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別讓奶奶跟來嗎?好煩啊」為什麼家長的好孩子不領情

2020-10-05 瑪麗來啦

引子

帶孩子到附近的一家小超市買菜。剛出門,突然聽到一個女孩衝著電話手錶大聲嚷嚷:「媽媽,你能別讓奶奶跟來嗎?好煩啊!」

莫名地,心不由一顫。因為這嚷嚷的孩子,看上去跟我女兒年紀差不多,像是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樣子。女孩和她的朋友一起,沒有大人陪伴。

我家孩子曾丟過

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我的女兒。想到她之前對我的抱怨:媽媽,奶奶老是不讓我一個人出去玩!就算我去小區裡的遊樂場玩,她都要跟著!

我當然理解孩子奶奶為什麼要跟著:因為怕孩子再丟呀。

有天我剛下班,剛走到小區門口,婆婆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不見了。說大寶自己先出來玩,本來約好就在小區廣場玩的,等婆婆把小寶的飯餵好再出來,卻沒有看到大寶。當然著急啊。婆婆說可能我女兒去了附近一個玩具店買什麼玩具去了。

我讓婆婆在廣場守著,然後馬上去那家玩具店。火急火燎過去,趕得我真是心都疼了,到了後老闆說沒見過我女兒。回來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該不是回家了?看時間,這個點老公應該回家了。於是我打電話給老公,一開口我就問,大寶在家嗎?還好在。老母親那顆懸著的心才又落回肚子裡。

什麼是9歲叛逆?

可能有些家長會有點傷心,養得好好的孩子,怎麼突然這麼討厭起自己來了?也不聽話老頂嘴。其實呀,9歲的孩子已進入了他們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叫學齡叛逆期。

這個時期孩子要上小學,在學校裡是獨立的個體,會理所當然覺得很多事情可以自己來完成,不願再受家長束縛。具體可能有以下表現—

1. 急切想通過自己做一些事情,獲得小夥伴們的認可。

2. 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喜歡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全名,衣服紐扣要自己扣,鞋帶要自己系,具有初步的自主意識,什麼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不喜歡別人幫助完成。

3. 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特別需要尊重,渴望公平,不喜歡「大人能做的事我卻不能幹」,不喜歡被指揮,被使喚。

既然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家長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9歲叛逆?

1. 孩子需要自由,那我們就應該適當給孩子一些自由。如果過分壓制,孩子心情壓抑,不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人格形成發展會受阻受挫。

就孩子想自己出去玩這點事,可以跟孩子立好規矩:比如不能出小區,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自己玩半個小時就回家等等。最好,是給孩子配個通訊工具,有事好聯繫。

2. 發掘孩子的潛能,認真培養一項優點或特長。9歲的孩子急於想找到自己的價值,贏得朋友們的喜愛和尊重。如果有一項特長或優勢,可以為他們加分不少,增強自信。

3. 家長要勇於認錯,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批評與建議。有時我們家長應該適當傾聽一下孩子的批評與建議,必須要態度坦誠,勇於認錯和反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4.要給孩子正面樹立「好孩子」的評價標準。9歲是孩子心理成長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認真了解孩子的心事,及時與孩子溝通。

5. TA長大了,但還是需要你的愛,寬容,和擁抱。

寫在最後

雖然我們也許有點不情願,但孩子們總會長大。如果9歲的孩子和家長起衝突唱反調,並不是不尊重或不愛家長了,他們不過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來喚起我們的注意:嘿,我長大了,(請)別再把我當小寶寶了!

