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部分中國推理作家被低估?

2020-12-17 騰訊網

從網劇《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小孩》被廣泛討論,不難發現懸疑劇或小說均有著龐大的受眾群。如何將這一巨量流量聚焦到對本土作家的關註上來呢?

《隱秘的角落》帶動本土懸疑劇作「出圈」

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帶動原著《壞小孩》暢銷,迅速打破推理類小說海外作家長久霸榜的局面。在圖書電商噹噹近30日暢銷榜上,作家紫金陳的《壞小孩》位列小說品類偵探/懸疑/推理類第一名,「紫金陳刑偵推理三部曲」緊隨其後。劇中對單親家庭、中年危機、親子關係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給予真實的刻畫,引人深思,引發全民熱議,並激起了觀眾對本土懸疑小說的興趣。

紫金陳著/浦睿文化策劃、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據悉,噹噹小說品類有22個細分門類,偵探/懸疑/推理類小說在小說類別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社會小說和世界名著,銷售佔比達15%。一直以來,國內原創懸疑推理不溫不火,市場被以東野圭吾、阿加莎等名家為代表的國外推理小說作家橫掃。僅以噹噹偵探/懸疑/推理類圖書暢銷榜為例,在2019年該類暢銷榜單TOP50,前10名幾乎由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包攬。

即便是暢銷榜的第11到20名,除了第14名《肖申克的救贖》(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5名《無人生還》(精裝本)(新星出版社),以及第19名《法醫秦明系列·天譴者》(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其餘也依次被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包攬。

就原創來看,市場表現最好的是《法醫秦明系列·天譴者》,其他原創暢銷作品如《法醫秦明系列·第十一根手指》(湖南文藝出版社)、《解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古董局中局》(湖南文藝出版社)、《盜墓筆記》(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國異聞錄》(江西教育出版社)、《法醫秦明系列·守夜者》(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燒烤怪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法醫秦明系列·倖存者》(湖南文藝出版社)、《江寧探案錄》(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法醫秦明系列·清道夫》(湖南文藝出版社)、《緝兇:我在重案隊的故事》(天津人民出版社)11種作品分別佔據暢銷榜TOP25~ TOP50的11席。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是屬於國內懸疑小說的高光時刻。懸疑小說的出圈,意味著這一類型小說從推理小說迷們的敝帚自珍,變成了更廣泛人群的大討論。正如東野圭吾這一名字,雖然讀者最早認識他是從推理小說始,從詭計和對人性的逼視始;但他的作品,不僅推理小說迷喜歡,也已經成為大眾暢銷類讀物,受到中國讀者普遍歡迎。

原創市場的默默耕耘者

對習慣閱讀海外作品的中國推理愛好者來說,即便有諸如超級暢銷書作家如法醫秦明(作品銷量累計超過350萬冊)等作家在力挽狂瀾,但與海外作家的兇猛來勢相比,本土推理小說似乎整體處於被冷落的狀態。

小說家呼延雲認為,假如把2000年「推理之門」網站的創辦作為原創推理復興的起點的話,迄今這20年中,無數勤奮的創作者撰寫了大量的優秀作品。發展時間短、題材受限多、出版難度大、創作隊伍整體比較年輕等問題,制約著原創推理從小眾走向大眾。

在99讀書人副總編輯王皎嬌看來,原創推理起步較晚,讀者看慣了日本推理及歐美偵探小說,閱讀起點又比較高,這加劇了原創作品創作的難度。

再加上包括紫金陳在內的很多本土作家並不諱言他們的創作受東野圭吾影響,因此在眾多作品中,原創並非讀者的閱讀首選。如何首先獲得該類型小說讀者群的認可,並非易事,更不要說「出圈」了。

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有許多作家和出版人在默默深耕。比如創立於2006年,以「打造中國最專業的偵探小說出版平臺」為目標的午夜文庫,2010年起,便啟動了原創系列。午夜文庫資深編輯王歡介紹說,「午夜文庫」一方面引介大量海外優秀偵探小說,在國內營造偵探推理文化的閱讀氛圍;另一方面,扶持培養最具才華的華語偵探小說作家,發掘最具潛力的原創文學作品,希望推動中國原創偵探小說的起步和發展。尤其近兩年原創作品佔比上升,從品種數上看,該系列歐美、日系、原創已各佔三分之一。目前已推出陸秋槎、陸燁華、時晨、雞丁、呼延雲、文澤爾、陳浩基等作家的作品。

