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23公裡的廈門健康步道項目主梁貫通,有望於年底建成開放——
慢行八山三水 盡攬高顏值美景
地標性節點橋梁效果圖 (資料圖片)
正在建設中的廈門健康步道
為避免大型機械破壞山林,施工方採用畜力運輸材料上山。
步道效果圖 (資料圖片)
東南網6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文/圖)登上狐尾山半山腰間,在建的健康步道鋼梁蜿蜒匍匐在山間,宛若遊龍,從蔥翠欲滴的林間穿過,清風徐來,心生愜意。
這是一條探索廈門山林之美的生態之路。看春花絢麗、夏花浪漫,觀秋葉盡染、四季常青,花香恬淡、水色無邊。
記者日前從廈門市政集團下屬廈門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串聯八山三水、全長約23公裡的廈門健康步道(除園山段外)業已完成主梁貫通,將有望於今年年底全線建成開放投用,將更充分地展現廈門這座高素質、高顏值之城的「山、海、城」秀美風光,並同其他的步行系統一起,構築廈門市民的城市慢生活。
攻堅克難 貫穿全島東西
5月27日晚,狐尾山上燈火通明,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時間,連夜奮戰。晚上11時許,健康步道項目狐尾山、仙嶽山林中段鋼構主梁全線貫通,成功大道以東的城中段鋼箱梁也全線貫通,這比原計劃提前了4天。
作為省、市重大重點項目和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此次鋼構主梁提前貫通意義重大。
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健康步道項目總負責人王摩西說,項目鋼構主梁梁體吊裝,特別是狐尾山、仙嶽山林中段主梁吊裝是本項目的主要難點和關鍵工序,為後續橋面懸挑構件安裝,以及橋面附屬、驛站公廁、出入口、觀景平臺、特色公園、景觀綠化等工程的全速推進創造了重要條件。
廈門健康步道項目西起東渡國際郵輪城,東至觀音山夢幻沙灘,連接東西海岸,串聯廈門島中北部重要的生態節點,沿線串聯八山三水(狐尾山、仙嶽山、園山、薛嶺山、虎頭山、金山、虎仔山、觀音山、篔簹湖、湖邊水庫、五緣灣),形成貫穿本島東西方向的山海步行生態廊道。步道全長約23公裡,其中地面步道11.5公裡,新建高架步道10.2公裡,寬2.6米。
除主體工程外,健康步道沿線實施林相改造、景觀提升等工程,其中山林部分建設5個特色公園和6個驛站,供市民遊客休憩遊玩。從狐尾山空中俯瞰,鋼結構的空中健康步道長龍已初成,而下方的大片土地將建成梯田式的櫻花谷,市民從空中健康步道走下來後,就可以到這裡駐足休憩、觀賞櫻花。
為了串聯起地面和山林步道,山體和山體之間共建設7個地標性節點橋梁。比如,起點東渡郵輪城往狐尾山方向修建了高40多米的電梯塔和螺旋坡道,最大程度地方便市民。
讓市民在林中穿梭,在空中漫步,近觀滿眼繽紛的奇花異木,遠眺鷺島山、海、湖島城交融的美景,這一天的到來,已然不遠。
匠心巧思 突破施工難點
步道設計方案從4家國內外知名景觀橋梁設計單位的作品中脫穎而出,設計的7座節點梁與常規市政橋梁相比,採用大跨空間異型結構,形式新穎,結構複雜,設計和施工技術難度也大。
王摩西說,跨越仙嶽路橋梁採用的獨塔懸索結構跨度達220米,為國內已建同類橋型橋梁最大跨徑,而其他節點橋梁結構形式也均屬個性設計,在造型和跨度上突破常規,缺乏類似成橋參考案例。同時,在山體之上,施工條件受限,大型運輸吊裝設備無法使用,施工工效低。
在諸多不利條件下,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殫精竭慮,花了很多時間,想了很多辦法。節點橋梁均採用索結構,索結構按設計參數特別定製,僅索材製作周期就花了4個月左右時間。為了儘量減少大型器械對山體林木的破壞,施工過程中,沙石等建築材料只採用人工和畜力運輸,鋼結構墩柱和梁體則採用較為原始的索道運輸、扒杆安裝,儘管施工工效極低,但始終嚴格執行。
