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2歲男童在去年被查出罹患眼癌並經過痛苦治療後,最近又出現嚴重併發症並伴有疑似淋巴結轉移,面臨200萬的治療費用。絕望之時,孩子母親發出求助帖,懇求大家「救救孩子」。「世界這麼美,讓孩子能看看」,帖子發出後,引起蚌埠全城募捐。僅三天,捐款已達113萬左右。
「救救我的孩子,請給一個2歲眼癌寶寶活下去的機會!」近幾天,就在氣溫跌破冰點的同時,一封刷爆蚌埠人朋友圈的求助帖卻掀起陣陣暖流。
這封求助帖來自一個2歲眼癌寶寶的母親喬麗麗,去年4月,喬麗麗發現兒子邢子喬左眼瞳孔發白,她和愛人上網一查,心頓時涼了——視網膜母細胞瘤(俗稱眼癌),該病不僅危害視力,更威脅著患兒生命。
不幸的是,這一結果也被醫院確診。「我想我那一刻的悲涼無助是所有母親都能體會的,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我心裡的痛楚。」喬麗麗在求助帖中寫道。
醫院給出兩種治療方案:摘除或者介入。為了不讓孩子這麼小就失去眼睛,喬麗麗一家選擇介入。此後2個月的時間,2歲的小子喬經歷了很多人一生都沒經歷過的痛楚。數不清的扎針抽血,一個月數次的全身麻醉,從大腿根插管到眼內動脈,冷凍眼底治療,玻璃體球注……痛苦的治療過程,讓小子喬眼睛腫脹如桃,上吐下洩,血小板降到個位。看到孩子受苦,喬麗麗心如刀絞,但令一家人欣慰的是,小子喬腫瘤控制得很好。
「雖然孩子失去一隻眼睛的視力,但是我知足了,只要他在我身邊,還能看到這個世界,我就心滿意足了。」但令喬麗麗瀕臨崩潰的是,小子喬更大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今年1月,小子喬治療後的併發症更加嚴重,眼壓畸高,左眼眼皮抬不上去,只剩下一道縫。並且就在上個星期三,小子喬突然說:媽媽,我臉上有個疙瘩。喬麗麗一摸,心頓時掉入寒冰,孩子耳前有個硬硬的淋巴結。很快,醫生也做出淋巴結轉移的判斷,並讓她做好心理準備。
「我怎麼做好失去孩子的心理準備啊?我是一個母親啊,那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喬麗麗說,自己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等死,看著他一天比一天痛苦,最後還要在極度痛苦中離開人世。「我不忍失去我的孩子,我也不能就這樣放棄我的孩子,哪怕一絲絲讓他留在我身邊的希望我都不能放棄。」
通過多方諮詢,喬麗麗了解到,美國治療這類病例成功率較高。根據在國外治療的病友傳回來的資料,通過治療,淋巴結轉移的孩子5年的生存率達84%以上,有的醫院治療結果甚至達到100%,但同時花費也是巨大的。喬麗麗說,前期給孩子看病已經花了二十多萬,夫妻二人手裡剩下不足10萬,家裡親戚朋友借遍,也只能籌到20萬,跟200萬的巨額出國費用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
懷著近乎絕望的心情,喬麗麗含淚寫下《救救我的孩子,請給一個2歲眼癌寶寶活下去的機會》一帖,讓喬麗麗沒想到的是,該帖迅速在蚌埠市民中轉發。「天冷、人心不冷」、「世界這麼美,讓孩子能看看」,微信、微博、報紙、電視、公眾號,蚌埠全城都在關注並祝福這個2歲的眼癌寶寶。支付寶轉帳、微信紅包、眾籌平臺、銀行匯款……愛心捐助通過各種方式向喬麗麗一家匯聚。目前,該帖被分享兩萬多次,喬麗麗一家獲得的捐助也近兩萬次。據喬麗麗一家公布,截止24日晚7點,捐助款項已達113萬左右,離200萬的治療費用又近了一步。
目前,小子喬正在上海治療。今天(25日),小子喬就要做細胞活檢,喬麗麗說目前最大的期望,是淋巴結不是惡性的。如果是良性的,就帶孩子出國保眼睛,如果是惡性的,就不考慮保眼睛了,而是帶孩子出國治療保命。
如果您希望幫助小子喬,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繫他的父母(該事件的真實性已得到蚌埠官方證明)。如果您了解小子喬的病,也可以向他的家人分享治療經驗。
求助人:喬麗麗 18055207563 微信號qiaoer1912
邢超:13855272521 微信號x18685621
連結:視網膜母細胞,發現越早治癒率越高
視網膜母細胞瘤,簡稱RB。是一種來源於光感受器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常見於3歲以下兒童,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成人中罕見。該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喬麗麗本人也在求助帖中呼籲,有孩子的家長,可以用手機開啟閃光燈模式,給孩子拍張照片,檢測孩子的眼睛是否正常。「希望我的建議可以挽救一個RB孩子的眼睛與視力,不要重蹈我兒子悲慘的命運。但閃光燈會傷害孩子的眼睛,不要離孩子太近,也不要太頻繁,偶爾一兩次就可以。雖然眼癌很可怕,但是畢竟是罕見病!不要傷害到孩子眼睛!」喬麗麗表示,後來翻看孩子去年年初的照片,發現那個時候孩子的眼睛已有異樣,但自己當時並沒有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