在午夜文庫推出的小說中,《元年春之祭》(陸秋槎著)的海外表現最優異,成功輸出日語、韓文和越南語版權。該作品甫一上市就高居日本亞馬遜懸疑推理類排行榜第五名,日文版已加印4次,累積印量超過兩萬冊,橫掃日本四大推理小說榜單,陸秋槎的另一部作品《若且唯若雪是白的》亦已售出日文版權。

豆瓣方舟文庫·懸疑推理是豆瓣閱讀經過多年的內容積累,創建的類型小說品牌,旨在發掘本土懸疑推理新鮮佳作,重點關注注重懸疑氛圍、有生活氣息的懸疑推理小說。目前已出版《冷雨》《暖氣》《黑暗的次方》《鵪鶉》《刑警羅宋》《羅宋探案:天使》《寫作課》多部作品。這些小說在懸疑推理小說本有的類型特徵下,構建出具有足夠本土化特色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又如99讀書人旗下去年創立了推理品牌「黑貓文庫」,籤約多位本格推理作家如陸燁華、時晨、孫沁文等,第一本書《春日之書》已經推出並加印。

據磨鐵圖書副總編輯王傳先介紹說,磨鐵的原創推理小說類型佔據磨鐵原創小說板塊的四分之一。原創推理小說有穩定的讀者群,受歡迎程度因書而異,因時而異。

「中國有中國的懸疑和推理,我們的本土化歸根到底便是接地氣、接近生活認知的常識。」 紫金陳在成名後,曾多次分享創作談,也大方分享讀東野圭吾後頗受啟發的經歷,但他強調自己已經找到了個人風格,而且相比那些在異域文化中的詭譎故事,取材自當代中國人身邊的故事更接地氣,更能感同身受。

作家被低估與「出圈」的多種創新

在日系推理小說鋪天蓋地之下,原創推理作品如何才能出圈,才能讓習慣閱讀日系或歐美推理作品的讀者像追國外作家一樣追本土作家?

目前來看,元氣社策劃的「法醫秦明」系列可以說是這一類型小說中成功的示範者,從2002年該系列的第一本書推出至今新作不斷,目前已推出萬象卷、眾生卷、守夜者系列和科普系列計10餘種,據悉單種銷量近50萬冊。最新作品《遺忘者》以首印量30萬冊日前重磅上市。網劇改編也與作品出版同時推進,多重觸發大眾關注度。據悉,其與雷米、周浩暉強強攜手的「獵兇者聯盟」IP開發正在籌備中。

文本創新與跨界合作,擴大閱讀圈層。「不僅原創推理需要出圈,寫作這件事在當下就需要出圈。也因此,打破書籍原本意義的產品越來越多,在文本之外,通過融入塗鴉、解謎等元素吸引非讀者的興趣。」 王皎嬌提出,許多本土作者的想法已經很超前,推理的形式也別出心裁,想辦法擴大閱讀群體是有責任心的出版人和出版機構應該共同考慮的事。比如相比已經出圈的科幻小說,他們在黑貓文庫的第二本書《密室小丑》做了新的嘗試,邀請科幻作家韓松寫序推薦,希望吸引喜愛科幻的讀者來讀。

設立獎項鼓勵創作。國內推理小說獎項不多,除了書評人華斯比的中短篇獎項,少有知名的推理獎項,因此,黑貓文庫去年和文化品牌「QED」聯合舉辦長篇推理新人獎,希望通過推理獎項的設立能激勵作家的創作。

原創推理整體水平其實被大大低估。呼延雲認為,從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上看,以單個作品論,國內有些作品甚至強於日本和歐美的一線作品,但知名度要差得多。如陸秋槎的《元年春之祭》在日本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都比中國高。此外,在他看來,原創推理目前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越是創作本格推理的作者,知名度越低,反而比較「大眾」的作者,作品更偏向懸疑而不是推理。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推理小說在中國的實際普及率偏低有關。所以原創推理要想成為大眾文學,不僅作家要努力,推理小說的閱讀也應該在讀者群中更加廣譜和多樣。不過,也有作家對此有不同看法,紫金陳就認為,不要管寫哪一類,讀哪一類,「評價故事質量的唯一依據就是好不好看。故事邏輯再精彩,思想再深刻,脫離了好看,那就什麼都不是。」

無論是多一些營銷和宣傳,還是借影視的成功改編這一「東風」,作家們還是認為「內容為王」,過硬的作品才是真的,其他不妨交給時代和市場去考量。尤其對於推理小說創作來說,小說要表現複雜的人性,而人的一生是光明和黑暗交織的過程,所以作家能真實和自由地表達和抒發是文學創作中最重要的事。推理小說要展現廣闊的社會,讓我們一同見證中國原創的更多可能。

