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ED早申已落下帷幕,南京各校喜報頻傳。今天的兩份喜報來自金中中美班和南師附中IB。
截至12月20日,據不完全統計,南師附中2019屆IB學生大學申請結果如下:40%的學生收到來自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的錄取通知,其中美國ED佔比37%。錄取專業51%為STEM相關,16%為金融、醫學類,21%為藝術、人文類。
△點擊查看大圖
南師附中IB的胡雪楓同學,拿到了康奈爾ED(早申請)的offer。消息傳來,大家都先一愣,包括她自己,因為這個女孩實在太低調了,平時的生活中沒有一點學霸的張揚,沒有任何爆炸性的事跡,她總是融化在人群中。
但老師們又都覺得這個offer來得實至名歸,每一個在課堂、社團等活動中接觸過胡雪楓的老師,都對她印象很好,雪楓高一時的班主任就形容她「學習習慣超好,條理性很強,可愛又有禮貌」,IB項目部協調人龔燕老師稱她為「born learner(天生的學習者)」。
「中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我在普高和IB中猶豫了很久,」胡雪楓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感覺自己不是特別活潑外向,也沒參加過什麼重大活動,可能不適合上國際班吧。」但最終在媽媽的鼓勵,胡雪楓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進入了IB。
別看今天的胡雪楓幾乎門門功課都是7分(IB採用七分制,7分為最高等級),但高一剛開始時,她也覺得有點不適應。
「我記得特別清楚,第一次上Michael老師的經濟課,完全聽不懂,」回想起來,胡雪楓也笑了,她說當時學的概念其實很簡單,但因為沒聽懂,題目做錯了,「Michael老師問我,你確定嗎,真的好尷尬啊。」
為了一洗前恥,第一次經濟quiz時胡雪楓準備了好久,結果考得不錯。更神奇的是後來胡雪楓喜歡上了經濟學科,高二選了經濟高水準課程。高二時和同學組隊參加全美經濟挑戰賽,還進入了中國區決賽。
來到IB後,面對許多新學科新活動,胡雪楓漸漸理解了嘗試的價值:「一開始做不好的事情,也許並不會一成不變的做不好或者不喜歡,還是要試試才知道。」
因為從小比較容易害羞,胡雪楓原本很牴觸像辯論這樣的活動,但剛入學覺得要融入環境,就陰差陽錯地參加了辯論社。「盲目參加活動不要學我啊!」說到這個,胡雪楓大笑起來。不過她的這個「盲目」其實是一種自我挑戰。
一開始在辯論社看別人辯論,她越看越怕,心裡覺得「他們都說得這麼好,我怎麼可能能反駁啊」。等到真正輪到自己,才發現在辯論場上的感覺是和作為觀眾不一樣的,在那種氣氛之下,自己的頭腦也加速運轉起來,真的能夠不停生成新的觀點去回應。
就這樣,胡雪楓再也不恐懼辯論了,而她的公眾表達也越來越自然,課堂上做presentation 、主持公開班會,她都能自信地登上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