你家孩子9歲了嗎?遇到孩子叛逆你是如何處理的?歡迎留言。也許你的建議,就幫到下一個看到的人哦。

▶️我是@瑪麗來啦,一名英語專八的外貿人+二胎媽,喜歡閱讀和思考。 歡迎關注我。分享育兒心得,關注自我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跟奶奶親?多半是媽媽的「鍋」,以下原因家長別不承認
    文|文兒「你兒子不跟你媽親,跟我有什麼關係?這也能怪到我頭上?」大清早就在上班路上聽到這麼句話,我抬眼一看,是一對年輕小夫妻,男方被氣得面紅耳赤,女方表情淡然,仿佛一切與她無關似的,而孩子則僅僅貼在媽媽身後。
  • 從小跟奶奶睡和跟媽媽睡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忽略
    導讀:從小跟奶奶睡和跟媽媽睡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忽略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小跟奶奶睡和跟媽媽睡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忽略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總說為了孩子好,為何孩子不領情?「刻意感動」打動不了孩子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這麼一句話「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有的孩子會理解父母,但也有的孩子毫不領情,甚至還會對父母說這樣的話而反感。因為倩倩有些許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於是,媽媽又給倩倩報了兩個輔導班來提高成績。為什麼會說又呢?是因為倩倩在原來就上著好幾個輔導班,還有小提琴、芭蕾的興趣班。
  • 為什麼你對孩子好,他卻不領情?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便是傷害
    齊明月的媽媽(金玉香)是一個專制型家長的典型,在家庭中她是過得最累、最辛苦的一個人,也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人。齊明月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這樣的:我媽媽這輩子最大的事業就是經營好我和我爸,把我們倆經營好,她就成功了。大概很多強勢的女性都是如此吧。
  • 寶媽關心孩子,孩子卻嫌棄:「好煩啊!」寶媽的關心哪裡過了火?
    文|福林媽咪早上起來,媽媽問孩子:「早上吃什麼早餐?吃煎餅好不?」孩子:「不想吃。」媽媽繼續:「就吃一點!」孩子開始不耐煩:「那就吃煎餅吧。」媽媽過了一會兒又來問:「吃煎餅還是吃三明治?你吃什麼我給你做。」孩子逐漸暴躁:「煎餅不是都做了嗎,就吃煎餅吧,一直問好煩啊!」媽媽也開始暴躁:「讓你吃個飯,跟伺候祖宗似的!」父母有沒有發現,自己對孩子越關心,孩子越容易變得暴躁?
  • 姥姥帶娃三年,孩子大了奶奶又來「賣好」,寶媽:你誰啊?
    按理說,女人嫁到男方家,生的孩子也跟男方姓,孩子應該奶奶帶的多才對。那麼,奶奶為什麼不帶娃呢?最近,閨蜜說婆婆總是來看孫子,而且周末也來接孫子到她那兒玩。我說這是好事啊,有人帶娃還不樂意?但是閨蜜說:「從寶寶滿月開始,一直都是我媽帶,帶了三年了,現在大了上學了,婆婆又來『賣好』表示親近,這不是『截胡』嗎?」
  • 做孩子眼中的好媽媽,謹記4點,不疏忽,孩子跟媽媽心貼心
    愛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的精神養料。缺失愛或者愛不夠完整的孩子,大都性格存在缺陷。生長發育差,言語、動作發育遲緩,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落後於得到充足的愛的孩子。在生活越來越高速化的今天,父母的懷抱對孩子來講已經成了奢侈品。忙於事業的家長們,小的時候把孩子丟給保姆、爺爺奶奶,長大了便送進了封閉式的寄宿學校。最近距離的父母成了最遠的人,最親的親子之情只能用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傳達。
  • 孩子跟外婆親好,還是跟奶奶親好?
    孩子自己是有感覺的,再小的孩子,他也知道誰是真心喜歡自己,誰是真心待自己好,跟誰在一起會更開心。有時候,你越是強迫他們,他們越是不會喜歡你的安排的。更何況,很多孩子都會有一個逆反的情緒的。喜不喜歡誰,這有什麼重要的呢。都是一家人,每個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跟誰親近些並不代表就不喜歡其他人了。如果,從小就逼迫孩子喜歡誰多一點。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10歲左右的小男孩,買了三份高鐵飯,高興的回到座位上,媽媽看到後,一下子發脾氣了:「你怎麼買這麼多?不是跟你說了,買一份嗎?」兒子有些委屈:「你們也要吃飯啊,三份一人一份不是剛好嗎?」如果他們能學會接受這份愛,孩子一定會比之前,更愛父母,也更能擁有幸福的能力。愛不是單行道,並行、相互的愛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總是習慣性付出,但卻忘了,孩子也天然有愛人的能力,孩子愛你的時候,別忘了感謝他,並且接受他的愛。