看這些「燒腦」的原創懸疑/推理小說

在眾多外國推理小說霸榜的同時,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原創作品值得一讀。我們選取了近期出版的作品向讀者推薦,這些作品均有著不俗的創作水準。特別要說明的是,有些推理小說的中堅力量因為近兩年沒有新作,未予推薦。(非今年新作均為現象級作品予以薦讀)

《遺忘者:眾生卷 第2季》

法醫秦明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闖空門的小偷沒有想到,居住在此的一家四口早已橫死屋中。弔詭的是,死在浴室中的年輕孕婦並非這家的女兒,她與其他三人毫無血緣關係。而失蹤女兒的屍體,出現在二十公裡外的化糞池中……該書為一線暢銷懸疑作家法醫秦明的最新作品,根據真實案件改編。法醫秦明是80後副主任法醫師,曾榮獲華語原創小說年度最佳作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小說聚焦當代女性困境,從真實犯罪檔案中揭開屬於她們的噩夢。

《玄夜案》

嶽勇著

現代出版社

《詭案罪》作者嶽勇「平民推理師」系列第二部,該系列以生活中的芸芸眾生為主角,他們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城市白領……原本平靜的生活軌跡,無端被一系列懸疑命案扭轉,他們也因緣際會地踏上了尋求真相的旅程。隨著懸念線索的推進,人性脫去偽裝,暴露出其弔詭與善變的本來面目。這本書圍繞主人翁柳詩顏與曲昭在玄夜村發生的一系列可疑的案件展開,一場複雜的案中案,結局反轉再反轉,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騎士的獻祭》

那多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小區河道裡陸續發現了裝有屍塊的蛇皮袋,警察老馮沿著線索一路追蹤。蹊蹺的是,在同事、鄰居及女兒的敘述中,案犯似乎是個 「老好人」。隨著案情逐漸明朗,一出塵封多年的家庭悲劇浮出水面。小說家那多的這本最新小說改編自真實案件,講述一位父親的決死時刻,以惡寫善。偵破推理與社會探察交織,生活的暗面無處遁形。那多2018年曾出版《十九年間謀殺小敘》,筆鋒肅殺、節奏綿密,故事冰冷而激蕩。

《掃鼠嶺》

呼延雲著

新星出版社

隧道風亭的熊熊烈火,驚爆慘絕人寰大案,犯罪現場的所有物證,直指昔日連環殺手。十年前有人為他洗冤,十年後誰再為他辯白?精英團隊再度集結聯手挑戰「多重不可能犯罪」。

該書作者為小說家呼延雲,2009年以《嬗變》出道,早期作品偏重本格,此後堅持探索,在偵探小說的題材、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上多有創新。擅長以宏大敘事的手法表現複雜的現實主題,文風雄渾,氣勢豪邁,在華語偵探小說作家中別具一格。

《生死裁決·追尋》

張海生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這是以一線檢察官為主角的刑偵小說,公訴處女檢察官林菲擅長重大刑事案件的辦理工作,她始終信奉一個理念:檢察官1%的疏漏就是對當事人100%的傷害。該書真實還原檢察官覆核重大刑事案件的現場,救蒙冤者於囹圄之中,使犯罪元兇難逃法網。作者張海生從事懸疑小說創作近十年,代表作有「葉珂刑警手記」系列等。

《匿身》

河狸著

文匯出版社

一部適合初入推理圈讀者的本格小說,每一章節都用一個推理元素來命名。小說講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引發落石阻斷山路,六位年輕人因道路受阻而走進一處偏僻的山莊。鮮有客人來訪的山村為六個人舉行了盛大的宴席。當天深夜,村子裡德高望重的醫生被殺。謀殺現場是村民在夜裡絕對不敢進入的祭祀廣場。嫌疑人被鎖定為六位遊客之一……絞盡腦汁的詭計,意想不到的動機,極致詮釋何為真愛。

《刑警羅宋》

空城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空城,本名楊駿,IT業從業者,創作了以刑警羅宋為主角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刑警羅宋並不特別神通,他有自己的煩惱,除了破案,不想升官,只想找到失蹤的妻子。這本書收錄了四個基於現實的半虛構故事《謎屍》《殭屍》《白月光》《瘋貓》,懸念設置精巧,從案件發生、尋找疑點到破解謎團,每一步都扣人心弦,並以破案故事深入現實生活,特別關注了邊緣人群,如殘疾少年、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作家通過探討人心的秘密,將其煉成一根刺,警醒世人,觀照自我。

