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東華理工大學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12-11 科教頭條

近日,收悉關於2020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通報(核協發【2020】601號),由東華理工大學聶逢君教授牽頭,聯合核工業二O八大隊、核工業二四三大隊申報的「沉積盆地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與找礦關鍵技術創新及其應用」項目榮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核能行業協會的最高獎項。

該成果涵蓋中核重點、國家基金、中國地調局、中央地勘基金、生產單位等產學研用密切結合的項目群,針對層間氧化帶卷狀鈾礦成礦理論不適用於我國北方中東部系列沉積盆地複雜的成礦地質背景,通過攻關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雙階段雙模式」鈾成礦理論,研發集成了砂巖型鈾礦找礦的關鍵技術組合,建立了不同類型砂巖型鈾礦床成礦模型,創建了對應的找礦模式,發明了數字多道能譜儀等系列關鍵探測裝備、創建了γ能譜反演解析系統。在我國二連、開魯、巴音戈壁盆地及尼日阿澤裡克鈾資源勘查中廣泛應用,並獲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節約了勘查成本,縮短了找礦周期。研究成果發展和豐富了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和找礦技術,推動了砂巖型鈾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25項,出版了系列專著5部,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30餘篇,中文核心40餘篇。培養了博士研究生10餘人,碩士研究生130餘人,其中大多數畢業研究生正在從事鈾礦勘探方面的工作,為我國國防科技和核能持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來源:東華理工大學 資料來源/校新聞網文/何劍鋒 張曉峰圖/張曉峰圖文編輯/朱紫薇責任編輯/陶小娜 胡瑋玉歡迎加入大學生傳媒中心

相關焦點

  • 東華理工大學2021年元旦賀詞!
    值此新年到來之際,我們謹代表東華理工大學黨委、行政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祝福!回首2020年,學校緊緊圍繞「十三五」事業發展目標,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持續強化內涵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新突破,在建設特色高水平大學徵程中闊步前行。
  • 我校青年教師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一等獎
    新聞網訊 近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公布了2018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項目,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許元紅教授等申報的「石墨烯和過渡金屬二維微納米結構材料的生化分析應用」項目獲一等獎。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
  • 東華大學8項科研成果獲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5月15日,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隆重舉行,表彰為上海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東華大學獲獎代表、科研處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東華大學與會獲獎代表,從左至右依次為江莞、王連軍、史向陽、陳志鋼、陶有山、吳海波、梁擁成)  在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獎中
  • 淨源科技獲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中新網5月10日電 9日,由中國膜工業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膜產業發展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京舉行。浙江淨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淨源科技)憑藉自主研發和創新的,「複合型非均質PTFE中空纖維膜及水處理組件製造」這樣的高、精、尖技術被峰會授予「2017-2018年度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在接受採訪時,給予了「淨源科技」高度評價並表示:「淨源科技本次能夠獲得一等獎是對企業的充分認可,是對企業先進性和創新意識的肯定。
  • 廣州生物院等獲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廣州生物院等獲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6-02-19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會上表彰了獲得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南方醫科大學、浙江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完成的項目《豬基因突變技術創新及基因修飾豬模型的建立》獲2015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州生物院研究員賴良學代表研究團隊上臺領獎。
  • 憑藉這種精神,東華理工大學3位教授連獲殊榮
    獲評「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文/吳亞芬 近日,第三屆「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名單揭曉,繼宋金如、周義朋之後,東華理工大學李榮同教授榮膺「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東華理工大學成為唯一一個連續三屆獲此殊榮的教育單位。
  • 天津港集團喜獲2項「中國港口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日前,2020年度「中國港口協會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天津港集團喜獲兩項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取得了該獎項設立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中國港口協會科學技術獎」設立於2006年,旨在通過對優秀科技成果項目的表彰,激發港口工作者創新活力,推動港口行業轉型升級,對促進港口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性意義。
  • 北京理工大學6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今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據悉,北京理工大學牽頭的6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項。
  • 港中大(深圳)崔曙光團隊「雙喜臨門」,連獲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馬明霞日前,港中大(深圳)理工學院/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院長崔曙光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在同一天內獲得兩項大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 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獲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近日,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榮獲特等獎。本次評審共評出22位獲獎者,其中,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1名。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東華理工大學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東華理工大學隆重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10月16日上午,東華理工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東華理工大學撫州校區大禮堂舉行。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原國家教委副主任、國家教育部原總督學柳斌,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彭齊鳴,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曹述棟,愛爾蘭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何莉,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市委副書記於秀明,東華理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解放軍總參謀部科技委副主任錢七虎,東華理工大學校長柳和生分别致辭。
  • 2020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評審結果公布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1993年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科學技術獎CAIA獎」。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的新發現、新原理、新方法、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該獎項2015年經國家獎勵辦公室評估並批准,具有直接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資格。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今天揭曉!北大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傑出青年...
    編者按2020年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2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6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3人,
  • 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電工行業—正泰科技...
    「含異構多源和交通負荷的複雜配電網安全運行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特高壓裝備電磁瞬態寬頻等效電路的建模及其應用」、「高可靠性高效率新能源車用電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三合一」電子公路技術開發、研製及工程示範」、「複雜電網高性能自適應差動保護關鍵技術及應用」等5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壹等獎。
  • 2020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公布
    編者按近日,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組織完成了2020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工作,共評選出13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10位科學技術英才獎獲獎者。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即原公路工程科技創新成果獎,2012年設立至今共評審出各級獎項千餘項,於2019年2月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社會設獎審查,成功躋身我國社會科技獎勵名錄。該獎旨在表彰經一年以上工程實踐檢驗的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適用性的科技研發成果,以及在技術研究、重大技術問題解決、標準規範編制、科技成果應用與推廣等科技管理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個人。
  • 江西省科學技術獎:江西理工大學排名第二,東華交大排名第四
    2020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名單公布後,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當然像南昌大學自然而言繼續榮登江西省內榜首,不管怎麼說,南昌大學畢竟四江西省的長子,因此傾向其也是理所當然。這次公布的江西省三大獎項,分別為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不管是國家層面還是省級層面都在推行三大獎項,這也是地方對標國家,促進科學技術事業上的不斷攀登。
  • 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對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進行表彰,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湖南大學共22項成果獲獎,其中,湖南大學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3項)、二等獎4項(自然科學獎4項)、湖南省國際合作獎1項;湖南大學作為參與單位獲湖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 哈爾濱工程大學連續五年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一等獎
    東北網12月7日訊(記者 姜姍姍)近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哈爾濱工程大學韓端鋒教授主持的「深海欠驅動AUV自主對接與非接觸式能量補償系統及應用」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長沙理工大學校報3件作品獲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一等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4日訊(通訊員 李瀟玲)日前,中國高校校報協會揭曉2018年度「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評選結果。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724所高校報送的3843件作品參評。長沙理工大學校報報送的6件作品全部獲獎,其中3件獲一等獎、1件獲二等獎,2件獲三等獎,獲獎等級居全國高校前列。長沙理工大學獲獎作品中,《「中國好人」、全國優秀大學生鄒勇松換腎成功》(作者:喻玲、劉飄逸)獲消息類一等獎,《2018年06月05日第441期第01版:要聞》(作者:李瀟玲)獲版面類一等獎,《聽,長理校友講述伶仃洋上的兩千個日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