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興文震區安置點搭建保暖帳篷,民警為受災群眾做早餐

2020-12-25 澎湃新聞

四川興文震區安置點搭建保暖帳篷,民警為受災群眾做早餐

澎湃新聞記者 胥輝

2018-12-17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12月17日早上,民警為受災群眾做早餐。 視頻來源:興文縣公安局(00:42)

四川宜賓市興文縣5.7級地震,部分居民房屋受損不能回家。在當地政府和公安民警的幫助下,他們在臨時帳篷安置點度過了震後第一夜晚。12月17日,受災群眾一覺醒來時,民警和志願者已為他們準備好熱氣騰騰的早飯。救災人員開始為他們搭建保暖帳篷。

小朋友在安置點打桌球。本文圖片均來源:興文縣公安局救援人員在安置點搭建保暖帳篷。

興文縣公安局一位民警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震後第一天晚上,當地公安民警通宵在安置點執勤巡邏。次日一早,民警和志願者一起生火為受災群眾做好了麵條。

據這位民警介紹,他們主要負責興文縣周家鎮雲龍社區安置點,這個安置點靠近震中,第一天晚上安置了近170名受災群眾。這些群眾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損,暫時不能居住。有些群眾不願意離開家,執意要住在受損的房屋裡。為了確保安全,幾位民警用很長時間才做通思想工作,將受災群眾連夜接到臨時安置點居住。

安置點發放驅寒消毒藥物。

12月17日一早,很多住在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吃過早飯,就陸續有人回家整理受損房屋。上午,救援人員開始為受災群眾搭建新的保暖帳篷。