《鵪鶉》

郭沛文著

中信出版集團

「豆瓣方舟文庫·懸疑推理」書系之一,郭沛文是豆瓣閱讀熱門懸疑推理作家,曾任雜誌記者,出沒街頭巷隅採寫各色人物,此後專職寫作小說。他的上一部作品是口碑和銷量雙贏的《冷雨》。《鵪鶉》注重多樣化的文學性嘗試,是一部更為精細的「手工」作品,同時與作家所理解的以及當下的真實生活關聯性更強。他在書中寫了邊緣市井青年,還有禁忌戀、創業潮、校園貸、成功學傳銷等各種社會現象。

《生吞》

鄭執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東北作家筆下的殘酷青春,用文字直擊人心。2003年冬,十七歲少女黃姝慘遭姦殺,被棄屍於一幢爛尾樓前的雪坑內。大雪覆蓋了胴體也掩蓋了重要線索,作案手法和動機成迷。十年後,又一案件發生,作案手段完全復刻,可昔日重大嫌疑人卻早已去世,追查此案的老刑警馮國金再次墜入迷霧。隨著塵封舊案重見天日,一段深埋在五個少男少女間的殘酷青春往事浮出水面。

《春日之書》

陸燁華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某天,雜誌編輯部突然收到一封匿名投稿。信封上只有收件人,快遞單號顯示未攬件。投稿的內容為一篇莫名其妙的推理小說。刊登之後,第二周、第三周,匿名作家繼續卡著時間點投稿。編輯張悠悠為了破解小說中的謎團,展開調查。五個短篇,最後串聯成一個完整的長篇推理。在故事之外,張悠悠與匿名作家鬥智鬥勇。

該書是「黑貓文庫」的一種,作家陸燁華曾出版幽默推理短篇集《擼擼姐的超本格事件簿》,譯有阿加莎·克裡斯蒂長篇小說《長夜》等。

《暴風血》

午曄著

花城出版社

推理小說家午曄最新作品。冬季,祁連山脈,一支科考隊在大冰川上發現一具多年前凍僵的女登山者遺體。風雪阻斷了道路,他們只得駐留地處偏僻的松山旅社,並把「冰川女士」暫放於旅社冰窖裡。旅社裡身份目的各異的人越聚越多,冰川女士意外「走失」,怪事接連發生。小鎮裡流傳的「殭屍傳說」背後有何玄機?科考隊在冰川上遭遇了什麼?在幫助調查的過程中,國際刑警身份的黎希穎和秦思偉,又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暗黑者》(四部曲)

周浩暉著

海南出版社

作家周浩暉以「刑警羅飛」系列獨步懸疑江湖,尤其擅長高智商犯罪懸疑小說。《暗黑者》講述了警探羅飛與高智商殺手之間的一系列鬥智鬥勇,抓捕與反抓捕的故事。十八年前,一起離奇的爆炸案,羅飛的女友和好友死去。十八年後,爆炸案兇手再次現身網絡,以復仇女神為名發出死亡徵集帖,由網民公投出他要殺死的對象。作為當事人的羅飛終於再次介入此案,塵封了十八年的隱秘案卷迷團在他面前一層層解開。作家在講述故事之餘,對人性的探討、對刑偵破案的解讀、對犯罪動機的思考,皆入木三分。

《心理罪》(5冊)

雷米著

重慶出版社

雷米,本名劉鵬,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心理罪》是其代表作,成功塑造了形象豐滿的神探方木。小說節奏明快,懸念疊出,心理描寫細膩,深刻反映一些社會問題。隨著該系列的深入,小說從探究一個人的內心,到思考一類人、一個群體,再到著眼一個社會,故事中正與邪、光明與黑暗的較量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但始終不變的,是人們對法律與秩序的信仰。

《長安十二時辰》

馬伯庸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家馬伯庸長篇小說代表作,一部現象級歷史懸疑作品。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可疑人員,身陷囹圄的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天才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破除隱患。這是一部保衛長安的「諜影重重」,盛唐風物民俗盡收眼底,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體豐滿。