鋪裝材料的選擇方面,山體林間,戶外高架,既要經得起經年的日曬雨淋,又要便於日後管養,儘可能降低使用維護成本。審慎考察後,市政部門在林中高架段(橋面鏤空)採用鋼格柵和戶外竹地板,觀景平臺、驛站(含與驛站連接的貼地段)採用戶外竹地板,沿線出入口鋪裝與主線材料相同;高架段採用樹脂聚合物材料;城市現狀人行道改造採用彩色透水混凝土;因地制宜,精心選擇。
林相改造方面,廈門島內森林現狀存在林相結構單一、林木生長勢差、森林立地條件先天不足、森林生態功能及景觀(林相)差等問題。對此,項目組在健康步道紅線範圍外但視線可及的空間裡,對現有長勢良好的植物進行撫育培養,形成壯美的森林景觀;對長勢較差的植被,通過間伐套種的改造方式,形成較為開闊的片林景觀;對步道周邊通過「添香加彩」的改造方式,在疏林地及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上設置9個特色景觀園區,打造「花繁葉茂」的觀賞近景,營造不一樣的四季景觀。
生態優先 構築慢行系統
步道線路設計儘量避開原來較大的優勢樹種,減少對現有樹木的破壞;步道全線合理控制縱坡,充分考慮行走及跑步健身的需求;高差較大處設置電梯,實現無障礙通行;主要交通節點設置多處接駁出入口,多達52處……在健康步道的規劃、設計、施工過程中,這樣的「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環境保護」理念無處不在。
如何更好地結合廈門島的地理特徵、地域文化、城市功能、空間形態等因素,優化線路、節點、景觀及配套,充分展現廈門「山、海、城」的秀美之姿?王摩西說:「從項目規劃階段起,項目組專家們就達成了廣泛共識,保留原有植被少破壞,彰顯自然野趣,探索廈門山林之美,以現代簡約風格高標準打造一處景觀新地標。」
串聯23公裡社區的民眾戶外生活廊道,景觀上要契合廈門國際花園城市的氣質,又要在設施上齊備、功能上便民,營造特色、互動、康健的慢生活空間,健康步道的建設現狀,已經給出了答案。為滿足老幼婦孺群體的出行需求,步道主線與就近社區充分互動連接,與現有山林步道、主要交通節點設置接駁出入口52處。線路選擇上,林中高架橋面高度總體位於樹木冠幅下,兩側現狀樹木可提供遮陰。沿線設置多處觀景平臺和便民服務驛站,為市民及遊客提供便捷的出行和良好的休閒體驗。
更重要的是,步道建成後,將連接廈門八大山體以及廈門城市舊客廳(篔簹湖)、湖邊水庫、新客廳(五緣灣)這三個島內重要水體,同目前已建成的五緣灣步行系統、環篔簹湖步行系統、東坪山步行系統、環島慢行系統等,共同構築島內慢行系統,形成一條山海步行通廊,為廈門市民和遊客提供新的健身休閒好去處。
生態優美、功能便民、設施齊全,廈門的城市新地標,即將和市民見面。
記者點評
金磚廈門會晤期間的「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的高度讚譽言猶在耳,轉眼間,廈門城市新地標又將和廣大市民見面,城市容顏日新月異,城市氣質氣象萬千。
從健康步道每一個細節設計的細微之處,我們都能夠真切感受到廈門主政者尤其是市政工作者呵護城市美麗容顏的用心、細心和精心。
當前,廈門廣大幹部群眾正在齊心聚力,不斷優化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補齊島內外差距短板,從軟硬體方面為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創造最便捷、最優質、最高效的條件,謀求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而高顏值的城市形象,無疑給招商引資重磅加分,無形助力。
事實上,廈門的高顏值,絕不僅僅是觸眼可及的諸多「高大上」地標建築。廈門既有筆直寬敞城市主幹道的亮堂明淨,又有背街小巷裡以電子小秤計量垃圾,做城市文明考核的良苦用心。我們欣賞眾多世界級企業家、500強企業往來廈門,給城市帶來活力和後勁,更感動於每日大街小巷、公園廣場斑馬線上,千千萬萬帶著小紅帽、扶著老人小孩過馬路的志願者。他們帶來的貼心和溫暖,代表著城市更高的顏值,更好的素養。
為這樣的高顏值,叫好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