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向來以敢說著稱,有什麼說什麼,言語犀利,沒用兜兜轉轉,沒用含糊其辭。在前天吉利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直言,現在大學畢業證書沒有用,李書福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都說每個人的話,都有個人的風格,無疑和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
1963年6月李書福出生於浙江台州,在自述中李書福介紹了自己青少年時的經歷。
「我是個放牛娃,上小學時,我利用暑假為生產隊放牛,每天0.15元,一個暑假能賺6-10元人民幣,對我來講這是一筆大錢。」,這個世界上放牛娃很多,長大以後成功的並不多,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有放牛的經歷,李書福在中學做的事顯示其不甘寂寞的性格,要做時代的弄潮兒。
在1978年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農村的土地可以承包經營,農民可以搞鄉鎮企業,李書福感到屬於自己的機會來了。
當時他還不過15歲,正是讀中學的年紀,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李書福無心讀書,整天研究相關政策方針,夢想著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都說天才的光芒是無法掩蓋的,他一邊研究政策,另一邊以兩年時間完成三年初中學業,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路橋中學尖子班。
李書福行動了,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他向父親要了幾百元人民幣買了一臺手提照相機開始創業。走街串巷,逢人就問要不要照相。當年照相是個很稀奇的玩意兒,加上李書福熱情好客,照相質量也不賴,很快就賺了幾百元人民幣。
後來他還開了照相館,實現了業務升級。如果李書福現在走街串巷給人拍照,大概率沒有生意,因為人人有智慧型手機,不過憑藉李書福的勇氣和眼光,他一定成功轉型升級。
後來李書福相繼做過廢舊電器回收利用、生產電冰箱配件、生產裝潢材料和摩託車生意等生意,最後一心撲進汽車領域,實現了吉利的巨大成功。
在其人生經歷中學歷確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他自稱農民,也沒有讀過大學,但是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種價值觀對不對?李書福雖然沒有讀過大學,但是他在每一次創業過程中,都敢想敢幹,肯鑽研,這樣的人做什麼不會成功呢?如果他一心讀書,想必也會上很好的大學。
有些人只崇尚李書福沒有學歷也獲得巨大成功,堅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但別忘了李書福的其它品質和精神,很多人不具備,敢想敢做有幾個人能做到?創業失敗負債纍纍怎麼辦?
有網友表示不是大學畢業證書沒有用,而是吉利學院的畢業證書沒用,我認為也不能這麼說。吉利辦學有優勢,產學一體,和社會接軌,在吉利學院學得好,一樣能發展得不錯。
你認同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觀點嗎?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