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遊新聞曝光臺曾以《大學生第一次打暑假工 中介公司就給他「上了一課」》為題,報導了大學生本想趁暑假做兼職賺點生活費,不料工作沒著落,還倒貼押金500元。近日,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又接到多名大學生報料,都有類似遭遇,希望媒體深挖不法中介公司伎倆,提醒更多的人不要上當受騙。
上遊新聞記者採訪發現,涉事中介公司確實都有固定套路。
原來在紅旗河溝中信銀行大廈20樓的直通職場服務中心已經搬走,換成其他公司。
套路一:先收押金再說兼職名額已滿
8月21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上正在巫山老家的小喬。22歲的小喬介紹,7月中旬,他在58同城上看到,有個花店招兼職月薪3000多元,包吃住。「我當時就通過網頁上面的聯繫方式,加了一個人的微信,收到對方發來的面試地址,在江北區紅旗河溝中信銀行大廈20樓,公司名稱是直通職場服務中心。」
8月2日,小喬和室友共三人去面試,直通職場服務中心負責人對他們說,先繳500元信息諮詢費才能上崗。因為看見其他面試的人都繳了,他們沒多想也繳了。
無獨有偶,21歲的小李想找兼職,也是通過58同城上發布的餐廳服務員招聘信息,面試也在紅旗河溝中信銀行大廈,位置在14樓,也繳了500元。
小喬小李說,當時雙方口頭上都把這筆錢稱為押金。
小喬找兼職籤的服務協議書,還有押金收據。(受訪者供圖)
套路二:聲稱工作一段時間才退錢
直通職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與小喬等人籤訂了服務協議,開了繳費收據。協議中提到:兼職做滿10次或全職做滿1個月可全額申請退款。
小李遇到的也類似。「繳錢時對方說,3日內就能幫我找到工作,工作15日之後即退錢。」小李說。
小喬等人繳費後注意到,他們三個人的收款商戶名稱各不同,有的是食品經營部,有的是廣告公司。
小李的繳費收據顯示,對方是重慶嗨職米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套路三:給你換工作或叫讓等工作
「繳了押金後,工作人員告知,花店兼職沒有名額了,讓我們去另一家公司當話務員。」小喬說。
小喬等人滿心歡喜地來到新公司,卻遇到一件事:一名兼職大學生正在向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提出辭職,原因是公司不僅不按時發工資,每月還要兼職的人繳300元水電費。
見勢不對,小喬等人馬上找到直通職場服務中心提出退押金。直通職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承諾8月6日退錢,但至今小喬未收到。
「後來再去要錢,公司人去樓空,當時對接的公司負責也人聯繫不上了。」小喬告訴記者。
小李的遭遇更無奈。「我交押金後,對方說兼職名額已滿,要我等待其他工作。但我等來的是,中介公司跑路,押金退不了。」小李說,眼看就要開學了,只當花錢買教訓了。
8月22日,記者來到中信銀行大廈14樓和20樓,均未能找到兩家公司。從大廳保安華女士口中了解到的是,直通職場服務中心已搬走,從未聽說過重慶嗨職米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確實有不少大學生來大廈面試,後來也有來要求退押金卻未拿到錢的,聽說不少人到派出所報案了。」華女士說。
截圖顯示,重慶嗨職米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經營異常」。
記者通過企查查APP查詢到兩個結果:一是並無直通職場服務中心相關信息;二是雖然顯示重慶嗨職米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今年7月2日,但7月30日該公司被重慶市江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註明「經營異常」,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律師支招:找58同城投訴索賠,相約一起報案
針對小喬小李的遭遇,記者諮詢了重慶原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禮節。
張禮節表示,大學生在暑假期間找工作,多接觸一下社會,順便找一些零用錢,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大學生做暑期工在我國現行法律中不適用《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在法律層面上存在很大風險,一旦大學生暑期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維權是相當困難的。
張律師表示,大學生是在58同城上聯繫的中介機構,可以先向58同城進行投訴或反映並要求其公布該中介機構的相關信息,如全稱、住所地、聯繫方式、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等工商信息。若58同城拒絕提供或無法提供,可以直接向58同城索賠。中介機構沒有履行自己的服務應當退還其押金,又無法聯繫到中介負責人,辦公地點也搬遷,可能涉嫌詐騙。
張律師介紹,構成詐騙罪涉案金額需在3000元以上,500元尚不構成刑事犯罪。若有其他受害人疊加起來達到3000元以上,可以相約一起到公安機關報案。
張律師還建議,大學生利用假期打工一定要去正規的單位或公司。若通過中介機構找工作,也要找可靠的中介機構,如學校指定的中介機構等。
上遊新聞記者 陳英 文/圖
上遊新聞報料熱線、渠道:966966、上遊新聞APP報料。新鮮事、感人事、不平事,歡迎告訴上遊新聞。新聞線索一經採用,酌情獎勵。
長按識別二維碼 閱讀更多好新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