記者/夜 雨

相關焦點

  • 賈晉京:為什麼說中國的GDP被極大低估了?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賈晉京中國的GDP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低估的,中國適時的實際GDP,應該是現在的大概兩倍左右。中國的GDP有著無限的增長潛力,而在當今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數字資產首先被正式承認為資產。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的GDP為什麼被低估了?我們說中國的GDP到底相當於美國的多少呢?在2014年的時候,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這一年中國的GDP超過了美國,於是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 揭秘推理作家汪潔洋的「十大謎題」
    2020年「世界讀書日」期間,推理作家汪潔洋受邀在京東直播首秀,分享了她創作推理小說的心路歷程及她個人對中外推理小說的見解與感悟,吸引了大批對懸疑推理感興趣的讀者。 汪潔洋,這位高智商、高顏值的作家及編劇一直神秘低調,但在推理小說擁躉和媒體圈卻早就是個響亮的名字。
  • 新本格推理代表作家
    在新本格推理的誕生和發展的過程中,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這個社團,就不會有「新本格推理」。除了主將綾辻行人和他的賢內助小野不由美,另外幾位社團成員法月綸太郎、我孫子武丸、麻耶雄嵩和中西明智,也都成為了 「新本格推理」的奠基人。
  • 科幻作家韓松:所有科幻小說都應該是推理小說
    日前,在上海書展「科幻推理:21世紀娛樂作品的發展方向」活動現場,科幻作家韓松與推理作家時晨、趙婧怡討論了科幻和推理兩者之間藕斷絲連的關係,以及娛樂作品的新方向——「科幻推理」。韓松說,愛倫·坡被視為推理小說的鼻祖,其實他也是科幻小說的鼻祖之一,因此科幻和推理是「上個世紀就認識的朋友在今天終於重逢,突然在這一瞬間就認出了彼此」。
  • 專訪丨吳非:從中國打工旅行第一人到推理作家,自由而無用的人生
    然而,「中國打工旅行第一人」的標籤,在吳非看來,已成為過去時,如今,他帶著新的身份「推理作家」推出全新作品《勝者出局》。他也因此成為首位在日本本格推理雜誌發表推理論文的中國作家,也是推理雜誌《EQMM》成立78年來唯一的中國內地作家。
  • 「近觀日本」為什麼日本推理小說迷倒眾生
    【「近觀日本」是旅日作家、中歐商學院客座講師陳藥師在界面新聞開設的專欄,講述日本的商業和文化】。推理的魅力即使在大片夾擊下,日本推理電影《祈禱落幕時》也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在日本,這部電影獲得了15億日元的票房,在中國也獲得了6000多萬的票房。
  • 大部分中國男作家,都不會寫女性?
    張 婷:你說的讓我想到中國社會裡有一類比較常見的親密關係,看起來是男性主導,但實際上他可能非常依賴家庭裡的女性。 鄭 執:對。我就想寫出這樣一些男性的「弱」:被女性拋棄了,(有些)男性可能就完了,受不了。
  • 推理作家們都是多少歲出道的?
    在為橫山秀夫《影子的季節》書寫的導讀中,唐諾說「推理小說家的第一本書好找多了,通常一開筆就是他書寫生命之中極其成熟的重要之作,甚至一不小心就是他一輩子寫最好的作品。」但若我們仔細觀察,很多時候第一部作品還略顯青澀,只是一個起點、一種風格形成的初期。
  • 大部分中國男作家,都不會寫女性?|對話鄭執
    張 婷:你說的讓我想到中國社會裡有一類比較常見的親密關係,看起來是男性主導,但實際上他可能非常依賴家庭裡的女性。鄭 執:對。我就想寫出這樣一些男性的「弱」:被女性拋棄了,(有些)男性可能就完了,受不了。我對筆下的女性其實有種美好的期待,這也造成有些女性形象相對單薄。
  • 80後推理迷褚盟: 99%推理小說不值得看第二遍
    訪談  現實中沒有「不可能犯罪」  記者翟曉林  讀+:偵探小說為什麼會在19世紀中期的西方出現?為什麼說它是代表科學和民主的進步文學?  褚盟:以愛倫·坡的《莫格街兇殺案》為標誌,偵探小說誕生在19世紀中葉的美國。
  • 治癒系推理作家伊坂幸太郎:我想讓讀者會心一笑
    舉個例子,某個「現象級」青春文藝暢銷書作者xx,被安排在遠離參展人流的友誼會堂三樓,在整個書展860場活動裡這處場所一共啟用不到10次,在這裡這位暢銷書作家得到了三個小時來面對上千名讀者,這是書展給一個作者最大的容量。而有一名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太熟悉的日本懸疑推理作家,獲得了同樣的「額度」,3個小時的籤售,是上海書展對第一次來中國大陸的伊坂幸太郎巨大的歡迎。
  • 為什麼日本的推理小說文化那麼盛行?
