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演員談片酬,直言:內地拍戲一個月,相當於過去半年的收入

2020-12-17 穎姐娛談

提到香港電影或者是電視劇,相信很多觀眾都能念出一些演員的名字,不管是男演員還是女演員,他們在影視圈的精彩呈現,都會讓觀眾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若要說到香港影視行業最輝煌的年代,那就莫過於70~90年代之間了,對於70後和80後來說,這一點的感觸應該很深,因為在當年,許多70後在工作之餘都會看TVB或者是香港電影,而這些影視作品,更是陪伴著80後的成長。

香港的演員給人感覺也非常接地氣,與內地的演員不同,內地的演員似乎還多了一層「明星」的身份,外出的時候需要全副武裝,戴墨鏡、口罩、帽子,一個不能少,生怕被被人認出來。

參加活動的時候,也是身邊保鏢圍成人牆,生怕有個差池,讓明星本人有什麼閃失,在這種情況下,一不小心就會被誤解成耍大牌,從而給明星本人帶來不少困擾。

但是看到香港演員的日常,他們大多數都將演員當作一份工作,並沒有給自己加上光環,日常生活中也會和尋常百姓一樣,去超市買菜甚至是搶購打折的商品。

如果在路上遇到有喜歡自己的粉絲,也會大大方方和粉絲合影,甚至會配合送上簽名,根本不會扭扭捏捏地拒絕。

正是這樣的對比,讓人對香港演員有不一樣的感覺,仿佛多一層親切,可是大多數香港演員的片酬並不高,甚至有些演員是拿月薪的,根據公司的安排來拍戲,然後和普通上班族一樣領取月薪。

香港男演員馬國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談到了內地與香港的片酬差距。

首先就是代言方面,大家應該多少都了解,商家一般都喜歡找知名度高,有人氣的流量明星去代言商品,這樣也會給商品帶來不小的人氣。

但是馬國明就提到,香港那個大多數的品牌商,不會專程去挑選當紅明星來代言,一般都是看大眾喜歡哪個明星,就會找誰去代言。

後來還直言,在內地拍戲的片酬,要比他過去在香港拍戲的片酬高許多,甚至在內地拍戲一個月,相當於過去半年的收入。

正是因為香港的影視圈逐漸變得不景氣,導致有許多資歷很深的藝人都離開了,離開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收入太低,而他們都需要生活,當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的時候,自然要選擇另謀高就來改善生活。

這樣看來,內地明星們真的很幸福,特別是一些當紅明星,受到粉絲的追捧,拿著很高的片酬,住豪宅開豪車。希望內地的明星也可以好好努力,不要辜負粉絲的喜歡,將更好的作品帶給觀眾們。