  • 「媽媽,你別煩我了」父母一說話孩子就嫌煩?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10月的一天,氣溫驟降,敏敏穿了件短袖就想去幼兒園,媽媽說不能穿那件衣服去學校。她根本不聽媽媽說的話,死活不換,還鬧起了情緒「媽媽整天說我,我討厭媽媽」。敏敏媽媽無奈:「孩子才讀幼兒園,我一說話她就嫌我煩了,以後可怎麼辦啊?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卻和父母越無法愉快地溝通呢?
  • 孩子奶奶說,媽媽在孩子就不乖,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俗話說的好,「孩子見到娘,沒事哭一場」。 朋友,豔蕊打電話哭訴,最近疫情在家,無法上班,她原本想好好的陪陪孩子,也讓婆婆休息一下,孩子奶奶天天幫忙看孩子,特別勤快,她和婆婆關係也挺好的,誰知長假在家這些日子她和婆婆的關係還不如以前了,難道想網上說的疫情考驗夫妻關係,不會也考驗婆媳關係吧?
  • 孩子為什麼會跟爸爸媽媽頂嘴,孩子的心聲,有哪些家長真正了解過嗎
    但要是爸爸媽媽給孩子過多的限制,他們就覺得自己的思想被控制了,權力也沒有了。這個時候他們就會特別的煩,而且脾氣也特別的燥,就會不斷地和你對著幹。孩子和家長頂嘴一般都不是空穴來風,至於其中緣由,家長應該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跟爸爸媽媽頂嘴?
  • 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
    導讀: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從小跟媽媽睡和跟奶奶睡,十年之後區別很明顯,家長別忽略了!
  • 從小跟奶奶睡和跟媽媽睡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忽略了
    人之所以歌頌母親的偉大,是因為自古以來孕育孩子,陪伴孩子這件事就一直是母親在做的。母親這個角色付出雖然很辛苦,但收穫也不小,那些從小跟著媽媽長大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媽媽格外親切。然而現在時代變了,很多女性開始走出家庭,在孕育了孩子之後依舊照常工作上班,而帶孩子這件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老人的頭上。原本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但是時間長了弊端也不少。
  • 「媽,你別囉嗦了,煩不煩!」別讓你的愛毀在了這件事上!
    這位母親不放心,又問:「不再看一眼書包嗎?要是忘帶了等會到考場,老師也不讓你進去的。」兒子不耐煩了,朝媽媽大聲說:「都給你說了帶了帶了,你怎麼還在囉嗦,煩不煩啊!」母親沒有生氣,反而繼續討好的說:「好了乖乖,別生氣,媽媽就是擔心你沒帶,今天考試,別影響你的心情。」
  • 孩子學步階段,媽媽想養狗,奶奶:孩子都不管,還想養狗?
    幸福的女人升級為幸福的媽媽,離不開好婆婆幫忙養孩子幸福的女人常見,幸福的媽媽卻不常見。如果不用帶孩子,誰還照顧不好自己啊?可偏偏這因為孩子,匯聚了無數媽媽的辛酸和不易。劉芳是個幸福的媽媽,老公是做生意的,劉芳一直跟著他做老闆娘。
  • 孩子愛聊天,趕不走,甩不掉?別嫌煩,做到4點可促進其語言發展
    這幾天我特意觀察了一下,只要跟他說話,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回應你,話多得讓我根本插不上話。我們都很擔心,你們孩子小時候是這樣嗎?被孩子黏上「嘮嗑」,我深知其中的煩惱,我家倆孩子也經歷過同樣的階段。他們表達欲望強烈,很愛聊天,趕不走,也甩不掉!老母親心裡可不是一般的嫌煩,一天到晚耳根子不得清淨。
  • 「請問,你是孩子的奶奶嗎?」同桌家長一句話,年輕媽媽無地自容
    這些桃桃也發現了,不過她也不甚在意,她爸媽說過,結婚了就等於有人要了,而且有了娃,夫妻間聯繫又多了條血脈,不必太在意外貌,把家庭操持好是一個女人的本分。轉眼間,小俊小學一年級了,期中考試後,要桃桃去參加家長會。
  • 「奶奶,你來我們家幹什麼?」為什麼現在孩子跟奶奶不親?
    導讀:「奶奶,你來我們家幹什麼?」為什麼現在孩子跟奶奶不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你來我們家幹什麼?」為什麼現在孩子跟奶奶不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帶孩子很頭疼。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我睜大眼睛問:「真的嗎?」我見媽媽點頭,就以為是真的了。過了幾天,奶奶帶我去田裡扒紅芋。我見扒出來的紅芋不少不是扒爛了就是碰掉了皮,就開始懷疑奶奶的話,為什麼我的頭沒被扒破呢?我在土裡的時候吃什麼呢?要是沒被人扒出來,我會怎樣呢?想到這,我走到奶奶面前,纏著她給我扒出來一個小娃娃。