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木材是情有獨鐘的,以前這種材料能夠滿足古人很大一部分的生活需求,當然種類也是非常多的,除了一些普通的大家熟知的木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木「矽化木」。知道什麼是矽化木嗎?它又有什麼科學價值呢?

其實它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木,它是來自於好幾億年前的樹木,這些樹木非常的高大,然後因為地質運動的原因它們被覆蓋在了地底之下,被深埋之後它既沒有被燒毀,也沒有被粉碎。隨著被埋藏的時間慢慢變長,它裡面的很多物質就被巖層中的矽類慢慢滲透到木材裡面去了,主要是通過水中的大量化學物質替換了木原質,裡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矽,所以就叫它「矽化木」。

不過這些「木材」裡面它們還保持著原來的那些清晰的木質紋路,比如木材外表的疥疤等,雖然主要成分是矽,但由於裡成的其它化學物質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異,產生了顏色不同的幾種區別,通常有黃色的,淡黃色的,灰色的,灰褐色等幾種不同的顏色,因為是生長在比較久遠的年代裡而且裡面的紋路保持的特別好,所以就可以用來研究以前的古老時代的問題,比如說這種木材它本身也比較大,每一年它裡面的木紋就會增加一圈,這些圈子的規則是有一定的變化的,這樣就可以判斷當時的氣候水文等條件。除了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研究遠古時期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比較有特點的觀賞物,觀賞價值也是比較高的。

矽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它拋光面可具玻璃光澤,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質地呈現玉石質感,又稱矽化木或樹化玉。通常木化石均有較多裂縫或缺口,還常常有些地方木頭化石已被別的物質如瑪瑙等填塞置換,這些都是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自然產物,而非人為填補的結果,亦不應視為瑕疵反而這正是其奇妙之處。
如何鑑賞:1、把握木化石的原生態,看其樹幹、樹叉、樹根、樹結、蛀孔、年輪等是否保存完好,越像樹木越好,其樹越奇越真。2、注意樹木在矽化、鐵化、鈣化過程中產生的化學變化,有樹根、鬚根及根石的很奇特,為珍品,其收藏觀賞的價值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