上述民警告訴澎湃新聞,當地所有受災群眾都得到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都有保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受災 安置點 帳篷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疆伽師縣地震受災群眾安置點飲食、醫療、住宿保障有力
    記者走訪震中區和安置點時看到,武警、消防、應急等救災力量仍在進行後續危險排查,安置點群眾飲食、醫療、住宿保障有力。記者在位於震中的西克爾鎮走訪時看到,儘管大部分民房未受明顯損壞,但當地政府考慮到數天內連續發生2次地震,為規避後續可能出現的災害風險,決定迅速將受災群眾轉移安置。
  • 男子酒後在安置點吵鬧 常州民警做心理輔導
    此次強降雨,武進區前黃鎮受災情況較為嚴重,殃及周邊的21個村民小組4500餘戶居民。受災情況嚴重的群眾被分別安置到當地的三所學校。昨天,常州晚報記者了解到,武進區公安分局抽調了30多名警力維護這3個安置點的秩序,民警及時處理突發情況,還請來專業民警,為災民做心理輔導。
  • 受災群眾安置點裡什麼樣?
    7月29日我們來到了安徽合肥廬江縣探訪安置點內受災群眾的生活狀況影想看電影?安排!安置點內為村民提供了電影播放服務2020年7月29日晚,湯池鎮湯池中學安置點內,在觀看電影的人們。這種「露天電影院」是當地的志願者們為安置點內的群眾量身定製的播放內容和播放時間都是根據大家的需求來定的2020年7月29日晚,湯池鎮湯池中學安置點內,在觀看電影人們。場地有限?
  • 長寧地震已轉移安置8萬餘人 盡全力讓群眾少住帳篷
    新華社成都6月20日電(記者陳地、楊迪)20日記者從長寧地震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截至目前長寧地震已累計轉移安置受災群眾81396人,設置大型臨時安置點27個,相關專家正加緊對受災房屋進行災情評估,盡全力讓群眾少住帳篷。
  • 廬江縣石頭鎮:安置點群眾能吃飽,能洗澡
    合肥在線訊 (花蓓 記者 李京鵬)有飯吃、有淨水喝,還能洗上熱水澡……廬江縣石頭鎮災民安置點裡的近300名群眾住得很舒心。接到轉移群眾的通知後,鎮防汛指揮部立即啟動災民轉移安置應急預案,將石頭中學作為安置點,成立以書記和鎮長雙組長的安置點管理工作領導組,抽調鎮機關、公安、衛生、市監、供電、城管等部門人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及志願服務組織的作用,成立情緒安撫組、安全保衛組、醫療保障組、生活保障組等八個小組。
  • ——透視汛情之下受災群眾...
    ——透視汛情之下受災群眾安置工作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阮周圍大疫之後逢大汛,受災群眾的安危冷暖牽動人心。當前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時期,重點地區汛情持續發展,受災群眾是否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如何確保應安置盡安置,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小標題)受災群眾安置現狀如何?
  • 記者探訪巢湖烔煬鎮安置點:安裝有空調,受災群眾生活不單調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8月5日上午10點多,戶外驕陽似火。在巢湖市烔煬鎮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烔煬鎮中心小學,72歲的王炳英在安置點教室裡休息。教室內擺放著多張單人床,床鋪乾淨整潔,牆角處一臺空調正在不停地吹著冷風。
  • 阜寧公安局碩集派出所所長王金國:受災群眾心中的「保護神」
    警情量趕不上城市所,但涉及到對受災群眾的走訪上,工作量可不輕。」言談中,王金國告訴記者,目前派出所轄區內有3個受災群眾安置點,共有3000多戶,「受災群眾們生活中遇到點難事都需要我們及時響應處理。」而正如王金國所說的那樣,當天他接待的首位群眾,正是剛搬入新居不久的受災群眾。  臨近9點,計橋村8組的受災群眾徐大爺捧著一摞材料走進王金國的辦公室,「快請坐,給我看看資料有沒有齊全,都辦好的話就可以遷戶口了。」
  • 蘆山昨下雨使災民生活更難熬:帳篷裡積了很多水
    然而,從昨天凌晨至下午,持續的中雨溼透了很多帳篷,也淋溼了群眾的被褥。大家拿出盆盆罐罐接雨,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帳篷裡積了很多水昨天中午,記者在蘆山中學安置點看到,兩個籃球場上立滿了帳篷,幾乎所有帳篷裡的地面都潮溼了。「一大早就開始漏了,一直忙到現在,畢竟帳篷比不上房子。」
  • 綿陽搭建9處臨時郵局提供服務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綿陽搭建9處臨時郵局提供服務  本報訊 (記者饒智 通訊員李瑜)在綿陽重災區、廢墟上、山坡頭、受災群眾臨時集散點設立的郵政臨時郵局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目前,已在九洲體育館、安縣花荄、安昌鎮、秀水鎮、江油雁門、馬角、太白廣場以及北川桂溪鄉和平武南壩鎮搭建了9處臨時郵局。  5月15日,在北川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綿陽九洲體育館,綿陽市郵政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了臨時網點。在一頂帳篷內,「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儲蓄」的綠色徽記格外醒目,不少受災群眾打探親友的下落,諮詢在郵政儲蓄的匯款和存款的安全下落和支取方式。