相關焦點

  • 內地拍戲收入到底有多高?香港演員馬國明:拍一個多月夠吃半年!
    過去國內的藝人是拿死工資,而香港的藝人那是拿著片酬高收入,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現今卻發生了一個大反轉,隨著港臺影視行業走向了下坡,內地的影視業卻開始繁榮盛世。現今的內地演員不再掙死工資,也擁有了高額的片酬。
  • 香港與內地明星片酬差距有多大?馬國明:內地拍一月,香港苦半年
    香港的藝人為了生活除了改行。還有一條出路就是來內地拍戲。因為內地給明星的薪酬是非常高的。常常有內地拍一月,香港苦半年的說法。這句話可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它出處就是香港影星馬國明採訪的。馬國明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他就是鄭秀文的老公許志安計程車事件女主角的當時的男朋友。
  • 內地拍戲收入有多高?馬國明自爆:一個月的工資等於在香港做半年!
    當時內地的娛樂事業還沒有起步,因此當時香港的明星可以說是十分受到大家的喜歡,四大天王也是在那段時間出現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港娛似乎在逐漸衰落,而內地的明星卻在慢慢地崛起。 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B大哥吳志雄。
  • 鄭則仕:香港黑幫拍戲投資大 也不欠片酬
    《洪熙官與方世玉》,一個叫《少林子弟》,1973年他就離開香港到臺灣開公司拍戲了。然而在收入面前,鄭則仕又猶豫了,由於家境不富裕,早早出來做工的鄭則仕承載了養家的責任,在那時人均月收入五六百的情況下,他做珠寶大師傅可以拿到2000左右,而加入無線拍戲卻只能拿到400左右,在夢想和現實中搖擺時母親給了他莫大支持,給他一年的時間拼搏,如果可以就繼續,如果不可以,就回到現實。就這樣,從無線開始,鄭則仕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 應採兒常住內地撈金?Jasper轉上海念書,目標是清華北大
    陳小春和應採兒也算是娛樂圈一對恩愛夫妻,兩人的兒子「小甜椒」Jasper也非常深受觀眾喜歡,儘管《爸爸去哪兒》已經過去好幾年,但是依舊擁有著極高的關注度。
  • 19位男演員、8位女演員,當紅臺灣演員內地檔期一覽
    前幾年臺灣主持人董至成爆料「臺灣跟內地最大的差異就是片酬一個低一個高,聽完他們在內地的片酬,你會覺得在臺灣工作的演員拿得真的好少好少,跟乞丐一樣。」 著名偶像劇導演劉俊傑透露:「臺灣的藝人片酬,大陸是臺灣的5倍。溢價規則是金馬獎、金鐘獎等獎項,接著是各種新人獎,然後是各種入圍,再者就是參演電視劇的收視狀況。」
  • 在香港tvb工作19年未火,來到內地就成功走紅,如今身價不菲
    現在國產劇發展的速度特別快,內地娛樂圈的收入也比較高,難怪香港演員都前往內地發展。最近幾年大家對於TVB的印象越來越差,某些片子投入非常多,沒想到拍出來的質量讓人一言難盡。內地演員的片酬比較高,甚至已經到達了畸形的程度。最近幾年圈內人一直在抨擊明星的高片酬,而香港地區的演員薪酬比較低,許多知名演員到現在都買不起房子。
  • 臺灣藝人來大陸拍戲,被內地的財大氣粗嚇到,直言我們才是土包子
    臺灣藝人陳為民就是這樣,他來內地拍了4年的戲,最看不慣別人說大陸落後。他說內地今時不同往日,繁華奢侈得不行,跟人家比「我們」才是土包子。陳為民在多個節目裡說自己在這邊拍戲,真的被內地的財大氣粗給嚇到了,吃飯的餐廳那就一個高級。陳為民講了兩次在內地吃飯的經歷,有一次是在杭州西湖朋友請客。
  • 娛記曝TVB600多位明星失業,演員片酬不敵洗碗工,佘詩曼剪彩1.6萬
    此外,娛記還透露說香港娛樂圈正面臨困境,即使是知名演員,報酬也是很少的,香港知名女演員佘詩曼的剪彩費用只有兩萬港幣,折算成人民幣只有1萬6,和內地娛樂圈明星的動輒幾千萬的收入相差甚大。
  • 張學友控訴拍戲的錢大部分都輸給了劉嘉玲,天王片酬是有多低?
    打麻將可謂香港藝人「傳統藝能」了,從林青霞張國榮到張學友王菲,沒事就坐在一起「搓兩圈」。 話又說回來,明星打麻將出錢肯定比普通人多很多,那也不至於多到這種程度,大多數拍戲的錢都輸在打麻將上。 可能有人會質疑,天王張學友的片酬是有多低? 這裡做一個小小的科普:90年代的香港演藝圈很務實,不會因為你在樂壇是天王,拍戲就給你高價片酬,歸根結底還要看票房。
  • 鄭元暢的市場片酬,朱亞文的市場片酬,差距一目了然
