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據北京日報報導,近日,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大型以結婚為手段過戶北京車牌的案件,截止11月6日,共抓獲嫌疑人166人,其中一名37歲的女子顧某妮在兩年之內結婚28次。目前,該團夥已被刑事拘留。
據悉,從2018年以來顧某妮分別與不同的男子結婚離婚共28次,平均不到一個月就一次。有網友戲稱,這個結離婚頻率讓人吃驚,估計平時不是在結婚的路上就是在離婚的途中。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這些"丈夫"的車輛能過戶北京車牌。該女子承擔的角色便是京牌指標人。
除了指標人之外,團隊中其中還存在一名"黑中介"。在這一流程中,"黑中介"通過街頭廣告、微信或者QQ來發布信息。買家通過"黑中介"和指標人取得聯繫,兩人假結婚後便可以獲得車牌變更的指標。
他們會提前約好在車管所變更車牌的日期,由"專業"的人員將買方帶到車管所進行變更和指導,以免在車管所人員詢問時出現破綻,變更京牌之後就可以離婚。其中利益走向是買方先支付定金,事成之後再支付尾款。所得贓款由"黑中介"和指標人按一定比例瓜分。據了解,假結婚變更車牌行情大概是15萬左右,指標人拿10萬,中介拿五萬。
顧某妮是在北京警方今年的"平安整治3號行動"中落網,而像她這樣通過結婚來幫買方變更京牌的違法者並不在少數。
自10月30日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動員數百名警力開展"假結婚變更京牌"打擊整治行動。近十天來,共抓獲嫌疑人166名。通過非法行為買賣的車牌號全部作廢,花了十幾萬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買賣的過程中,有些中介會因各種原因惡意加價,對此買方也只能無奈認栽。而被查獲之後,辛辛苦苦弄來的車牌號還有可能面臨作廢的風險。那麼對買方而言冒如此大的風險假結婚就為一個車牌,值嗎?
據了解,在北京單獨的車牌是不能過戶的,即車牌不能屬於個人私有財產,是公共資源。但是可以通過夫妻變更的方式實現車牌過戶,也就是永久在自己的名下了。有網友稱,買車不難搖號難。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因為搖不到車牌,就選擇新能源汽車或者短租車。可見一個小小的車牌,可以帶來很多便利,也會帶來很多麻煩。
為車牌假結婚的事情其實是很多人心知肚明的。在很多大城市為房子選擇假結婚的事情也頻頻被曝光在媒體上。
央視在之前就曝光過上海一名中介小夥為了幫助客戶買房,與客戶假結婚。這名中介現年30多歲,戶口在上海市松江區。小王說為了幫客戶買房,已經結了四次婚,其中年紀最大的客戶已經70多歲了。
根據上海的限購政策,非滬籍人士在上海買房,必須自購房日前起連續5年在本市繳納社保或者個稅。如果和上海戶籍居民結婚,且雙方名下在上海都沒有房產,最多可以家庭為單位購買兩套房。
其實,無論是假結婚為變更車牌還是買房,在法律面前是絕不能容忍的。就社會資源而言,對於那些遵紀守法好公民而言是不公平的。為什麼近幾年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國內大城市一直不停地湧入人才,在為大城市做建設的同時,也帶去了資源壓力。其實國內很多政策都是基於緩解大城市的公共資源壓力的,比如很多二三線城市設置人才引進政策,應屆畢業生可以接受到政府補貼。
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人人皆是受益人但同時也是被約束者,因為法律是剛性的,走捷徑終究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社會人群的道德底線不斷被刷新,公序良俗的維護還是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