  • 「喜波熱,跟在家沒什麼兩樣」——記堰塞湖險情下的安置點
    四川在線消息(楊丹 記者 羅向明)依山傍水處,紅旗招展中,一頂頂藍色的帳篷、一盞盞明亮的電燈、一幅幅祥和的畫面,炊煙嫋嫋,歡笑洋溢,一切井然有序,這就是金沙江堰塞湖巴塘縣蘇哇龍鄉崗達安置點現場的場景。11月12日傍晚的崗達安置點,晚霞映照著飄揚的紅旗,牛羊在主人的吆喝聲中悠閒地「溜達」回家,臨時搭建的廚房,一應俱全的廚具,案板上放著新鮮的蔬菜,盤子裡放著切好的牛肉,灶臺旁、水池旁,大家有說有笑地拉著家常。「有米、有油、有肉、有乾淨的水、通了電,現在天氣冷了,政府給我們搭建的帳篷都是厚厚的,加棉的。」
  • 自然災害中心繫群眾的習近平
    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地震。習近平對軍隊和武警部隊做好蘆山地震救災工作作出指示,強調災情就是命令。各救援部隊要發揚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精神,全力搶救受困群眾,全力救治傷員,努力防範次生災害,積極配合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災區社會穩定等工作。  2014年8月3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境內發生6.5級地震。
  • 派出所免費補辦戶口本,解安置群眾燃眉之急
    7月20日洲頭派出所副教導員劉其軍懷揣著一沓嶄新的戶口本走進泗州村村民安置點準備將剛印好的戶口簿>給村民們送過去7月10日晚上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命令要求在11日下午6點前將圩內居住人員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群眾在轉移時大多數未將戶口簿帶出
  • 厄瓜多地震受災兒童帳篷內迎「六一」
    新華社厄瓜多波託維耶霍5月28日專電 通訊:厄瓜多地震受災兒童帳篷內迎「六一」    新華社記者郝雲甫    這是厄瓜多西北部馬納維省首府波託維耶霍(以下簡稱波市)的一處地震災民安置點,5月下旬赤道炙熱的陽光將地面烤得滾燙,但在一頂頂白色的帳篷內,聽到的是孩子們的天真笑聲
  • 樂山大佛首次被淹至「腳趾」,受災群眾卻零傷亡!四川怎麼做到的?
    所幸這一幕被正在參與抗洪救援的公安民警撞見,看著哭鬧的孩子,樂山市公安局特巡支隊副支隊許可、特警大隊民警關軍虎立刻抱起嬰兒徒步蹚過積水,一路護送嬰兒前往醫院,見到這一幕的沿途的群眾紛紛為兩人豎拇指點讚。18日凌晨,位於樂山大佛正對面的江心島鳳洲島陸地已被洪峰吞沒,1020名居住在島上的民眾被困孤島。
  • 伽師地震受災群眾溫暖過春節
    1月24日,在伽師縣第二小學安置點,受災群眾一起包餃子、看節目,共度除夕。  1月24日,一場文藝演出在伽師地震受災群眾安置點——臥裡託格拉克鎮第三小學舉行。  「好!」開場舞贏得熱烈的掌聲,觀眾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接下來,還有更多精彩節目,讓大家看個夠!」主持人和觀眾互動。  歌曲、相聲、小品、京劇……豐富的節目令觀眾時而陶醉在悠揚的歌聲與曼妙的舞姿中,時而又被詼諧幽默的語言節目逗得捧腹大笑。
  • 實用英語:抓緊生產「過渡安置房」
    妥善安置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1400多萬被轉移的受災群眾,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高度關注的問題。繼3天前赴浙江省湖州市考察救災帳篷生產情況後,胡錦濤又於25日來到河北省廊坊市,實地考察救災過渡安置房生產情況。
  • 震中蘆山龍門鄉百名群眾操場過夜 目前帳篷緊缺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地震發生已近24小時,蘆山縣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一——龍門鄉迎來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當地上百名群眾就在龍門鄉晨陽希望學校操場上度過了震後第一夜。  這一夜,這個小小的學校操場上,涼風習習,燭光搖曳,操場不遠處,就是他們的家,但是,那些樓裡都是黑漆漆的,沒有人敢回家睡覺。
  • 甘肅緊急為在帳篷中上課的學生搭建簡易保溫房
    新華社蘭州10月29日電(記者 王豔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政府29日開始組織人員搭建簡易保溫房,以保證當地一所受災小學的師生溫暖過冬和學校正常教學。    受持續降雨影響,廣河縣莊禾集鎮西坪小學教學樓成了危房,從10月22日起,300多名學生開始在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中上課。
  • 吉林永吉縣洪水災害已被有效控制 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目前,永吉災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災區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在黑暗中度過了最為艱難的幾十小時後,永吉縣災區今天上午已有三分之二面積恢復供電。多數無家可歸的災民被安置在當地臨時搭建的四處安置點內。    受災群眾林大海:趕緊有個吃住的地方就行了,別的事不能那啥,有吃有住的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