    雖然是三大男主,不過最受關注的還是朱亞文和鄭元暢,今天鄭元暢和朱亞文在微博的互動還登上了熱搜,對於他們的討論也開始了,這些討論包括他們的演技,顏值,劇中角色以及片酬等等方面,今天就說下他們各自的片酬。鄭元暢,別名小綜,是臺灣非常知名的男演員,出過音樂專輯,走過T臺,擁有模特般的高大身材,顏值也是偶像劇男主級別的,曾多次拿下花樣美男排行榜的前100名。
  • 素人拍網劇爆紅片酬1000萬,四線女演員身價幾億,娛樂圈太賺錢
    《太子妃升職記》的盛一倫,沒拍戲前就是一個模特,拍一套片子,大概也是拿著幾百塊的酬勞而已。但是他拍了《太子妃》之後就爆火了,接連接了好幾部電視劇。但是居然被欠薪了!吳京就提到過現在這些小鮮肉的片酬非常的高昂,張翰在《戰狼2》的角色原先談過很多小鮮肉演員,但是他們開出的價格是張翰的十幾倍,最終張翰以100萬的價格出演了這個角色。
  • 陳啟宗:香港的過去式,與中國內地的未來時
    30年前,數十公裡以外的中國內地尚處在房地產市場起步期,香港開發商已邁入激烈的市場化競爭階段。即便是這棟拆卸重建的渣打銀行大廈也不難窺視所有者恒隆的別出心裁:模仿1930年代美式公共銀行大廳氣氛Kitsch主題,以及粉紅、灰棕色花崗石打造的外牆等。香港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影響了大部分中國內地開發商。
  • 十位壕無人性的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員
    電影公司的造星能力在各個行業裡屬於拔尖地位,隨著電影公司的日漸紅火,演員的片酬收入也水漲船高,那些個身家過億的演員,個個都是銀幕常客,那麼他們究竟有多壕無人性,今天就隨著藍火電影一起走近這些全球收入最高的男演員。
  • 1993年香港演員片酬大全,看到達叔這片酬,我哭了!
    解釋一下,那個兩百萬是林子祥的,發哥的片酬是250萬加分紅,香港高片酬的明星也就那幾個大牌巨星,九十年代五百萬以上的不超過六個。 李連杰的片酬是1200萬,已經很了不起了,那個時候正處於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外埠收入有時候比香港本地收入還多,當然這只是有限幾個人才做得到。
  • 香港演員北上:在港演戲「沒飯吃」,內地的待遇完全不同
    香港演員北上:在港演戲「沒飯吃」,內地的待遇完全不同當香港演員在香港演出時,他們受到相對較差的待遇。班裡的武師「太保」曾經在拍攝一出更危險的替身戲時,問導演,可不可以給他加個墊子?可是導演對他的評價是:「你怎麼不讓導演演啊,替他演?」
  • 張衛健和老東家TVB合作不計片酬,曾被奚落「臉上無毛不值錢」
    說張衛健是童年男神一點都不過分,他塑造的角色,他的經典臺詞,他的招牌動作,即便過去多少年這些記憶依舊清晰。記憶中的張衛健永遠都是一個開朗風趣的形象,他帶給觀眾的遠不止經典角色那麼簡單,他傳遞的樂觀心態影響了許多人。張衛健本人的經歷也是十分勵志。
  • 談現時香港電影與演員現狀,對張艾嘉的觀點,你怎麼看?
    而近年來加入內地的香港演員就更多了,包括知名演員、配角甚至跑龍套的都有,如陳偉霆、佘詩曼、陳浩民、劉愷威、林峰、高鈞賢等等。談到在內地拍戲與香港差距時,香港演員往往是一臉自豪和滿意。比如香港TVB著名演員佘詩曼感受是,香港電視劇大多數是在影棚裡完成,而內地基本上都是實景且拍攝條件更好,演戲比較容易投入氛圍更好;在香港拍戲一直都追求高產,演員必須沒日沒夜的拍戲,非常辛苦,而在內地拍戲沒有那麼高的強度。她透露在香港拍戲時能睡眠很少,最高紀錄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拍戲。
  • 在香港tvb工作19年未火,來到內地成功走紅,如今身價不菲
    當時香港的經濟發展的特別快,各大影視公司隨之誕生,不少明星通過這樣的舞臺正式出道,不過近兩年來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的速度逐漸變緩,TVB的投資力度也有所下降,演員們很難得到發展的機會,不少人決定另謀出路,於是便選擇來到內地。內地的市場確實比較大,這些演員們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內地市場也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
  • 曾經的古惑仔拍戲片酬如何?結果意想不到
    在公布明星收入排行榜的時候,讓人吃驚的是,娛樂圈中越來越多的新人的薪酬已經超過了曾經大火的演藝圈中的老人了,這也就是流量小生的出現。相比現在的流量小生,曾經的古惑仔更加讓人懷念,因為那是一代人的青春,那是一代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