    其他諸多留洋歸國的日本學者與作家都相繼投身於推理小說的翻譯中。因此,此時一大批頗具盛名的日本作家正好奠定了日本推理小說的基石。二、日本人樂於接受推理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如果大眾不接受,推理小說無論如何也興盛不起來。但日本人不僅接受,而且很喜歡推理小說,甚至黑巖淚香翻譯的小說在當時的日本出現了洛陽紙貴的局面。
  • 研究:雞的"智商"被低估 達到人類7歲的推理水平
    科學研究發現雞的智力水平被低估—— 雞年話雞:能達到人類7歲的推理能力  農曆雞年終於來了,一份最新的科學研究為雞的「智商」翻了案。  在人們印象裡,雞是笨或蠢的代名詞。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前不久,全球領先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機構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發表的文章:雞的智力水平被無端低估,並被其他禽鳥種類遮掩了。  文章認為,雞有獨特的個性,不僅會運用策略智取對手,還懂得自己在啄食順序中的地位,進行相關的演繹推理——這是人類到7歲才逐漸形成的能力。
  • 有栖川有棲,新本格推理代表作家套裝微店上新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本格和新本格的區別:「本格推理是先造一間密室,然後把人殺死在裡面;而新本格則是先把人殺死,然後在屍體的四周造一間密室。」國內近年來引進出版了眾多日本推理作家的作品,其中一位新本格推理的代表作家,連宮部美雪都是其鐵桿粉絲,他就是——
  • 《隱秘的角落》揭露人性複雜,日本作家的推理寫作有什麼不一樣?
    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推理小說又掀起了一波熱議,昨天,在上海中心大廈的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的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辦的「穿越人類的愛與悲傷——遠藤周作新書分享與對談」上,這位日本著名作家首次嘗試以推理小說式的敘事風格,探討老年、死亡與欲望的長篇小說《醜聞》也引來在場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
  • 最暢銷的推理小說家,為什麼會是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60歲生日
    說到近十年在中國暢銷的外國作家,幾乎沒人能和東野圭吾相比。或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東野圭吾出生於1958年,到今年2月4日就整整60歲了!東野圭吾最初在中國默默無聞,如今已成為現象級作家,打開北京開卷統計的暢銷書排行榜,沒有哪位作家能夠撼動東野圭吾的霸主地位,比如從2017年以來,他的三部作品《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長時間連續登上虛構類排行榜。2017年,東野圭吾更是獲得亞馬遜中國紙質圖書作家榜和Kindle付費電子書作家榜兩個榜單的冠軍。
  • 日本推理小說隨薦
    唐諾本人其實也是偵探小說迷,甚至專門寫了推理小說導讀集(這個周六細講),但我覺得會說出這句話,除了調侃,還有一個原因:他從不讀日本推理小說——歐美推理小說中,犯罪動機往往被弱化,解題過程才是重心,遺產繼承可能就是大部分動機。而在日本推理小說中,犯罪動機往往是很重要的一環,出題過程才是重點,殺人不一定是為了解決問題。
  • 東野圭吾和島田庄司:那些日本文壇優秀的推理作家幾乎都是理科生
    相信很多推理小說的愛好者都堅信:完美的邏輯和廣博的知識是人類從枯燥無聊及空想中解放的動力源泉。在日本,有這樣一批作者,他們活躍於本格派與社會派的領域中創作了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像島田庄司、東野圭吾等等當代大咖,既有現代文學開山之功,又有提攜之勢,他們為文壇新手提供了很多建議並打下了紮實的根基,延續繼承了推理文化的生命力。
  • 推理小說,一個嚴肅的異類?
    事實上,近幾年國產推理類劇集迎來了一個爆發期。除了《隱秘的角落》,《法醫秦明》《無證之罪》等熱播劇,其核心要素也是推理與偵探元素。而其中不少推理影視作品都改編自推理小說。比如,《隱秘的角落》就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 。為什麼推理故事總是能抓住人心?
  • 加加書單 二:不要提到日本當代推理作家就只想到東野圭吾(下)
    還有幾位當代大師級的推理作家當然也不能少,讓我們繼續認識這些作家和作品!五、島田庄司島田庄司為日本公認的新本格派導師,更被許多讀者奉為推理之神!1980年以《佔星術殺人魔法》參與江戶川亂步大獎的角逐,開創了新本格派推理,將日本推理小說重新推回黃金時代的路線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