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民宅內的這個嬰兒遊泳池幾乎佔據了整個房間。
一個重達10噸的嬰兒遊泳池,竟開在居民樓的2樓,嚴重加劇了樓板負擔——近兩年,哈市嬰幼兒遊泳館遍地開花,但多建在居民樓二層或者更高層,泳池加水的重量超出了住宅樓板的活荷載值,埋下隱患。
讓嬰幼兒遊泳能及早鍛鍊寶寶大腦發育的宣傳語,刺激了家長的熱情。學建築的市民趙先生在為孩子找遊泳館時發現了問題:「一樓問題不大,可是二樓不足40平米的空間內建了大小不一6個泳池,要麼是陶瓷質地,要麼是大理石臺面,重量肯定不小。」趙先生說,他家選擇的遊泳館位於香坊區樂松廣場旁一棟居民樓的三樓,大池子佔地8平方米,小水池1平方米,累計噸數超過10噸。
記者隨後在走訪中發現,多數嬰幼兒遊泳館都存在類似問題。開在歐洲新城小區一家民宅內的遊泳館被分成三個空間,其中兩間是嬰兒遊泳區,小型池子4個;大型泳池1個,佔地面積為12平方米,高度1米。據工作人員介紹,僅大池子注滿就需要10噸水,遊泳館標註位置雖是一樓,但下層還有地下室。
愛建小區集中了多家嬰兒遊泳館,記者走訪了其中兩家,一家設在2樓,一家則在5樓,格局類似,都是一個大池子旁配有數個小池子。大池子的容積在5噸到10噸不等。
市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程巖說,國家規定建築樓面設計有一定的活荷載值,商場明顯高於住宅,如住宅的活荷載值為每平方米2.0千牛,約等於0.2噸;商場則是3.5千牛,約等於0.35噸,一些售賣家具、陶瓷製品的商場,在進場前需要與樓體設計單位溝通,預先測定樓板的活荷載值,在合理的範圍內才能進場。
「如果佔地面積12平方米、儲水量為10噸的泳池,平均每平方米的壓力約為0.8噸,遠遠超過了住宅規定的每平方米0.2噸的活荷載值,甚至都超過了商服的標準值。」程巖說,因此民宅改為遊泳館,需要與設計單位溝通,測算泳池的壓力是否在合理範圍內。
既然民宅改遊泳館存在潛在風險,該如何監管?對此,市房產監察大隊執法科科長姜洋很無奈,因為嬰幼兒遊泳館還是一種新興事物,監管法規空白,沒有有效的規章制度,自然無法對其進行約束。
程巖認為,其實有很多嬰幼兒遊泳館負責人並不了解活荷載值為何物,未經測算就直接經營,埋下隱患,這種風險是可以補救的,可以採取對梁架進行加固等措施來保障樓體安全。
「這不僅僅是對顧客負責也是對自身的安全負責。」程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