呼。
視頻中,一名年輕女孩左右開弓,右手寫字,左手快速在計算器鍵盤上下左右飛舞。「手速太快,我眼睛都看花了。」張先生說,這是自己路過江北金源路一生鮮超市時看到的一幕,覺得小姐姐很厲害,他就拍下了這段視頻。
今日(8日),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江北金源路,找到了視頻中的女孩。中午時分,她正坐在凳子上專注地算帳,桌前擺放著一疊厚厚的帳本。跟張先生所拍視頻一樣,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女孩算帳時,右手握筆在帳本上記錄,左手快速而連續地在計算器鍵盤上敲打:
231+324+191……沒等計算器語音播報完全,女孩靈動的手指已按住了下一個數字。快速晃動的五個手指頭,把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的眼睛都晃暈了。
多數人在算帳時,一遇旁人打擾,就會出現「斷片」,忘記算到哪裡。但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多次和女孩交流,她一邊回答,一邊繼續算帳,絲毫沒有受影響。
算完滿滿一頁帳單 只需18
右手握筆在帳本上記錄,左手快速在計算器鍵盤上敲打
沒等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反應過來,女孩已經算完了一頁帳單,右手寫下總金額後,她快速翻頁,又開始了下一頁帳單的計算。
「這是3月份的帳單,客戶在我們這裡進菜拿貨,我們結算後會將帳單反饋給他們,然後拿回貨款。」女孩一邊算帳,一邊告訴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看到女孩翻開一張寫滿了26種菜品的帳單,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趕緊打開手機裡的秒表,試圖測算她算帳的速度。胡蘿蔔78.8元、血旺8.5元、四季豆35元……18秒後,女孩算出了結果。
帳目繁多,她的手速又這麼快,是否會快中出錯呢?徵得女孩同意,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隨機從帳本中選出一張帳單:老南瓜22.2元、折耳根19.2元、土豆26.7元、芹菜25.5元……20種菜品,每一種都標明了單價乘以數量的金額,但沒有得出總價。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藉此,想檢測一下女孩有無算錯,同時,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也在一旁用手機進行測算。
算帳不看鍵盤 還能做到準確無誤
「404元。」20秒後,女孩又算出了結果。而此時,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才算到第四種菜品。一分半鐘後,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算出結果,與女孩算出數字一致。
最厲害的是:整個過程中,女孩的雙眼緊盯著帳本上的一行行數字,根本沒有看計算器一眼。
「現在只算一遍,基本不會出錯。以前,還是要多算一遍,核對一下。」女孩告訴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她叫李容,今年26歲,老家在四川,現在自家開的超市裡工作。
「我們家的帳單都交給她在算,對她很放心。」李容的外婆劉婆婆告訴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多年前,女兒一家一直在金源路從事蔬菜批發生意,去年又開起了生鮮超市,看到超市事情多,外孫女大學畢業之後就主動到店裡幫忙,非常懂事。
在附近經營串串店的顏先生常常在李容家的超市進貨,他和店裡的員工都驚訝於李容用計算器算帳時的手速。「我親眼見過,手速真的很快,她算出來的帳交到我們手裡,沒有出錯過,是真的很牛!」
女孩「指如疾風」 是如何練就的
採訪時,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問了李容這樣一個問題:「手速這麼快,從小就開始練習吧?是不是學了什麼樂器,手指才這麼靈動?」
「那你可能是專門在電腦鍵盤前練過喲?不然啷個可能這麼快!」前來超市買菜的肖先生看到李容快速飛舞的手指,也充滿疑惑地問。肖先生在附近開麵館,平時也會用計算器算帳,但他表示,在李容面前,「自己已被秒成渣渣」。
沒想到,李容搖頭笑笑。「沒有練過,從小就沒有音樂天賦,連鋼琴指法都沒學過。長大後讀大學,我讀的是旅遊管理專業,跟會計、財務一點兒都不相關。」她說,雖然從小就接觸到計算器,但自己並沒刻意訓練,去年,超市營業,爸媽忙不過來,她才接手算帳一事,開始頻繁和計算器打交道。
李容表示,手速快,應該是自己長期重複的結果,因為左手算得多,相比右手,又要更為靈活一點。她說著,指了指身旁的一個袋子,裡面裝著一大包帳本。「這些帳本都需要我去核對、計算,任務量大,日積月累,速度就快了起來。而且,算帳過程中,我潛意識裡也在提醒自己加快速度,畢竟,超市裡事情這麼多,算完帳還要去做其他事情。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還注意到,李容使用的電子計算器,顯示屏和鍵盤數字都相對較大。「這樣按起來比較有手感,也便於我去記每個數字的具體位置。」她說。原來,李容不看鍵盤的原因,是已經對鍵盤上每個數字的位置都了如指掌了。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朱婷 李化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