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績優異,通過嚴格選拔進入學校實驗班,後又成功保研中科院;他熱愛科研,大二即進入導師課題組,在實驗中提升自我,也在美賽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就是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的張儀輝。他曾因成績差點兒與保研"失之交臂",也成功在保研夏令營中斬獲4所名校offer。本期推送,為你講述張儀輝的保研故事。
張儀輝,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梁希實驗班2017級本科生,保研至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學水文水資源方向。曾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多次獲校獎學金,參加國家級、北京市級、校級大創各一項,參與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並獲M獎。
驚險:差點兒與保研失之交臂
張儀輝來自北林水土保持學院的梁希實驗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梁希班以中國第一任林業部部長"梁希"的名字命名,北林共設有林學與森保、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木工與林化、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農林經濟管理等5個梁希實驗班,梁希班有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保研指標和獎助學金指標單列,實行導師制,在高年級為每名學生配備一名導師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工作。大二時,經過選拔,張儀輝順利進入梁希班。
但在人才薈萃的北林,想成為一名"學霸"並不容易。張儀輝也曾有幾門學分高的專業課遭遇低分"滑鐵盧";且根據北林今年的保研政策,成績佔比更高。張儀輝坦言,自己因為排名不高和政策改變的原因,差點兒與保研失之交臂。因此,張儀輝也建議想保研的同學儘量考高分。
充實:在科研與競賽中提升自我
談到科研與競賽,張儀輝也感慨頗多。
除參加大創活動外,張儀輝大二上學期結束就進入導師課題組,跟著課題組的師兄師姐做了很多實驗,學到了很多學研方法和思路。在夏令營的時候,這兩年的課題組經歷給了張儀輝很大幫助。
此外,對於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經歷,張儀輝也記憶猶新。2020年2月,張儀輝第一次參賽。由於疫情在家,因此張儀輝是和隊友分開建模的,自己對自己建的模型求解,再統一發給張儀輝,由他寫成完整的論文,並且翻譯排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團隊最終獲得了M獎。
圓夢:斬獲4個offer,最終選擇中科院
受疫情影響,今年保研夏令營都是在線上舉行,張儀輝參加了5個夏令營,並且最終拿到了中科院地理所、國科大中丹學院、北師大地理科學學部、農大水利4個offer。關於如何選擇,張儀輝也糾結權衡了很久,最終因"雙導師聯合培養、院士團隊"的優勢選擇了中科院地理所。
求學之路難免遭遇挫折,但只要帶著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就能撥開迷霧,看到希望。正如張儀輝所說:"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突破自我,實現成長。祝福張儀輝,願他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保持初心,勇往直前。也祝福每一位北林學子,在追夢路上披荊斬棘,不負青春。
來自: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